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传2 武将登场 电子书漫长的登场(2)



  迈克尔·查金却没有这么多罗曼蒂克的感伤。作为美国出版业最著名的“未来学家”,迈克尔投身书业40多年,一向激烈鼓吹数字化变革。“对书作为一种‘形式’,我没有任何个人的感伤。我知道很多人有这种情绪,他们经常提到书香,墨香或者胶水的气味,对我来说,这很疯狂。”

  “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纸书不会消失。地球上还有上亿本书,你不可能把它们都烧掉。”他告诉本刊,“但是,20年后,纸书会变成工艺品。仍然会有人喜欢读‘书’,但会是非常少数的人。”

  他只恨革命不能来得更猛烈一点。从90年代开始,他已经舍弃了纸书,全面投向电子书的怀抱。他喜欢晚上在黑暗的房间里就着iPhone的背光阅读电子书,他早已习惯了小小的页面和短的行距。况且,口袋里放着一个PDA,何必拖着一本书走来走去?

  根据他的设想,我们未来的精神生活将由无数的屏幕和一片“云”构成。这些屏幕功能各异,尺寸不等,可以挂在墙上,或者卷起放入口袋,而所有的内容都将存在“云”里,包括书。

  感谢Google,他的预言终于开始有了眉目。Google在世界各地扫描了1000多万本书,包括很多绝版书。明年,他们将推出网上书店服务平台Google Editions,提供约50万册电子书用于销售,允许消费者通过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能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阅读,包括Kindle阅读器。

  而且,在Google的计划中,用户并不下载书,只是购买使用权。这意味着版权不再是个难题。因为你并不拥有任何文件,因此也无法把文件复制或传递给任何人。“我们会通过授权(license)获得内容的使用许可,这些授权会附带限制条件,包括你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他人共享或交换。”

  史蒂芬·金的实验与出版业的绝地反击

  9年前,史蒂芬·金在自己的网站上做过一个实验。他写了一本叫《植物》的书,但不打算通过出版社出版,而是在自己的网站上连载。故事设置得很恶毒,主人公是一个被拒稿的作家,送了一株吃人的植物到那家出版社去。他写完一章就直接贴到网上,而读者每读一章,要支付1美元。当时的网络支付系统还很不成熟,所以给不给钱全凭自觉。他警告说,如果自愿付费的读者低于75%,他就不写了。结果,他的实验没撑到第四章就结束了。他找了个一个作家最常用的烂借口:灵感用完了。

  这个实验以失败告终,但给出版社的未来留下了一个恐怖的可能性——图书若真正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的转换,作者与读者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则出版社很可能被彻底抛弃。

  因此,在Kindle出现之前,书业作为旧媒介帝国的最后一个堡垒,一直拒绝拥抱数字世界。无论作者,还是出版商,都不愿意把书放在网上,怕重蹈唱片业的覆辙。其实,唱片业的一个重大失误在于,早在Napster出现之前,他们就已经发行了无限的、可复制的音乐文件(CD)。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在CD上做好版权的管理和控制,这种短视毁了他们自己。但书不同,在所有的媒介形式中,书是最难复制的。但最近几年,情况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2007年,J.K.罗琳不肯发行《哈利·波特》第7部的电子版,结果纸书上市不到一天时间,已经被“粉丝”们扫描并传到网上去了。

  根据美国出版者协会的数据,美国2008年的图书销量总额达243亿美元,其中电子书只有1.13亿美元,不到1%。但是,电子书的增长势头极快,去年的增长率是68%。

  9月15日,丹·布朗的新书《失落的符号》全球首发,纸书和电子书同时发售,第一天就卖出了100万册,虽然兰登书屋拒绝透露其中纸书和电子书的比例(据内部人士说不到5%),但至少在亚马逊上,它的Kindle版销量已经超过了纸书的销量。

  没有人知道,电子书到底对纸书的销售有什么样的影响。它到底是会侵蚀纸书的市场,还是在开拓新的市场?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丹·布朗还有6年时间写一本书,他会发现自己绝大部分的书都会是电子版的——纸书的衰落无可避免,新技术摧枯拉朽的能力,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在西方出版业,一个作者每卖出去一本书大概能赚1美元。如果是在数字环境下,没有印刷和发行的成本,畅销书作家则完全可以跳开出版社的环节,他们只要雇用一个很小的团队,包括一个打字员、一个编辑、一个设计师和一个公关,即使把书价定在2美元或者3美元,都比目前赚得更多。

  事实上,整个欧美出版业是靠畅销书的利润支撑起来的。试想一下,如果史蒂芬·金、丹·布朗、J.K.罗琳都选择了自己在网上销售自己的作品,或者直接与亚马逊或者Google签约,对出版社将是怎样致命性的打击?

