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国际气候政治(3)



  1月31日之前中国如果不签哥本哈根协议,西方估计会发动下一轮媒体攻势。中国可以做出以下应对:

  1、团结好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最不发达国家,支持他们坚持立场,反对哥本哈根协议出台的不透明、不民主,强调西方减排力度不够,技术和资金转移不足,等等。

  2、凸显中国作为气候变化受害者的一面,比如青藏高原因气候变化而造成的冰川消融、草地退化,宁夏等地由半干旱向干旱发展,等等。指出接受一个实质上全球升温远远超过2度的协议将极大的损害中国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

  3、中国可以考虑建立中国气候基金(China Climate Fund),投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和适应。中国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但本身要大力减排,现在也有能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同时,中国超过两万亿的外汇储备与其大量放在美元债券上缩水,拿出其中一部分投资于中国气候基金可以是更好的选择。这可以帮助中国的低碳技术和企业(风能,太阳能热水器和发电,沼气池,等等)走出去,同时资金和技术支援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和环保的双重目标。这是真正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赢的事情。

  基础四国谈判策略的可能改进

  谈判期间,图瓦卢、马尔代夫和苏丹三个小国强烈要求1.5度,在谈判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而又截然不同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图瓦卢在谈判前期提出1.5度目标,被西方用来大力打压基础四国(要求发展中大国同样有国际减排目标),让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观察者都怀疑该国代表(此人英国律师,出身绿色和平组织)是否代表西方利益。但在奥巴马推出糟糕之极的哥本哈根协议之后的大会讨论中,图瓦卢代表第一个站出来大力抨击。他引用圣经故事,说正如犹大被许以30金币出卖耶稣,他现在也被许以30金币出卖国家,但他的良心不容许他做出犹大的选择。如此有原则有尊严的争取生存权,值得尊敬。图瓦卢为了自己的生存权,至少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高标准严要求,所以现场大量发展中国家代表为他鼓掌:包括有不计前嫌的基础四国代表团成员。确实,当时的情况下图瓦卢站出来质疑美国以及哥本哈根协议的道德合法性,发出了对气候变化问题责任很小、但却深受其害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的真实声音。

  而另一个小岛国则完完全全被西方收买用来打击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样在最后讨论期间,这个国家的代表先是声泪俱下地讨伐某些发展中国家(暗指中印)只肯2度,而不是1.5度,置小岛国生死不顾。

  但马上又说奥巴马领衔的哥本哈根协议,尽管也只是2度,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开端,恳请大家一定要通过。前后一分钟内自相矛盾都不带起承转合。

  前面也说了,奥的两度完全是画饼充饥,根据发达国家自己现在提出的减排目标(比如美国2020比2005减14%~17%),全球升温现在是直奔3、4度而去。该小岛国如此赤裸裸地被西方当枪使,对中印高标准,对西方低标准,冠冕堂皇言辞之下出卖本国人民(3、4度状况下该国早就不知道淹到哪里去了),现场为他鼓掌的大都是发达国家代表,也是事出有因。当时欧美一些代表立刻跟进,给哥本哈根协议大唱赞歌,一度现场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

  也许有人会说图瓦卢等小岛国都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提出了要求,它们对发达国家持何种立场已经不重要,未必如此,看看苏丹就知道了。

  苏丹这一次对维持77国团结极为重要。前期欧美用图瓦卢打压中印,是苏丹大使Lumumba站出来强力反击,指出欧美政府以及一些西方NGO试图把发展中国家分而治之,把危害控制到最低。其实,苏丹也同样要求1.5度,但苏丹同时大力强调公平原则,说1.5度意味着西方应该2017年减52%,2020年减65%,2030年减80%, 2050年100%以上(不但减到0,而且要有碳汇)。而且西方除了自己做这些,还要大力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

  图瓦卢被欧美拿来打击中印,但其实它只是要求全球减排力度大,并没有像某小岛国那样自己跳出来帮助西方把减排责任的大头转移向发展中国家,而且最后是图瓦卢自己站出来反击欧美。这样比较中立的立场,如果基础四国和它真诚沟通,可以把它更加拉向苏丹立场,要求大力减排的同时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统一战线。这些小国,只要不是像某些小岛国那样完全被西方收买,他们自己或者稍加沟通就明白,他们要求西方国家强力减排的立场,只有和基础四国联合才有实现或者至少部分实现的可能。

  发展和减排,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中印两国,由于国内发展的巨大压力以及西方技术转移口惠而实不至的现实,都把这个妥协点选在了两度,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在谈判策略的操作上,可以更加灵活一些:苏丹1.5度的表述方式,不但不损害发展中大国利益,甚至可以互补。比如在技术转移的谈判方面,苏丹和图瓦卢等小国如果利用其道德优势挑战西方知识产权制度实质上造成的知识垄断,将会是对基础四国立场的巨大帮助。这些小国也能够明白这是真正的互惠互利:许多西方高价的环保技术,只有经中印等大国消化和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后,才有可能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负担。

