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旅游规划案例 做大乡村旅游,保留特色是关键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50岁农民封社社,2002年花50万盖了个农民旅馆,现在已经还了20多万的贷款,还买了两辆车。“旅游收入比种地高,入住率不错,全年淡季旺季平均下来有50%吧。”他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儿子本来读完书在外工作,前不久也回来接手家里的旅馆生意。

  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来,发展乡村旅游已使全国2000万人脱贫。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今年初的“2006中国乡村游”启动仪式上还表示,为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国家旅游局确定今年全国旅游宣传的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乡村旅游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乡村特色旅游规划案例 做大乡村旅游,保留特色是关键

  起步晚但发展快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占5%~10%。2001年游客在法国乡村地区的旅游消费达140亿欧元,相当于法国国内旅游开支的19.2%。在西班牙,36%的人季节休假是在1306个乡村旅游点中的房屋里度过的。凡是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均制定了专门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产品、管理和市场开发都比较成熟、规范。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晚,但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魏小安认为,从都市郊区的高档乡村旅游俱乐部到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农家乐”,中国乡村旅游的初级产品已体系化。他把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农业旅游,目前农业旅游在全国已经普遍开展,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农家乐”。第二是农村旅游,“一座山富了一个县,一个洞富了一个乡”,实际上就是农村旅游的概念。第三是农民旅游。现在农民旅游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开展起来。农民旅游启动,意味着市场需求前景更加广阔。

  一箭四雕好处多

  发展乡村旅游,至少已给我国农村地区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大问题,而乡村旅游则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业,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饭店、加工纪念品……例如河北安新白洋淀,就通过发展旅游使该县2万渔民转向了旅游产业。

  二是提高农民收入。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众多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了路,盖了楼,看上彩电,告别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如北京平谷黄松峪乡雕窝村发展民俗旅游之前,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现在全村90%以上的民俗接待户,年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

  三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游的兴起,为农副土特产提供了很大消费市场,促进了当地蔬果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旅游纪念品加工等多种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如河北野三坡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仅消耗烤羊数量就超过5万只,大大地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四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旅游为当地人送来了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经验新观念,使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甚至学会了普通话,掌握了简单的外语。河北平山县的旅游局就经常下乡到村开培训班,为农民讲解国际国内开发农村旅游开办家庭旅馆的先进经验,大受农民欢迎。

  保留特色是关键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乡村旅游近年来在全国迅速发展,大规模扩张。但很多地方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却停留在低水平发展的状态。一些乡村的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信设施、住宿、饮食卫生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状况,北京、上海和成都这三个农村旅游起步较早的城市,已经出台了关于农村旅游服务的质量等级划分和一些相关的标准和管理办法,意在将农村旅游引入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乡村旅游的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不能盲目跟风。一些地方放着自己原生的文化、民间的资源不去用,而是组建文化表演队、艺术团等,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西班牙乡村旅游协会专家比德罗·希尔认为,开发乡村旅游,必须了解乡村的文化,在推广时不能把其真实、本质的东西改变了。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在一篇论文中指出:“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保护它们,并让它依旧是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让它古香古色。如果你们有独特的耕作方法,那么就保护它们,并教给他人。如果你们有传统的文化信仰,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千万不要破坏这些资源!”

  据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下一步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国家旅游局将大力发展环城休闲度假带,开创县域及乡村旅游模式。通过市场导向,推动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乡村旅游如何做大

  经济日报2006年01月26日报道 春节即将到来,一些城市周边的乡村休闲度假区出现了游客争先恐后预定的火爆场面。久居城市的人们,在闲暇之余,走进自然淳朴的乡村,远离都市喧嚣的噪音,感受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这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已成为许多城市居民的向往。

  随着近年国内旅游蓬勃兴起,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一些城市周边形成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一些开展乡村游较好的地区已脱贫致富,一些地方的乡村游正成为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市场正逐渐从单一的“农家乐”,开始向以观光、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展乡村游已使全国2000万人脱贫。这说明发展乡村游确实是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重要途径。近日,国家旅游局将今年旅游宣传的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这表明旅游行业为支持“三农”建设,大力提倡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农民转变观念,依靠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为传统的农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从国外发展情况看,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增长迅速,对推动经济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根据本国情况均制定了乡村旅游质量标准,提高了旅游管理水平,增强了市场开发的规范性。在发展中特别强调乡村和资源的保护,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但是,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发展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一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到位,交通、通讯、住宿、餐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市场开发方面,一些地区急功近利,没有规划,盲目开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尽管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地方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但是全国性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及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有关业内人士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服务质量标准及行业管理办法,处理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快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

  业内专家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一个新的突破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脱贫奔小康、改造农村和使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把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结合起来,突出地区特色的旅游优势和品牌;发挥旅游在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以旅助农,城乡互动,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能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通过市场导向,推动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对改善地方基础服务设施,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繁荣等将起到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大有可为,希望更多的农民改变传统观念,参与旅游市场经营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农村致富的一条新路,把乡村旅游的“蛋糕”越做越大,让更多的农民尝到甜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7875.html

更多阅读

2016卷烟销量下降原因 我国卷烟企业如何做大品牌和产品销量

     为了更精准了解卷烟产品的消费需求,竞争态势和潜在的市场机会,使卷烟生产企业能够做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品牌策划、产品策划、市场策划和销售策划,最大限度降低卷烟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市场营销风险,快速提升产品的销量,稳健地

果蔬品牌 冷鲜果蔬存在许多做大品牌和产品销量的市场机会

食品企业成功营销系列之一百三十五:  为了更精准了解冷鲜果蔬产品的消费需求、竞争态势和潜在的市场机会,使冷鲜果蔬产品生产企业能够做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品牌策划、产品策划、市场策划和销售策划,最大限度降低冷鲜果蔬产品生

声明:《乡村特色旅游规划案例 做大乡村旅游,保留特色是关键》为网友蒓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