黄永军:海盐是有待出版的“世界名著”



  文本刊记者 侯耀晨 图/杨雷

  “没有商务印书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无法想象的,而没有张元济的加盟,商务印书馆只是一个印刷小作坊。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先生正是我们海盐人。”

   2010年3月14日,深陷倒春寒的京城大雪纷纷。

  在北大资源楼5层的办公室里,“不知疲倦、浑身发热”的黄永军仅穿一条单裤,跟《中国商人》聊起了他的老乡张元济。

  就在去年,作为第一个在海外成立出版机构的民营书商,黄永军和他的新经典出版社(New Class Press)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密集关注。

  2009年春节前后,黄永军在海盐、北京和欧州各地穿梭往来,除了视察新经典在海外的业务,他此番行程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把他的家乡海盐“出版”到全世界。

  “我对海盐的热爱是由于它的美,它的文化和它的潜力,而不仅因为它是我的家乡”,黄永军说。

  黄永军计划中的远期目标是在海盐形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文化产业基地,而近期目标则是集结国际出版界、国内出版界精英人士,每年在海盐兴办“海盐国际文化论坛”。此外,促成海盐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等欧美名城结为友好城市,广泛展开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也是黄永军的一个心愿。

  这个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黄永军几乎能看到它实现时的样子!他频繁约见各方面的朋友讨论自己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起因,首先在于海盐是全球各地都很难找到第二个的人间圣地,“无论自然资源,还是人文积累”,海盐都有资格成为一个“文化精神的制高点”。

  更直接的起因,则跟黄永军一次尴尬的遭遇有关。在英国的新经典出版社注册成功后,黄永军去拜访英国著名出版家NICKEN。NICKEN的住处在伦敦市中心,双方见面时,黄永军谈了自己在英国做出版的想法,想听听国外同行的意见。岂不知,NICKEN言谈间流露出的一股强烈的鄙夷和傲慢令他非常意外,NICKEN说:“中国人在欧州卖鞋子,做其他生意有成功的,中国出版人我见过很多,但没有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开出版社成功的。”

  黄永军当然不服气,反复表明自己之所以在英国成立出版社,就是要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决不可能走马观花,半途而废。但NICKEN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他感到非常震撼:“你看,我住的这个房子是拜伦住过的,我用的是拜伦用过的桌子,我坐的是拜伦坐过的椅子,这才是真正的坚持。”

  “我真想告诉NICKEN,中国出版界曾有张元济这样伟大的出版家,他让中国人系统了解西方文化和学术成果,像拜伦这样的文化精英正是由于张元济的传播才让更多的中国人知晓的。”黄永军回忆说:“但我清楚这样的解释是苍白的,我的老家就有张元济图书馆,但除了当地人,没有多少外地人知道。而且,我们这些搞出版的,有谁能像NICKEN一样至今还以住在拜伦的老房子里,以使用拜伦用过的桌椅为荣的呢?”

  出版业说穿了是一种精神文化产业,其活力就在于精神的薪火传承。随着新经典出版社在英国等欧州国家扎扎实实地开展业务,黄永军逐渐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和尊重,也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但越是深入,黄永军越发现真正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一种平等精神,需要双方在实际交往中真正认识到彼此的需求、信仰和价值观。而这一切的基础,于中国经济来说,需要让全球各国了解到中国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和成果;就“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来说,则需要中国出版界,文化产业各方面的精英人士真正地扎根于国际市场,充分了解到国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并最终形成合力。否则,再宏伟的计划都可能落空。

 对话黄永军:三大优势决定海盐国际地位

  中国商人:通常人们会认为海盐是一个偏居东南沿海的小地方,它有什么条件举办“海盐国际文化论坛”呢?

  黄永军:从地图上看英国爱丁堡也是一个偏远的滨海城市,但它是一个国际文化名城。瑞士整个国家面积没有中国一个省大,达沃斯是其中一个只有一万多居民的小镇,但这个小地方却举办过多次世界经济论坛。同样,海南博鳌也是偏远的小地方,但由于博鳌亚洲论坛,各国政要和名流定期云集于此,博鳌因此有了国际影响力。我认为从自然资源、经济积累和文化传统这三大优势来看,海盐都有资格举办这样的国际盛会,而且海盐周边城市并不缺乏举办国际性展会的实战经验。

 黄永军:海盐是有待出版的“世界名著”
  中国商人:你希望借助“海盐国际文化论坛”这样的活动,让海盐跟爱丁堡甚至更多欧美名城结为友好城市,那么海盐和这些城市有什么可比性?

  黄永军:从自然环境方面来讲,我去过很多国家,海盐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很多城市要么有山有水没有海,要么有海有山没有湖。海盐却有南北两大湖,有秦始皇曾经登临而得名的秦山——中国自主研究、设计和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就在这里。海盐北距上海118公里,南离浙江省会杭州98公里,经济地理区域十分重要,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经过海盐,亚洲最大高速公路互通枢纽——海盐枢纽工程,也使海盐的交通非常便捷。同时,海盐还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紧固件博览采购中心——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海盐在区域经济、产业积累等各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区域内外,以及国际上的产业分工合作中具有很多的结合点。

  我们再看看爱丁堡。爱丁堡属于英国北部城市苏格兰首府,也是一个经济文化中心。爱丁堡有悠久的造纸和印刷出版业历史,也拥有造船、化工、核能、电子、电缆、玻璃和食品等工业。其区域交通优势也跟海盐一样重要,有强大的运输枢纽和航空港。在文化方面,它还是十八世纪欧洲文化、艺术、哲学和科学中心。有1583年建立的爱丁堡大学,还有古城堡、大教堂、宫殿、艺术陈列馆等名胜古迹。

  海盐如今已经与日本福岛县富冈町、韩国全罗南道长兴郡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如果不考虑保守的城市行政级别对等关系,它也完全有条件跟爱丁堡等一些欧美名城结为友好城市。

  中国商人:那么从历史和文化积累上海盐会不会比爱丁堡弱一些?

