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管理实践报告 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



  由商务部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近日在京宣布正式进入筹备状态。作为该会副秘书长,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伟表示,会展教育将是该研究会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会展教育虽然受到了空前的

    重视,但理论性太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非常严重,“中国会展教育目前实际上最需要的是专项教育培养”。也就是说,会展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定位问题。

   

    据刘宏伟介绍,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现在的清华美术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展示设计专业,为中国会展业培养了相当一批展示设计师。时至今日,随着国内会展界和教育界意识的提高,相当一批国内院校先后开设了会展专业或会展课程,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开设会展类专业的高校约有30所,仅在浙江省内就有约20所院校开设了会展类专业,如果再加上为数众多的职业培训类学校的纷纷介入,现在中国从事会展教育的机构数目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他表示,这是不正常的一种表现。但实际上,国内由教育部批准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只有沈阳师大、上海师大、上海交大、湖北大学等5所高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获批的专业是“会展展示”。也就是说相当一批现在设立会展相关专业的院校只是院校的一相情愿,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

   

    另外,刘宏伟还介绍,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师资力量稀缺;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教具无法适应实务教学等诸多方面。其中,学科设置上,大都陷入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过多重视理论性的讲解而忽略实务性操作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再如在教具方面,以前那种只是带领学生进入展场实地讲解“什么是特装、什么是标展、什么是展具”的笼统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现在切实需要的是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就能辨别出多种展具的细化教学。

   

    刘宏伟则认为,将会展教育划分成为“七层十六模版”,具体在基础就业、技能、参展商、企业内部、师资、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等七个层次进行专项教育,这可能是中国会展教育寻求一种变化和突破的解决方案。他说,那种不细分、不专项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中国会展教育。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一招制胜”,毕业就能就业,是中国会展教育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赵法忠)

   

    多层次办学培养会展人才

   

    发展会展教育必须把握好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层次,确保供给合理。目前中国有会展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其成长体现出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特点,从业人员显得层次很低。而国外把会展管理人才划分为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与支持性人才三类。在核心人才中,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人才尤其重要。他们在行业内层次最高,专业操作能力最强。辅助性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与销售等人才;支持性人才则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员等。从中国的客观情况来看,会展支持性人才的培养已具有相对较长的历史,许多高校开设了外语、旅游管理专业,而且教育层次、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使得支持性人才相对充裕,而会展核心人才和会展辅助性人才缺乏。培养一批既有创新、策划能力又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可以增强中国会展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培养一大批初、中级会展运营管理及操作人员,既可以满足目前会展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又能缓解就业压力。

 会展管理实践报告 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
   

    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会展人才教育应形成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五个层次。教育部已批准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贸学院开设本科层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但还不够,应考虑允许北京、广州等地的高校开设该专业。从研究生教育层次上看,只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会展经济管理课程,这远远不够,应考虑先设立独立的方向,然后作为目录外专业独立招生,并应鼓励其它高校在此方面进行探索。在职业培训方面,只有上海刚刚引入了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的展览管理认证证书考试,并开始实施“会展策划与实务”培训项目,但还处于摸索阶段。其它培训项目很少,据悉只有中国展览馆协会和北京大学举办过“中国会展业高级培训班”,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举办过“会展策划与实务培训班”,中国贸促会举办过“赴德国展览管理培训班”,还有个别企业主办过诸如“企业参展专业知识培训班”等,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目前中等会展管理职业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需要开展起来培养会展管理辅助人才。

   

    在构想的会展教育体系中,高校是核心,担负着学历与学位教育、科学研究、课程规划等任务,并具有管理模式输出、信息收集与加工等职能,承担着培养核心人才的任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承担操作业务培训工作,培养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会展辅助性人才。但是,不论高等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都应坚持合作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首先,要考虑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或权威的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办学,特别是应考虑加强与美国同行的合作,以充分搜集行业信息。中国要积极吸收美国面向世界的先进办学经验,同国际接轨。还要争取参加国际会展业的行业组织,如国际会议协会、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和国际会议观光局协会等。

   

    其次,要考虑与国内行业协会加强合作。美国这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学习。开设会展教育的院校应与会展行业协会一起就行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开展研究,交流信息与统计数据,组织召开各种研讨会,并为会展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最后,还要与会展企业合作办学,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企业可以帮助学校担负实践经验传授、案例教育工作。学校要经常安排学生参加大型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接待和服务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7946.html

更多阅读

区域性教育科研管理实践与方法创新经验 科研创新分为 方面

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丁玉祥210002白下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始终坚持“科研先导”、“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工作指导思想,致力于全区中小幼的教育科研工作普及、推进与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指导,关注于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为打

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再就业员工队伍的教育与管理

     油田再就业群体是辽河油田发展中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对于稳定职工群众的情绪、建设和谐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再就业群体的员工教育与管理,重点要在履行再就业党组织职责、狠抓员工教育、加强队伍管理入手。当前再就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 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

——中国房地产报采访稿    现在不少企业都在学习中国文化,希望能够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得到一些启示,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日常管理中。     但是,虽然中国文化确实有其博大精深的一面,但时代的变迁和企业组织的结构都已经与过去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美国会展教育层次多且实用化

   美国的会展教育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却异常迅速,已经颇具“领袖”风采。据统计,全球有150多所大学提供与会展管理相关的教育,美国大约占了一半,而且目前该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在会展管理人员中,60%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其中

声明:《会展管理实践报告 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为网友长颈鹿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