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势在必行(1)



  文·林志远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对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考验,既要解决市场流动性的短期问题,维护社会公众的信心稳定,又要深化改革克服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顺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争取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繁荣。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当时的对策除了采取改革银行贷款原则、降低利率和扩大财政开支的措施以外,还推行一系列关系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土地和住房制度的产权改革,依靠改革促进投资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摆脱危机的影响,为随后持续十年之久的经济繁荣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2008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中央推出扩大财政投资4万亿的政策,2009年又部署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任务,但是关于怎样改和改成什么样的问题仍然还有很多没有解决,因此,为了加快改革的步伐,克服阻力,我们还要对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的选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防止深化改革因为困难太多而最终流产。

  

  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当前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存在着很多十分迫切的任务:

  

  1、公益性科研事业日益衰弱的局面需要尽快扭转。工业化社会,面对利益集团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开放市场环境,政府应该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高代表。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改进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要符合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政府的科学决策就不能没有公益性科研事业提供理论创新的支持。但是现在受到内部体制落后的束缚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服务于政府决策的公益性科研事业正在陷入严重衰弱的困境。要防止出现新的严重社会危机,这种局面必须得到尽快扭转。

  

  2、工业化社会需要充分发挥知识劳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社会提供富余劳动力和原始积累,第二个阶段主要依靠知识劳动的创造力,不断增加知识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经济正开始工业化社会第二个阶段的发展,事业单位都是从事专门知识劳动的机构,但现在的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处在传统农业社会由政府包下来的阶段。这个矛盾不解决,中国经济在国际竞争压力和国际金融冲击之下,再要保持高增长的势头就很难了。

  

  3、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包下来的做法已经走到尽头。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有越来越多的需求,但是事业单位的机构和编制迅速膨胀已经超出国家财政的负担能力。继续坚持国家财政包下来的做法,不仅会限制事业单位的继续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需要,而且还会迫使政府提高征税和发行债务,造成企业投资下降阻碍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的行政司法因为财力不足而削弱,地方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各种不利后果。

  

  4、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职业道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事业单位长期实行缺乏公平竞争的国家垄断体制,政事不分缺乏监管,内部行政领导的岗位编制严重膨胀,一把手滥用权力不受约束,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质疑。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事业单位追求权力规避责任,滥用行政权力干预事业单位的内部事务,亦官亦民与事业单位争夺科技经费,对事业单位存在的各种问题不闻不问。

  

  5、事业单位普通干部和一线科技人员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事业单位内设的各种行政领导岗位太多,滥用权力恶性竞争和不负责任的问题太多,一把手不懂业务又以权谋私的太多,一线岗位的经济创收压力太大,高级知识劳动的补偿严重不足,科技队伍的社会公信力下降,坚持原则认真工作的人看不到前途,等等。这些问题存在于高校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存在于医疗卫生机构,造成医疗责任事故和高价药品的泛滥,存在于科研机构,造成科研成果的质量下降,创新成果缺乏,抄袭造假之风泛滥,这些都迫切需要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加以克服。

  深化改革要遵循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方向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势在必行(1)
  

  事业单位的改革,在过去的30多年里,都是循着官本位扩张权力和计划体制国家财政包下来的思路,追求机构编制的扩张,设置更多的行政领导岗位,选拔任用更多的行政领导干部,把专业技术人员纳入政府行政干部的管理系列,等等。现在深化改革,要遵循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这些老办法就走不通了。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与传统农业社会的根本不同,在于高度依赖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公平竞争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依靠不断创新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国家权力的维系也不再是依靠家族血缘,而是依靠契约和立法把增进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拥有权力、资本和特殊资源的人,让他们各自承担一份相应大小的社会公共责任,通过明确责任考核和强化监督,约束权力的行使不超过他们应尽的责任。中国有过非常辉煌的传统农业文化,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时代,知识产业的发展要发挥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再继续包裹在传统农业社会的落后体制中了。

  

  顺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首先要严格划分政府职能机构、行政主管机构和上级行政部门与下级事业单位之间的社会分工。政府的行业主管机构要在增进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履行行业监管的责任:善用立法的手段,克服行政垄断,为事业单位和专业科技人员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细致研究每个行业和专业的市场准入资格标准,用高标准的专业技术门槛,促进事业单位和专业科技队伍的健康成长;要充分发挥检查监督的职责,克服以权谋私,滥用财政资金,弄虚作假和其他各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和特殊授权的使用,都能够遵循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事业单位则要实现与上级政府机构的人事权脱钩,组织成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完成所有制改革,接受全国统一的行业监管,适应公平竞争的环境,履行社会分工应尽的职责。

  

  事业单位的所有制形式选择,要致力于发挥高层次和尖端知识劳动的创造力,可以充分参照国企改革的做法。大型的大学和职业学校、医院和科研机构,可以采取公众股份公司、私人股份公司和政府参股的形式,小型机构可以采取股份合伙、民营独资的形式,个别承担特殊公共责任的机构可以暂时保留国有独资的形式,但是他们的编制必须大幅度削减,并且应该逐年减少不再增加。负责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校和社区低等级卫生机构,承担直接服务公众的任务,可以采取国有民营的方式,或者继续保留现在的体制,但是政府监管发放许可,要充分抬高一把手负责人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门槛,要求他们具备比较好的专业技术背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开招标或者公开招聘的方式,吸收有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为整个行业的健康成长树立高标准的榜样和不断努力的方向。

  

  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投入,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不论是人头开支还是项目开支,都要一律采取合同委托的方式,详细规定预算资金使用的社会责任和合同义务,规定资金用途的考核标准和违约处罚措施,并且要逐步过渡到全部采取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国家财政部要协同科技、教育、卫生等行业监管部门研究出台适合不同行业使用的标准化合同条款,限制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岗位设置,监督合同条款的执行和公共资金的使用,培训地方的财政干部加快推广。国家审计署的检查,不仅要看会计规则的执行,防止偷漏税行为,而且要根据合同内容检查预算资金使用的社会效果,必要时还可以组织专家调查小组,深入调查预算资金使用无效以及低效背后存在的原因,重点防止各种人头费的虚假开支以及科研单位滥用预算资金的各种钓鱼项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6227.html

更多阅读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消息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事业单位改革:今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将为近4000万机关事

声明:《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势在必行(1)》为网友温柔的败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