  黄永军:我想不完全是这样,海盐在历史上只是没有成为某个政权的首都。爱丁堡面积只有260平方公里,海盐全县陆地面积507.3平方公里。爱丁堡1329年才建市,而海盐是崧泽文化发祥地之一,5000多年前县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已经置县。海盐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可见其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很繁荣的。

  海盐历史上各方面的名人也非常多,像被尊为中国小说鼻祖《搜神记》作者干宝,还有唐代诗人顾况,水浒大将双鞭呼延灼,教育家和出版家张元济,漫画家张乐平,改革先锋步鑫生,作家余华,眼镜大师吴良材等可谓地灵人杰、英才辈出。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坐落在县城武原镇文昌东路,就是为纪念张元济先生而建造的。

  我认为张元济是在历史重要转折点通过兴办新学、教育出版为中华民族“续命”,首先使四万万中华民族中的精英人士从精神上站起来的一代伟人。

  据一些史料记载,晚清时代戊戌变法时,光绪皇帝想了解西方的新学,开了一张书单交由总理衙门购买,满朝文武竟无人全面了解这些书,京城的书店里也很难找到。此时,唯有张元济将大部分个人藏书贡献出来,并搜集了其它的书籍呈送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在下诏戊戌变法的第五天,曾召见过张元济。他向光绪皇帝进言的主要内容是“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种人才和注重翻译”。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时中国有四亿多人口,仅有四十万人接受过传统的旧式教育,而四十万人中的精英人士对西方的了解竟处在那样的水平,又怎么可能跟西方展开平等交往和竞争呢?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张元济晚年撰写的这幅对联坦露了他平生的心路历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巨大转折的危急关头,他选择了以出版来推动教育,为中华文明“续命”的伟大事业。北宋大儒张横渠先生曾为读书人立下一个标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认为这句话来评价张元济的历史贡献,正是恰如其分。而我们今天的出版人和各个阶层的社会精英,需要做的就是像英国的出版家以使用拜伦的遗物为荣一样,把张元济的精神和风骨发扬光大。

  中国商人:张元济的历史贡献确实令人高山仰止。我想我们今天的出版人如果都有张元济的精神,中国出版业就不会水分那么多。但是在今天人人为财富而奔忙的时代,很多人可能会想,在浙江海盐这样商业化的地方搞国际文化论坛,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黄永军:我了解的情况恰好相反。还是张元济那句话“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他道出的不只是其个人的志趣,他还说出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不可能违背的规律: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以后,财富给他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这个时候他需要的一定是文化和教养,没有这些东西,他的财富是不可能被很好继承下去。我的老乡们在世界各国都有生意,很多人富了之后,第一个选择就是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对文化和家族持续竞争力的渴求。

  所以如果让我说什么是真实的海盐?海盐人今天的实际情况是正在由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过渡的海盐,海盐有张元济这个精神的先知,是海盐的荣耀。欧美各国也经历过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转折,他们有自己的伟人和骄傲,但如果张元济属于他们的国家,我想张元济一生的奋斗和贡献,绝不会像这里一样,静静地躺在图书馆里,而满大街的人都做生意去了。

  中国商人:你既有如此沉痛的感受,在你所进行的国际出版和想要推进的活动中,近期会从哪些方面做出改变?

  黄永军:我想,无论海盐还是整个中国的发展,都不可能只靠经济一条腿走路,因为这样不平衡,人会摔倒的。我想做的事情,用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一个是“现场”,一个是“平等”。在海盐搞国际文化论坛等系列项目,就是在海盐经济发展的现场之外,创造一个文化交流发展的现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叫做打造海盐的或者说中国的“软实力“。此外,在我们的国际出版业务中,我最近几年要重点发展一些在中国工作生活的”中国通“,邀请一些对中国感兴趣的老外到中国来,我想只有通过这些人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亲身感受,用他们的语言写出来的书,才可能出来跟外国读者”零距离“的好书和有深度的书。这就是我说的平等精神——而平等精神既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国际合作、文化交流的基础。平等精神带来平等高效的交流,包括城市的交流,人的交流,文化的交流,经济的交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5424.html

更多阅读

阎妮:喜剧是我一生的追求

从《武林外传》到《生活启示录》,她出色演绎了一个个幽默风趣的爱情故事…… 阎妮:喜剧是我一生的追求热情、淳朴、妩媚,既有熟女的韵味,又有几分幽默和喜感,是阎妮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自从在大型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饰演了风情

晋如说儒》第六讲:中庸是最高级的自由-

晋如说儒》第六讲:中庸是最高级的自由明德讲堂腾讯儒学徐晋如2013-12-13 18:525本讲主题:自由一词,自戊戌变法前传入中国,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发展、更好的进步,却使近百年中国处在时时的动荡之中。这是因为中国人从来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何谓

胡军:女儿是我的“大情人”

胡军:女儿是我的“大情人”摄影/王坤6月21日是父亲节,请胡军聊聊“父亲”这个角色最合适不过。作为孩子的父亲,他切实感受到了责任,也由衷地享受着幸福。同时,他也是父亲的儿子,看着军人出身的父亲不再挺拔的身材,他越发感慨父母的辛苦和

声明:《黄永军:海盐是有待出版的“世界名著”》为网友一个人旳流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