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计算领域的下一个革命性创新(2)



 将来云计算带来的变革的核心,就像每场变革的根本核心一样——是一种使生活更加方便、成本更加低廉、知识更加民主化的过程。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使知识能够传递,云的应用就相当于印刷术的发明一样,其核心就是使整个计算环境、知识的获得更加快捷和便宜。同时,在云上知识能够被集中处理,并且在集中处理后,能把数据变成信息,把信息变成智慧。这样的过程将会使整个人类的生产效率获得极大提高。

  为什么过去很多年都没有出现云的市场,而现在却出现了?我总结了几个主要的动力:

  第一个动力是宽带网的出现。1995年,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就是光纤技术。过去我们打电话都是通过铜线,而光纤的出现使语音和信息可以通过光来传播,并且使信息的传递成本大大降低。在IT领域,光纤革命的结果是使信息、带宽无所不在,大量信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传递。我在网通时,我们从广东到北京做演示,一根光纤比头发还要细,能够分出360多个波,拿出其中一个波来,就能使16000部高清技术电影同时传下来。而且,随着光纤能力的增强,带宽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宽带是云计算的非常核心的技术驱动力之一。

  第二个驱动力是所谓的平行计算,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技术变革。平行计算最初叫高性能计算,主要是指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超级计算机过去主要应用于国防军事,还应用于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工作的数据计算。IBM曾经生产了一个名为蓝色基因的超级计算机,它的计算量非常巨大,置放在几个房间内,每台计算机的价格是上千万美元,甚至更贵,只有军方或者大型企业才能用的起。但后来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在物理学方面做研究试验的成本越来越高,于是他们开始设想能否用更低的成本做成超级计算机,来进行科研计算和实验模拟,后来这群科学家发明了平行计算技术。这项技术不需要做一个超级大型计算机,而是把很多个人计算机的CPU平行起来,通过一个软件把复杂的计算分布到数万个CPU里去,这些计算技术能在实验室里解决物理学上的大规模计算。有了平行计算技术之后,超级计算机变的非常便宜,过去需要几千万美元的超级计算机,现在几百万美元就能够获得。平行计算这套软件在2000年前后开始成型。

 云计算:计算领域的下一个革命性创新(2)
  平行计算的概念非常简单, 如果个人计算机的使用相当于一个人的手工作坊,那么平行计算机就是把千千万万的群众组织起来, 做好分工,哪怕每个CPU的能力都很弱,但大家都去做一件事情, 分工后再集中, 那么工作效率就提高了。这一套软件的出现就是软件的虚拟化,这项软件技术后来变成了非常核心的技术。现在美国资本市场如此不好的时候,在这个领域还有两三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公司没有什么收入,但市值已经40亿美元了,叫Vmware,做的就是virtualization software(虚拟化软件)。最近还有一个公司叫Citrix,它做的新一代软件把平行计算的方法逐渐商业化,能够把各种各样的CPU集中起来工作。因此,软件的虚拟化变成了云计算的第二个重要的技术动力。

  第三个技术动力就是云计算的应用,云的真正应用是从雅虎开始的。雅虎的E-mail当初曾面临非常大的问题,当时他们已有六千万个E-mail用户,使用量很大,雅虎后台的计算机承受不了如此多的用户。于是杨致远领着工程师想办法,设想能否就用PC来解决雅虎Email的应用。后来这群工程师就不断地应用平行计算的软件,写了一套现在非常有名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能够把一些特别的机器集中起来,然后形成所谓的计算尺,相当于超级主机。今天的雅虎Email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云的应用——个人的Email全部存在雅虎的服务器里,就像在云上面。你用的时候下载下来,不用的时候所有的Email都存在这里。

 雅虎应用云的过程就是围绕雅虎Email写了一套软件,包括后台管理的数据中心,成为云。人们原来认为云的后台操作系统非常复杂,但雅虎应用云之后他们认为非常好。今天谷歌的应用也是非常典型的云的应用,比如谷歌的Email、Search、Document,都是需要的时候去看,不需要的时候那些信息都在中央处理。包括Amazon,它是另外一个角度的云的应用。Amazon是卖书的公司,每到圣诞节,其销量是平时的1500倍到2000倍。我在电信公司工作时是每到春节所有的电话都堵塞。遇到类似的弹性需求情况时怎么办?那么多的服务器,过节的时候忙不过来,不过节的时候服务器就闲置在那。Amazon后来提出,服务器不用的时候就出租出去,其他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租赁计算能力,这样空余的库存就能完全利用。雅虎、谷歌、Amazon这三家公司的应用,我认为是云计算应用的真正开端。