  不久前,法劳·斯特劳斯和吉鲁出版社高级副总裁伊丽莎白·斯夫顿在《国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漫长的告别》,很能代表老一代出版人对纸书恋恋不舍,但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出版是一种脆弱的文化。”她写道,“几个世纪以来,出版社和作者在关于字体、纸张、装订、插图、封面设计的争执中获得无限乐趣。笛卡儿要求《谈谈方法》用极小的版本出版;萧伯纳坚持用一种字体Caslon;埃德蒙·威尔逊喜欢某种特殊尺寸的版心。约翰·厄普代克对自己的书的每个物理细节都要过问。在谈论书的死亡时,你必须同时谈论这种文化和工艺的灭绝。”

  在她看来,出版业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行业。他们用畅销书赚来的钱,支持小众作品的出版和销售,资助严肃作家的创作,可能出于文化的尊严、文学的尊敬、政治的需求,或者仅仅是某种怪癖的热情。但对Google或亚马逊的工程师们来说,书不过是信息,庞大的广告机器里的一个新零件。

  “他们不懂书,不懂书的价值,更不懂我们可能失去的是什么。他们只是一群野心勃勃、粗鄙无文的工程师。如果将来书的制作、编辑,作者的甄选、发现,完全放到他们手中,将是文化上的灾难。”

  对出版业来说,这的确是一个特别艰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要继续支持一个很可能将在20年内消亡的印刷模式,因为它还有生命力,是目前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他们必须不断尝试新模式。每天都有新的媒介、新的平台出现,令人眼花缭乱,手足无措。

  位于波特兰的鲍威尔书店是美国70年代兴起的独立书店,书店主人迈克·鲍威尔说,Kindle让他们陷入寒冬,“我们坐在那里,贴着鼻子往窗外看,但外面好像没有我们的位置”。

  巴诺书店的“绝地反击”是Nook。比起Kindle,这款新阅读器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与朋友分享自己买的电子书。Simon & Schuster不久前成立了一家多媒体公司,专门为电子书开发视频内容,取名叫Vook,但目前只能在iPhone上播放。这样,教育书籍便可在教学中提供视频教学,而小说也可在某些章节中播放视频。

  企鹅中国区副总经理王珍告诉本刊,在数字化这个问题上,企鹅的态度是“全面迎合”。他们正在将过去出版的所有内容数字化,并且试图把这些数字内容嫁接到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上,从手机、电视到飞机上的座舱显示器。

  杰生·爱泼斯坦是蓝登书屋的前编辑部主任,曾创办《纽约书评》杂志、“美国文库”和“读者书目”,是出版界的传奇人物。他今年80多岁,早已退休,但念念不忘要改造出版业。他与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公司,开发“Espresso印书机”,几分钟之内就能打印装订好一本书。就像ATM机一样,这种印书机可以置于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比如全世界爱书人的圣地——伦敦查令十字街的布莱克威尔书店刚刚装了一台,可以打印50多万种书,包括很多绝版书。

 三国群英传2 武将登场 电子书漫长的登场(2)
  杰生·爱泼斯坦这样设想出版业的未来:“在电子化的未来,每一本书都可以通过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找到,书商、出版商,甚至作者本人,都会把电子文本上传到自己的网站。读者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从一个许多种语言的无限大图书馆选择自己想要的书,然后发到最近的机器上,在那里,它们会打印装订好给读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7405.html

更多阅读

流星蝴蝶剑怎么联机 三国群英传可以联机吗

流星蝴蝶剑怎么联机——简介流星蝴蝶剑想联机可以通过两个方法得到完成,要想联机玩流星蝴蝶剑,需要通过“浩方对战平台”或“互动游戏平台”来完成。流星蝴蝶剑怎么联机——工具/原料浩方对战平台互动游戏平台流星蝴蝶剑流星蝴蝶剑怎

三国群英传7秘籍大全 三国群英传7武将技秘籍

三国群英传7秘籍大全——简介在进入的界面,输入cheatmodeopen按下enter键,在屏幕的中间出现一个黑色的条框,进入选择时期画面时,再次输入useeventnation按enter就可以扮演刘邦和项羽了(霸王在临隐藏关)!进入游戏后按右面的ctrl键呼出密

三国群英传6--必杀技分析 三国群英传必杀技

三国群英传6里面有很多名将都有自己的特殊必杀技,有些是我练出来的,有些事改出来专门看必杀技的,做以分析。武将必杀技排名:NO·35:小乔:花影绚岚(大刀系)。原因:小乔的必杀技极其华丽,但是仔细看看起伤害的兵数,几乎没有。虽然乔MM本人是比较

声明:《三国群英传2 武将登场 电子书漫长的登场(2)》为网友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