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 不是资源的范畴 资源有时候也不是生产力

 以下 不是资源的范畴 资源有时候也不是生产力


 

平淡是无,出奇是有,资源有时候也不是生产力,邵珠富说这句话倒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最近的一点儿感受。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给你一亩地,你种小麦,可能能够收入800斤,如果起早贪黑地种,可能会多收入200斤到1000斤,但如果你用它来种鸦片,可能你的收入就不是1000斤小麦的问题了,尽管由于你的懈怠,你只收了三分之一的收成,但收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至少比你辛辛苦苦地种小麦收入要高得多。

同样是“一亩地”的资源,为什么会大相径庭?难道是资源的问题吗?邵珠富认为,非也。战略层面的不同,导致结果的迥异,差别并非来自于资源。

同样有十万块钱,如果你用他们来办十件事,有可能一件事也办不成,而且将每件事情都办成了“夹生饭”。吃,吃不得;倒,倒不得;非常难受。但如果你聚焦资源使用呢?集中所有的钱办一件事情,可能会有些许的浪费,但至少你有可能会办成一件非常利索的事情。记得在上一次开办公会的时候,邵珠富就讲过,一个普通平常的策划,我们广告部一周出二三十个,一点问题也没有,但一个非常犀利的策划呢?可能产生的效益是这二三十个策划的十倍还要多点儿。所以我们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策划少了而是我们的策划多了,不是我们用不用功的问题而是我们够不够深入的问题,你只有“伸入”、“伸入”得太多未必是好事,也有可能不管用,但如果你能够“深入”下去,则没有任何问题。

这好比打井挖坑,你每次只挖一米两米的,你挖了十几个坑,没有用的,仍然找不到水,然后你找到领导并告诉他:此地无水。结果真的是这样的吗?邵珠富认为,非也。你试着挖一个坑,挖上十几米试试?当然一个坑挖十几米远远要比挖十几个一米的坑累得多,但前者你得到的可能是“政绩”,而后者呢?得到的可能是效益。

尽管前者也非常有必要,看上去也很美很壮观,但毕竟后者才是干真事的思维。

邵珠富在不同的部门都说过这样的话:平淡就是“无”,出奇才是“有”,资源不是生产力,深度挖掘的资源才是生产力。策划最忌讳的平淡无奇,有可能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你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深入下去,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只是那那么“一厘米”,别小看了这“一厘米”,有与没有可能效果大不相同。事实上,邵珠富在不同部门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有好多人都非常“有资源”,但缺少的恰恰是将资源转化成生产力的能力。

当然资源挖得越深,你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不从心,一个坑挖十米,所费的力气远远要比挖十个一米的坑累得多。在挖掘深坑的过程中,你会感觉越来越累,哪怕前进“一厘米”,你也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气喘吁吁,而这“一厘米”远远要比平常的挖浅坑“一米”复杂得多,但问题是,越复杂,越向下挖掘“一厘米”,你离成功也就越近一步。关键的问题是,大多数人只有挖浅坑的经验和习惯和思维,而对于挖深坑则更多的是教训,在他们看来,“深坑”从来就没有成功过,永远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这远不如挖几个“浅坑”,造几个政绩工程,讨好讨巧得多。而多挖几个坑,热闹是热闹了,面子也有了,效果似乎也有了。但事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问题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几个人去追究是不是这回事的责任了。

比方说,月初与餐饮的崔主任与济南海鲜大市场杨总一起吃饭,杨总说起他们拟搞的中国海参论坛的活动,我们的好朋友王赛时教授协助搞的,非常热闹,全国级的专家请来一大堆,平台是够好的了,影响力估计也不少,已经是一个“准深坑”了,但可惜的是,邵珠富不到半分钟就将他们的口号、主题、流行语统统给忘记了,这样的记性,真的够差了。

能不能找一个忘不了的东西呢?邵珠富一拍脑袋:寻找一个记忆的“把”,让消费者过目不忘,至少一时半会不会忘?为此邵珠富根据其目的打造了两个记忆的“把”,这相当于“蓝瓶的”,一个是建议他们搞一个虚拟的海参大学,购买他们海参的人,既可以现场学习海参的做法(济南-爱华网-人是非常认可海参的,之所以不购买,是怕自己不“会”做),也可以电话里或者网上QQ的方式交流海参做法经验,同时培训鱼翅皇宫、融海酒楼等饭店里的厨师,教会他们做海参,这样顺便推广了自己的海参产品,而且打的是公益营销的牌子,何乐而不为?第二个建议是,利用邵珠富的打架营销理论,搞一个海参鲍鱼之争的“参鲍大战”,请营养专家和消费者唇枪舌剑地论战,结论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能够充分吸引人们的眼球来关注,而现代化的营销本身不就是一场眼球战争吗?将大家关注的目光转移到这里来,在这样的平台上,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当然,他们的策划搞得并不差,在我看来,至少能得59分,问题是有时候59分和1分、0分差不多,都是不及格,而有了这个“把”呢?则至少能够得到60分了,而60分与59分有时候是天壤之别,诚如高考,你过线了,就等于到了“天上”,你不过线,哪怕只差1分,也不能把大学上。一分之差,构成”天上人间”,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而相对而言,他的平台并没有多大变化,只不过是往深里挖掘了”一厘米”而已,而这一厘米让他们的策划深了一下子,仿佛一下子就及格了。而他们的资源基本上没有变化,原来拥有的资源照样有,而原来的资源生产力的作用和现在的资源生产力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谁还说资源就是生产力?

资源有时候并不是生产力,但拥有的资源越多则更有可能转化成为更多的生产力,有的人可能有转化的能力却没有转化的资源,而有的人有转化的资源却没有转化的能力。邵珠富遇到许多老板,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看起来资源满满的,但事实上他们的转化能力非常有限。也有好多老板告诉我aihuau.com,邵老师,你们报社有这么好的平台,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做点儿事情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邵珠富突然顿悟,难道说正如好多人看着别人的老婆永远都漂亮一样,只有看别人的资源才能够看得出门道来?当我们自己真正拥有自己的资源的时候,我们也会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想想还真有这么回事,看来如何挖掘自己的资源并转化成生产力还真的是报社应该思考的问题了。在广告越来越难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地拥有“种鸦片”而不是“种小麦”的思维,我们才能够不至于跟不上节奏。

关键的问题是,这种鸦片更需要的是战略思维,你可以吊儿郎当,但在战略上丝毫不能含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7606.html

更多阅读

荷兰 与球星一起为慈善奔跑 以下哪个是荷兰球星

上个礼拜一直在下雨,星期天终于盼到了一个晴天!而这一天我要参加一个由荷兰阿贾克斯俱乐部主办的10公里慈善跑步活动,活动地点就是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主场Arena运动场。说起长跑的历史算来也有6-7年了,从最开始惧怕长跑到后来享受长跑,期

声明:《以下 不是资源的范畴 资源有时候也不是生产力》为网友春风十里不如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