  云计算的产生具有很多合理性,它是从中央走到分部,从分部再回到中央的过程。从它的驱动力看,第一个技术动力就是宽带的应用;第二个因素就是虚拟化软件出现;第三就是这些应用云的公司,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云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能够解决很实际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看,我这样设想未来计算机的格局——将来在北京市可能就像建电厂一样,建立几个超级信息电厂,也许是盖几栋大楼作为数据中心,在中心里储存大量的服务器、CPU,甚至就是CPU和主机板,再通过光纤无线网与我们各种各样的工作相关联。未来的计算机环境或信息终端,很少需要自己存储,而是通过网络、通过信息电厂来进行交流。

  为什么说云计算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革?第一,个人终端可能不再需要微软的操作系统。可能只是一个显示器加上宽带联上中央的服务器。所以微软现在一直在搞云,因为云的结构下不需要操作系统。第二,英特尔的芯片不再如此重要。过去计算机最核心的垄断就是英特尔的芯片,英特尔芯片很大的一部分能力就是做计算,但是互联网出现以后,人们发现从应用出发,我们用计算机算的东西非常有限,大量的用途只是用作数据处理。现在我们看到的七八家新的芯片公司,他们根本不做英特尔芯片那么大的计算能力,而且他们制造的芯片很便宜,仅是英特尔十分之一的价格,但其数据处理性能要比英特尔高一百倍。所以芯片在云计算结构中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英特尔把芯片为了放在电脑里而把它做小,云计算的机器在一栋大房子中,因此也没必要将芯片做的太小。英特尔的一个芯片放两个核,云计算可以放一百个核,另外,也没必要在同一个芯片里做几个核,一般的芯片放在一起就有一百个核了。所以,云计算时代的来临,使得在个人计算机领域里两个重要的公司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华为、戴尔、惠普等公司也都是非常大的冲击。

  我们过去所有的计算环境分为三块,一个是计算机服务器,做信息处理;第二个是交换机;第三块在数据分配方面有路由器。这三个东西原来是分开的,现在云计算把处理器、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放在一起了。在电信领域,我们目前的应用环境也是非常浪费的,比如我发送一个电子邮件,这个邮件不是直接送到目的地,而是先发到中国电信的邮件服务器上,邮件服务器又不知道目的地究竟在哪,所以邮件一般是先送到美国华盛顿专门的全球域名服务器上,在域名服务器里查到邮件目的地的注册域名,可能传回来后还要在上海的登录站再找很久,然后终于发现邮件的目的地是在中国电信的服务器上,就在我的服务器旁边,最后再将邮件发至目的地。现在,整个短信、邮件都是这样的传递路径,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笨拙的体系。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因为路由、交换和处理都是分开的,将来的云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板子上,发送邮件时就没必要再绕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6958.html

更多阅读

酒水企业:为何我的产品很好销(2)

经销商们通过网络、展会等各种方式在寻找加盟项目,这也是一种“刚性需求”。只是他们是否愿意和乐意加盟你的项目,这是另外回事。其实,经销商们在寻找酒水加盟项目时,心里都装了“心事”即心中最为关心的疑难问题——酒水企业只要解决

企业创新模式 灾难后的企业公益模式创新(2)

抗震救灾带给企业公益的一个反思,仍旧可以用那个拼图游戏来做比喻:由于地震带来的公益需求是一张白纸,这决定了企业大可不必像以前那样寻找整个拼图中缺失的到底是哪一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手边最近的拼图摆放进适合的位置,如果每一家企

彭博:金融信息业的一哥之路(2)

  好在,彭博在第二年就挖到了自己事业中的第一桶金。1982年,创新公司与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 Co.)合作,在美林公司安装了20台数据终端机(俗称“彭博机”)。而且,美林注资彭博这家新公司,用3000万美元购买了其中30%的股份——对创

CFPA:走中国的小额信贷之路(2)

 CFPA的小额信贷,一般是以村为单位集中收放款。放款时由县分支机构派专车送款,收款时则由信贷员单独上门服务,并于当天或次日上午存入当地信用社。由于对贷款农户采取的是分期还款方式,所以,信贷员每天单独收款总额一般不会超过1万元,加

CFPA:走中国的小额信贷之路(1)

 摸石头过河:趟出一条为贫困农户贷款的新路  2006年,一个叫穆罕默德·尤努斯的孟加拉国“穷人的银行家”,因其致力于“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从而获得了该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他让世界震惊:一贯嫌贫爱富的银行也可以做到为

声明:《云计算:计算领域的下一个革命性创新(2)》为网友一滴水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