  现在有不少最前沿的减排科技,由于其过于高昂的专利费用,使用范围往往局限于西方。全球变暖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挑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创造来消解危机。如果有更多的环保和减排技术能够向公共领域开放,全面推广,对全人类都是共赢。但目前的西方知识产权制度,造成知识和科技过分商品化垄断化,这是气候谈判中技术转移问题进展微小的本质原因。要打破这个僵局,需要发展中国家结成统一战线,同时和西方国家中的进步力量联手,共同挑战西方大公司和大财团所坚持的知识垄断。

  另外,一些人把气候变化简单地理解为阴谋论,由此认为基础四国的谈判底线只是不被逼减排更多就行,哪怕为此放纵美国的不负责任,个人认为问题并不如此简单。

  前文以及提到,中国和印度都在气候变化十大受害国之中。在青海、宁夏、云南等地,本人都看到,了解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国内林而达等专家,这方面更有系统而详细的研究。中国政府的强力减排措施,绝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做做样子对付外界压力,而是因为政府确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中国发展的严重威胁。

  哥本哈根协议空谈两度,但欧美短期减排承诺如此之小,不但抵消了中国减排的巨大努力(相比之下中国现在的减排力度不小,欧美都不得不承认,所以这一次只好在MRV上做文章),而且实质上直奔3~4度而去,中国将因此受到的气候变化危害将大大加剧。尤其是农业方面,可能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难以应对的威胁。林而达、居炜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5~3度之后,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在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下,中国基本粮食供给可能在2030年前后出现缺口;在中低排放情景下,基本粮食供给将不存在问题,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粮食需求仍将可能无法得到满足。而世界粮食市场稻米年交易量只是中国年消费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如果中国粮食供给因为气候变化等原因出现大的缺口,从世界粮食市场购买只怕也是杯水车薪。

  美国人少地多,农产品过剩,所以这方面它短期内不在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人多地少的中国粮食安全至今仍然是紧平衡,农业方面丝毫疏忽不得。如果只是为了中国自己有足够的碳排放空间而对美国以及美国带动的整个西方减排力度太小有所纵容,只怕是过于短视。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国际气候政治(3)

  所以基础四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应该立场,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尽量为发展中国家争取相对公平的碳排放和发展空间——这方面做的不错,另一方面是利用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力量,合纵连横,要求西方尽量减排,同时加大资金和技术转移,在要求发展中国家足够和公平的碳排放空间同时对美国减排力度太小不能纵容——这方面做的不够。

  这两方面的诉求,看似矛盾,其实对立统一,如果操作得当其实可以互补。

  据了解,这两方面的不够平衡,已经在印度国内引发争议。其政府内部和NGO圈里都有越来越多的人批评印度首席代表为了基础四国自己足够的排放空间过于忽视全球减排量(尤其是放纵美国方面),实质上是忽略了印度国内大量因为气候变暖受害的弱势人群。同时因为印度人均排放大大低于中国,NGO圈中有人已经开始提议推动将来在谈判中将中印分开处理。印度国内这种试图和中国分道扬镳的趋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只怕危害不小:这正中西方分而治之的下怀,将不利于中印两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

  国内潘家华等专家碳预算、碳公平方面的工作,也许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推动成为中国谈判正式提议(同时和玻利维亚气候债的提议互为补充和呼应),促进上述两方面诉求的对立统一。

  G2虚名之害

  美国在气候谈判方面一直以来力图打造并相当成功的G2印象,这一次让中国受害不浅。本来,中美做为两大排放国,在减排技术方面当然应该大力合作,但在谈判和政治方面,中国一直坚持应该在联合国框架和原则下的多边谈判。可惜,中国的这个立场,被美国政府、媒体以及一些其支持的NGO刻意抹杀。美国这一策略,这一次收获甚丰。哥本哈根进展微小,实质原因是美国毫无减排诚意,并引发西方国家向底线赛跑(race to the bottom),但被西方媒体成功地扭曲报道为中美之间的僵局才是问题的焦点。中国很难左右谈判期间议题(比如中国关心的技术转移问题完全被美国阻止得毫无进展),却被拉入G2陪绑,有苦难言。

  美国的下一步,自然是继续削弱联合国,把谈判重点进一步转移到双边或者经济大国论坛(MEF)等更有利于美国施加其影响的地方。中国要避免继续受害,必须对此做出应对,更加清晰地表述对联合国多边原则的支持,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和美国划清界限。

