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醒生:做公益是我余生所愿



 文/芳菲  齐格

  张醒生,2003年卸任爱立信中国区总裁,现任盛禹铭集团公司及美国荣硕科技(中国)公司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常务理事及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荣誉卫士。

 张醒生:做公益是我余生所愿
   

  你的生命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

  在盛禹集团董事长张醒生看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是1990年加盟爱立信,进入到一个跨国公司。但其实,他的职业跨度一直都很大,从国企铁饭碗到外企高管,从投资人到掌门人,再到环保推动者,看似跳跃的人生,仔细品味每一次的选择却都是在情理之中,就像他本人所说,“跨国公司的经历让我具备了海外背景,拥有一个很大的网络关系,不能够让这样好的资源沉睡。”

  早在职业生涯刚刚起步时,张醒生就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了一番长远的规划:我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了生存,第二个阶段是为了事业,第三个阶段是Life for something eles,你的生命应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做公益环保就是他余生所愿。

  在过去几十年的商业生涯中,很多商战,很多合同,很多投资,甚至大到10亿、20亿或几十亿美金的合同,张醒生都经历过,但也都忘记了。只有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

  “那是几年以前,我们启动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项目。一年之后我希望去看看这个项目保护得怎么样,所以我带了一批中国企业家和媒体朋友过去。到了当地,正好前几天,有一只藏羚羊的小幼崽,它的妈妈被盗猎分子打死了,这个小幼崽在荒原当中被遗弃了。我们到达时,救助者给这只小藏羚羊起了一个名字叫“爱羚”,我拿着奶瓶喂它的时候可以从它的眼睛里看出恐惧和发自内心的感激。它恐惧是因为人把它的父母杀死,它的感激又是这样的一种动物——人,来喂养它。我们作为人这种动物,在自身发展、生存的过程中,可能也在伤及我们周围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东西。爱羚的这种眼神,从此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 不去。”

  正是这个眼神,那么干净、那么纯洁、让张醒生倾听到生命的呼唤,呼唤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上这片心中的净土。

  在那次考察回来的路上,张醒生就鼓动华谊兄弟的王中军拍一部电影来宣传保护藏羚羊,于是便有了《可可西里》。“这不是一部商业片,但却给王中军和华谊兄弟赢得了公众的认知度。”后来,张醒生觉得,仅仅如此,这还远远不够,

   

  做环保,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2004年春天,北京各大媒体头条都充斥着一条消息:沙尘暴侵袭北京。这天,好友田溯宁约张醒生吃饭,这顿饭,让很多企业家定下了“治沙”的宏图志愿。“当时我们已经被沙尘暴打蔫了,想到2008年的奥运会,我们觉得不能无所反应,一听说治沙,每个人的神经都很兴奋。”张醒生笑着回忆,“于是,狂妄的我们决定把第一次工作会议挪到沙漠里去开,然而等我们千难万险到了阿拉善地区,才发现那简直是乌托邦幻想。”随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正式成立,张醒生和所有的企业家同行们正式关注起生态环境的保护。

  “过去的30年,我们的物质财富积累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现在,我们不能只索取,要回馈了。”张醒生说,很庆幸,许多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而多年来的经验告诉他,人们空有志向,却很少有人掌握其中蕴含的科技要领。张醒生摸索着走进一个完全不在行而又极具吸引力的世界。

  在张醒生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人士都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和谐社会不仅表现在政治和经济的和谐,也要保证人与环境的和谐。“中国环保的最大的挑战是社会的认知和公众的参与,以国家的制度,社会认知来讲,现在青年人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对环保都有一定的认知,但是目前大部分都是观望的状态。”但面对未来环保事业的发展,张醒生非常乐观,“企业正渐渐意识到环保是企业自身生存的关键。”

