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华制国际教育集团 揭露国际金融十大谬论



 200712316;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迫使我们对主流的经济金融思想进行全面回顾和反思。四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譬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思维逐渐被看似真理、实则错误的思想左右,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下十大谬论:

  “浮动汇率至善论”:固定汇率为一切金融危机之首要原因,浮动汇率则是消除金融动荡之万应灵丹。该理论之谬误有三:其一,浮动汇率逻辑推到尽头,必然是人人各自发行货币然后相互浮动。其二,浮动汇率将导致全球货币供应量自动无限增加。一旦汇率完全浮动,没有人能够控制全球货币供应量。其三,人类历史一再证明,固定汇率时代很少发生金融危机,浮动汇率时代则是危机频频。

  “全球经济失衡论”:把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逆差当成全球失衡。美国之所以出现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逆差,是因为某些国家拥有大量贸易顺差;他们之所以有大量贸易顺差,是因为他们刻意“操纵”本国货币汇率。最近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政治化举措,皆源自所谓“全球经济失衡论”。

  “货币政策万能论”:只要中央银行放胆开动印钞机,向经济体系无限量注入货币,则经济复苏就指日可待。此乃伯南克“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之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天量货币扩张已经为下一次全球泡沫和金融危机埋下伏笔,通胀预期恶化早已是尽人皆知。

  “资产泡沫无害论”:资产泡沫乃是投资者理性行为的结果,我们既无法判断什么是泡沫,也没有理由去干预资产价格。该谬论最有力的倡导者当属格林斯潘。譬如2003年之后,美国房地产泡沫愈演愈烈,格林斯潘(亦包括伯南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至海啸袭来,他们才如梦方醒。

 揭露华制国际教育集团 揭露国际金融十大谬论
  “金融市场均衡论”:金融市场总是自动迈向均衡,资产泡沫只是均衡状态的暂时偏离,不是金融市场的内在特征。追根溯源,该理论继承的是古典经济学“货币中性”和“二分法”哲学,再加上人的“全知全能”,所以从基础上说就是完全错了的。

  “金融危机外生论”:市场经济体系总是存在一种自动迈向均衡或自动纠正的力量,如果没有外来干预或冲击,经济体系将永远自动平稳运转,不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样严重偏离均衡的现象。“市场原教旨主义”之理论基础就是金融危机外生论。

  “全球储蓄过剩论”:美国的贸易逆差等于其他各国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则等于储蓄过剩。今日世界,贸易顺差又集中于东亚各国(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和石油输出国家,该谬论的鼓吹者(譬如伯南克)就宣称:这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应该为金融危机承担责任。此谬论荒诞至极,却是当今最流行、最具有政治影响力的谬论。

  “金融开放优先论”:全球化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皆有益,全球化的优先之举就是开放金融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要优先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开放金融市场。金融开放优先论是“华盛顿共识”最主要的政策。

  “系统风险不变论”: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整体风险恒定不变,市场参与者越多、金融工具越多、交易规模越大,每个市场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小;金融体系总体风险不仅恒定而且可以精确计算,每个金融工具乃至每个市场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亦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系统风险不变论是当代金融学的基础,却完全无视人类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内在的“风险递增原理”。

  “虚拟经济无关论”:虚拟经济不过是真实经济基本面的客观反映,真实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不会影响真实经济(至少影响极小)。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对虚拟经济放任不管,任其发展。然而事实与理论完全相反,虚拟经济往往严重背离真实经济,对真实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人类思想最大的贡献,或许就是迫使我们彻底抛弃上述十大谬论,构建崭新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6162.html

更多阅读

揭露:人体十大最佳黄金时间

⒈刷牙的最佳时间五谷道场失败原因 饭后3分钟五谷道场失败原因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中粮间。因为这时,口腔的五谷道场,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中粮五谷道场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  ⒉饮茶的最佳时间  

教育信息化领域涌现的十大新技术应用 信息化新技术有哪些

近年来,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逐渐被运用到教育领域,这些新兴技术将给教育带来持续和深远的影响。创新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新兴技术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其对于课堂的影响已初见端倪,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新一代学生的学习方式,逐

声明:《揭露华制国际教育集团 揭露国际金融十大谬论》为网友江微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