  欧洲这一次多少也有苦难言。其环保和减排诉求被美国大力削弱,尤其是丹麦主办方不得不多次扭曲或违背联合国规则以求迎合美国,丑态百出。欧洲关于哥本哈根有种种不同声音,基本上都承认失败,有批评中国的,也有批评丹麦的,欧洲的,美国的,不一而足。英国作为美国喉舌大骂中国,多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英国的根本利益,究竟是和美国一致,还是和欧盟一致,其自身定位一直犹豫不决,所以这一次作为美国枪手出头骂中国也是表现之一。所幸欧洲其他国家并没有全力跟进。其实,欧洲在过去几年气候政治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和发展中国家合作严重不足。欧洲做为发达国家减排努力的先行者,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减排努力的先行者,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向没有减排诚意的美国施压,并由此推动全球的减排行动。而且欧洲短视地没有看到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共同点,也不仅限于气候政治:比如在这一次的经济危机中,欧洲如果和中国合作,可以推动国际金融秩序向更公平、更有利于双方的方向转化。

  这一次哥本哈根会议的失败,有助于欧洲部分有识之士看清欧洲的错误,反思并调整方向。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欧洲人至少对这类批评更有开放心态。但如果中国为了G2之类的虚名,继续和美国捆在一起,将不利于欧洲心态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化。

  NGO内部的争论与走向

  在气候方面做工作的世界各地NGO组织,有各种不同的联盟和网络,其众多的成员里聚集了相当一部分专家,多年来紧跟谈判,专业分析能力相当强,还有不少人是各国专家团成员。同时不少NGO善于公关,对媒体影响力不小。所以公民社会在谈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些国际大型主流环保NGO,在多年与欧美政府既对抗又合作的过程中,在许多原则问题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公平问题,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如何理解等——不断让步,有时候甚至到了对欧美政府小骂大帮忙,联合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地步。公民社会中就此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在巴厘谈判期间就已经达到白热化地步。当时在一次NGO闭门会议上,一位印尼NGO活动家质问多名西方NGO关键人物“你们和西方政府联手,要求中印大力减排,对此我没有异议。但我不满你们的双重标准,你们为什么不也和77国联手,对美国施加同等压力?如果发展中国家的NGO能够让中印的自我减排目标达到京都议定书和IPCC建议范围的上限,你们发达国家NGO能不能保证美国减排目标也达到类似的上限?”这个问题问得西方NGO领袖哑口无言。一语成谶,这次基础四国提出的自发减排目标都达到IPCC所建议的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比BAU(business as usual,一切照常)减排15%~30%的上限,而发达国家提出的减排量远远低于IPCC所建议的2020年比1990年减排25%~40%:美国只有3%~4%,发达国家累计只有8%~12%。

  奥巴马上台,许多环保组织对美国新一届政府寄予厚望。但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NGO的内部讨论中,越来越多的人坦言失望,认为新政府比起布什政府换汤不换药,并无实质性改变。但同时不少人强调奥巴马至少名义上关注气候变化,NGO应该与其合作而不是对抗。出于这种策略上的考虑,不少NGO尽管内心失望,却依然替奥巴马摇旗呐喊,对外宣传的和内部评估并不一致。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公民社会内部一直存在着极大争议,包括对哥本哈根协议本身的评价。一些主流环境组织试图继续为美国和哥本哈根协议涂脂抹粉,但不少组织和个人直言哥本哈根失败,并指出一些主流环保组织对西方政府妥协太多,放弃公平原则,对美国的问题视而不见,也是哥本哈根失败原因的一部分。更有组织重新提出“没有公平,就不能实现环保”的议题,提出环保运动需要反思自身的问题。

  哥本哈根失败了。失败本身并不可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可以为走向成功做准备。比失败更糟糕的是一定要把失败伪装为成功。是否直面失败,以及反思环保组织在其中的作用甚至错误,是现在公民社会内部争论的焦点。

  从公民社会正在进行中的争论来看,哥本哈根的失败揭露得越彻底,美国的破坏作用就暴露得越多,美国和基础四国的立场就区别得越清晰,将越促进环保运动反思其不足,重新评估公平和环保的平衡,推动其政治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的方向进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6871.html

更多阅读

后SP时代的短信联盟注册的做法 sp时代

后SP时代的短信联盟注册的做法也许有人会说SP不是早就过时了吗?已经没有利润了。的确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移动运营商进行整顿,但是说SP不能盈利那是错误的,你大可以到7clink,先锋链上去看看,随便点开一个链接,就是SP的网站,如果真的不能盈利的

后工业化时代 中国餐饮后工业化时代的运营模式探究

     传统食品后工业化时代的标志性特征是,成立一系列的传统食品研发、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供应给餐饮零售终端的标准化传统食品,供餐饮消费者自由选择,当然,为了增加餐饮企业的吸引力,餐饮企业也可以为消费者提

专栏: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品牌战略

专栏: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品牌战略文/张 军在当下的中国市场,有两个经典的小故事:家长在马路边领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指着路边停放的汽车说:“这是什么车?这叫奔驰。那个呢,是宝马。”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市场化,品牌意识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

声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国际气候政治(3)》为网友萌爱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