  2004年年底,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印度洋沿岸,造成了30万人罹难,无数生灵流离失所,中国企业家发起了首次应对国外灾难的慈善活动,慈善榜单上不乏企业界很多精英的身影:潘石屹拿出一套SOHO的房子,马云拿出自己创业时的汽车,张朝阳拿出自己创业时候的吉普、马化腾拿出一个独特的QQ号码、王中军拿出珍藏的张大千的画,陈天桥拿出一款终身免费的盛大游戏帐号,张醒生也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百多年前的一部爱立信古董电话,与朋友们一起将自己最喜欢的收藏物品在网上进行拍卖,拍卖所得七百多万元捐给了印度洋沿岸受灾的地区。

  但做环保和做企业完全不一样,光有热情是不行的。阿拉善生态协会成立之后的首次动作便难住了各位智慧绝顶的企业家们,实地考察对所有人无疑是一次当头痛击。阿拉善几乎都是沙山。“大家决定出钱出力,当时植树、种草、更高科技的手段都考虑过,还考虑过租用飞机往阿拉善撒种子,实现绿化覆盖。”张醒生说:“但真正到了那里,你会绝望地发现沙漠不可能这么容易地就能治理,大家再开会,再实地考察、再开会……最后请出身为治沙专家的田溯宁的父母,才明白了光有热情,再有资金实力也是行不通的。不懂环保科学是阿拉善神态协会这一群很有号召力的企业家们的软肋。只有科学的方法、科技的人才、专业的团队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我现在做的,是我近十年来最有意义的事

  2008年10月23日下午,张醒生完成了自己从企业家、投资人身份到公益事业推动者的转变,成为全球环保最大公益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长,“我不希望人生的最后阶段还是跟合同、商业打交道,我还是希望能和商业远一点。现在我所做的,是我近十年来最有意义的事。”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五十多年来致力于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在全球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陆地和水域,以维护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福祉。目前,协会的保护项目涉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

  自1998年始,大自然保护协会进入中国,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展包括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森林可持续经营、自然保护区建设、可持续流域保护与管理、缓解气候变化,以及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各类保护项目。“我能够把跨国公司先进的经验与本土积极的愿望做一个很好的融合。”张醒生说,这些也许能给中国NGO环保事业带来有意义的贡献。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位于北京的办公室外有一片草坪,在阳光很好的时候,会有老人和孩子在这片闹市中少有的幽静之地闲庭漫步。张醒生说自己喜欢自然在身边的感觉。

  “我跟我的女儿说,我走的时候可能连骨灰都不会存在,但只希望有一件事你能记住,如果你今后有机会去青藏高原,走过唐古拉,看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块刻有你爸爸名字的纪念石头,那个时候如果再能看到藏羚羊,你就能想起你老爸这辈子没白活。”

  这是张醒生余生的愿景,也是一个环保志愿者对自己环保人生的最好总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662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转摘:《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作者:周洛华

原文地址:转摘:《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作者:周洛华作者:磐石校尉0112 《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作者:周洛华    大约一个月之前,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油价接轨,房价暴跌”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反馈,怀疑者有之,反对

张醒生:大自然的罪与罚

     翻看张醒生的微博,很多都跟环保有关——有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的,有抵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如今的张醒生,对环保有些痴狂。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从通信行业的知名企业家到专业公益人士,张醒生完成了一次最华丽的转身。然而,从

张醒生:面对气候变化,我们无法独善其身(6)

  最近我们也在探讨把这种新的技术手段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比如说中国的淮河治理,十几年来,国家投了几百亿的资金,一点成效也没有见到,淮河仍然是一团脏水,就不敢再投了。最后许多人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当地的不法企业主知道白天不让排放污

张醒生:面对气候变化,我们无法独善其身(5)

  我前天从成都坐朋友的私人飞机去上海,私人飞机走的路线和航线不一样,我们沿着长江飞到上海。我第一次这么直观地看到浦江和长江在崇明岛的交汇处,所有人在飞机上往下看的时候都很震惊,长江流过来是黄色的水,浦江流出来是黑色的水,形

声明:《张醒生:做公益是我余生所愿》为网友温柔尝尽了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