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家国情怀 汪潮涌的家国情怀



 文|李红兵

  在百度、Google的搜素栏中输入“汪潮涌”三个字,诸如“天才”、“神童”、“投资家”、“玩家”之类的名词几乎码满了整个电脑屏幕。在各类报道中,他的成长经历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他大别山区出生,清华大学深造,华尔街镀金,回国开创风险投资公司先河, 创造搜狐、百度、华谊兄弟等一系列经典投资案例,坐拥亿万资产,并掌管着大量欧洲权贵阶层投资的经历与成就,也确实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对于这样一个受到媒体追捧、生活在闪光灯下的传奇式人物, 人们对他有着一份好奇、一份羡慕,还有着一份距离感。但走近过他的人都会发现,他有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特征与机遇,也有着仅属于他的智慧与勇气。

  

  十年成长路

  1978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与千千万万通过高考走出农村,重拾课本的人一样,两年后的高考,让年仅15岁的汪潮涌考入了华中理工大学,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成功跳出了农门。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经过四年寒窗苦读,汪潮涌于1984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最年轻的研究生学员。按照这样的路径走下去,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获得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汪潮涌必将进入政府机关或研究院所,为国家富强鞠躬尽瘁。而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他或许也会如陈东升、毛振华等人一样成为“92派”的代表人物,充当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建立的先锋。

 五粮液家国情怀 汪潮涌的家国情怀
  但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如果,历史让汪潮涌成为了一名“海归”。1985年,进入清华经管学院的第二年,汪潮涌幸运地获得了仅有的一个留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名额。1987年,他顺利拿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这两年里,如很多留美中国学生一样,汪潮涌为解决经费问题曾到餐馆当服务生、刷盘子。毕业后,他先是进入大通银行,在操作层面进行理论实践,并积累经验。由于出色的才能,1990年,被猎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担任纽约结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随后于1993年,进入摩根士丹利,并担任亚洲有限公司高级经理,1995年被提升为亚洲公司副总裁并调任北京代表处,任首席代表。

  历经10年, 汪潮涌终于回到了中国,实现了他“将最现代化的投资理念带回中国”、“回报祖国”的愿望,成了一名真正的“海归”。之后又于1998年辞去摩根士丹利的职务,全职担任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顾问。这里,有着中国人历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诉求, 更有着一代人回归祖国怀抱,投身祖国建设,书写空白领域的情感与热情。

  向社会型企业家转变在汪潮涌的人生规划中, 第一个十年是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和出国留学。这他做到了。第二个十年是成为一个有实战经验的管理人士。这他也做到了。第三个十年则是完成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转变。1999年,汪潮涌创办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就预示着他第三个十年的开始。随后低价收购搜狐股票,投资中华数据通讯、富通科技、朗新信息科技、炎黄新星、瑞星电脑、百度等公司获得的成功使得信中利在业界树立起威信,更让汪潮涌成为众多中小型企业主眼中的天使投资人。

  在汪潮涌位于嘉里中心的会议室里,最抢眼的莫过于占据整面墙的海报——中国之队。这又是一件将汪潮涌置于闪光灯下的事件。2005年,他宣布投资组建“中国之队”,进军美洲杯帆船赛,因而成为美洲杯帆船赛150年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人。对于这一逾6000万美元的投资,业内人士表示质疑,有人大呼“他不是中国最有钱的富人,却是中国最敢玩的富人”,在某媒体“中国富豪奢侈前三甲”榜上,汪潮涌甚至一度名列“探花”。 对此称谓,汪潮涌不甚认同,组建中国之队参加美洲杯帆船赛是宣传中国影响力的有意义的行动,绝不是以玩和奢侈可以形容的。

  其实, 除帆船外, 汪潮涌还热爱高尔夫,又一项一般人眼中的奢华运动,虽然他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高尔夫是一场游戏,一种积极的休息、彻底的放松,从而使工作与生活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而帆船运动,让他在迎接风险、挑战以及“有意义地花钱”方面获得精神满足。组建“中国之队”也并非为了赚钱,而只是他回馈社会实际行动的开始。因为, 完成从商业型企业家向社会型企业家的转变是他下一个十年的目标。那时,他将更多关注社会层面的东西,如投资家乡建设、资助贫困学生。

