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变战争好玩吗 中国车企格局异变终结模式之争



日前,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了2009年世界汽车企业的产量排名,与2008年排名一个很大的变化两个特点:就是中国企业排名明显上升,而中国企业中,长安反超一汽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

 异变战争好玩吗 中国车企格局异变终结模式之争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扣除了各个企业中合资企业的生产数据。

2009年,长安汽车接近143万的成绩在全球排名第13位,位于宝马、克莱斯勒、三菱、马自达的前面,同时与一汽、东风、上汽三家厂商之和相差无几。

具体排名数据是,共有7家中国车企入围世界前25名。其中,长安汽车集团以142.5万辆的产量排名世界车企第13名,位居中国车企第一位,北汽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奇瑞、比亚迪以及上汽集团分别排名世界车企的第18位、20位、21位、22位、24位及25位。

2008年,中国位于第一的是一汽,当年一汽在全球的排名是第20位,而中国企业的排名几乎在所有著名的跨国公司之后。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超越美国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第一的来临似乎有些突然,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世界汽车市场严重萧条、中国汽车市场超常繁荣所造成。

但是,这种第一的转换并非全部是运气使然,因为在中国政府对于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的刺激下,市场需求出现大幅增长的同时,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发展的动力也与日俱增。

在中国国内对于汽车企业的统计中,历来是以企业下包括合资与自主品牌在内的所有汽车产销量为依据,但是这种排名掩盖了自主品牌发展的真实情况。一些企业看来产销量很大,但是大aihuau.com部分都是外资品牌的产品,而这些产品虽然构成了企业整体经营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因为这些品牌以及部分的核心技术并不为这些中方企业所拥有。

因此,我曾多次建议中国国内企业可以依据自主品牌的产销情况进行另外的单独排名,以真正反映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各自发展状况,而这才是一个企业可以独立主导并保持可持续长期发挥的核心动力。

这次排名中长安的突出表现其实是代表了两条中-爱华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不同路线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基本是合资为主导,一些大型的汽车企业甚至一度放弃了自主品牌的生产,在这些企业中,合资产品占据了优势地位,自主品牌的发展相对弱化。

而另外一些企业则是在寻求合资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放弃自主品牌的发展,而且自主品牌在整个企业中一直与合资品牌不相上下,甚至更有优势地位。长安汽车就是后一种路线的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府是希望通过合资等手段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但是这种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遭遇瓶颈。业内普遍关注的中国国内核心零配件配套体系基本掌握在外资手里的现实说明了这一点。

自主品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也是经历了起起落落,先是合资挤掉了自主品牌,然后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上升,并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今年却有了新的曲折,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出现下滑。

因此,发展自主品牌仍然是中国政府目前重要的工作,而国际制造商协会的这个排名则为真正评估国内车企自主品牌的实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长安走到今天并非是运气。比如,长安在研发人才引进上独特的优势就说明了这一点。长安目前引进的人才中,有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名单,也由于长安在噪声方面的优势,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噪声工作组组长单位就选择了长安汽车。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排名跃升到第13位,并超过宝马、马自达、三菱、克莱斯勒等跨国汽车公司,虽然还是产量上的排名,但是业已经表明中国汽车企业开始离着世界跨国企业巨头的梦想越来越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5754.html

更多阅读

企业对政府的诉求 车企争大的诉求

      2014新年伊始,有关汽车行业老大的话题再度受到关注。随着多家车企营销数据的出炉,媒体期待变局环生,而有夺冠实力车企则处心积虑地寻找可称之为老大的由头,期待“黄袍加身”。  每年,车企们之所以会对老大之位如此看重,无非求

精益 研发 权衡 曲线 中国车企如何建立精益研发流程(上)

     中国多数汽车企业的研发工作开始从仿照或逆向工程走向正向产品开发,这个过程之中,研发流程建设是最基础的一个能力建设环节。在企业的所有运营流程之中,研发流程也是最为复杂、最难以管理的流程。由于其复杂性,在实际的研发管

2012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车企如何应对2012

     随着各大上市车企近期相继发布2011年年报,再次验证了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新趋势,所有汽车企业都能实现高增长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根据2011年的年报显示,比亚迪净利润同比下滑45%,江淮汽车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6.88

企业自主评价方案 中国车企要“自主”须被陷于“死地”

最近,各个合资企业开始推出自主品牌,该品牌不再像以往那样属于外方所有,而是属于合资企业所有。如果从合资企业的纯粹业务角度,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从消费者角度,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而对于本土企业的品牌,也是会产生

声明:《异变战争好玩吗 中国车企格局异变终结模式之争》为网友城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