  以“健康”理念拉动家乡经济发展相较于大都市中随处可拾的机遇,山区经济的开发、项目的选择需要更多的智慧与魄力。在蕲春这一方水土上,汪潮涌将目光交给了一位存活于历史中的名人同乡——李时珍。众所周知,李时珍所编《本草纲目》是我国明朝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书中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它药798种。每种药的名称、产地、气味、主治、附方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比较, 汪潮涌在《本草纲目》与现代人的关注点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健康。在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健康知识越来越普及,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从有病治病发展到无病强身、未病先防。而李时珍所倡导的“健康文化”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同时,在看到了政策扶持、中药材资源丰富与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绝对优势之后,汪潮涌于2007年在家乡创办李时珍酒业。

  对于这一项投资,汪潮涌寄予很高的期待。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项商业投资,更是一项社会投资。它能解决人们防病治病的问题、传播中医药文化,乃至培养中医药人才。他希望将“本草纲目健康大世界”做成一个样板工程,并在一些人口集中、自然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域加以复制这种模式,从而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医药保健所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升。

  

  重建现代商业文明

  

  近年,“商帮”这一名词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安徽与山西甚至打出了新徽商、新晋商的口号,曾显赫一时却在历史中消亡的商帮又找回了存活的空间与价值。对于湖北来说,成立自己的商帮,即商会,依靠企业群体的力量拉动整省经济的发展,是一次机遇,同样也是一次挑战。

  在我国历史上,湖北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也带来了曾经的经济繁荣。但今天,随着运输方式的革命性改进,这一地理上的优势荡然无存,“九省通衢”也只成为武汉的一个文化名词被写进历史。而更令人悲观的现实是,除大型国有企业外,在规模上能为人称道的民营企业屈指可数。

  作为一名投资家,在湖北,汪潮涌看到了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民营企业生长的诸多因素。地理位置优势的丧失为其中之一,而在他看来,更重要的在于以往湖北政府轻商重政的思想与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在非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政府政策的倾斜,政府对商业的态度直接决定众多民营企业的规模,乃至存亡。汪潮涌说,历史上湖北政府的轻商重政从制度上遏制了企业的发展,毫无特色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也在操作层面为企业发展戴上了镣铐, 而湖北人缺乏规模意识、长远意识的精明更从战略上决定了企业的止步不前。

  作为一名情系家乡、反哺社会的企业家,汪潮涌仍然希望为湖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认为,面改变湖北民营企业无影响、无规模的局面,政府应从根本上改变轻商重政的思想,在全省重建现代商业文明,并且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一批定位高端的大项目, 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当外部环境得到改善,当企业的创业时机、发展机遇与社会改革的时机相吻合时,湖北出现大型民营企业也将成为必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7022.html

更多阅读

可是你没有——过国亮太太汪雯的诗 过国亮妻子汪雯简介

南方都市报时事新闻中心首席记者过国亮不幸罹患肝癌,于2014年4月12日在珠海逝世,享年31岁。妻子汪雯的一首《可是你没有》,轻描淡写之间,尽是无声的爱意与深切的怀念,催人泪下。愿你所爱皆得珍藏,珍惜每个身边人。活着,没有什么过不去。可

汪潮涌:东星航空破产没有赢家

汪潮涌没有像外界期待的那样,成为民营东星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东星航空”)起死回生的“拯救者”。面对东星航空的破产命运,他在8月27日对经济观察网说,这个结局没有赢家。 8月26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东星航空破产清算,这家2006年5月首

汪潮涌:迷失东星

历经数月挣扎,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东星航空最终以破产清算收场;曾经发起重组的“热门人物”信中利董事长讲述出局前后—— 汪潮涌:迷失东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北京报道 汪潮涌真正成名,大约是从2005年的美洲杯帆船赛开

汪潮涌:尽管东星已去,投资航空业想法依旧

历经数月挣扎,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东星航空有限公司(East Star Airlines Co., Ltd., 简称“东星航空”)最终以破产清算收场;曾经发起重组的“热门人物”信中利董事长讲述出局前后—— 汪潮涌真正成名,大约是从2005年的美洲杯帆船

汪潮涌 深圳惠程 对话汪潮涌

中国如果有3000个企业家,一个人管一个县,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就有着落了 曾经梦想做一名赤脚医生的汪潮涌,在漂洋过海驰骋华尔街之后,转身回国做了十年的风投。汪潮涌的人生是精彩的,一如他言:精彩的人生是需要规划的。做投资,汪潮涌冷静而

声明:《五粮液家国情怀 汪潮涌的家国情怀》为网友拽校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