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觅的拍卖可信吗 中国拍卖差“洋拍卖”太远



   拍卖业是一种竞争激烈、市场要求规范的特种中介服务行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拍卖业面临怎样新的挑战和竞争?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江西省国内贸易行业管理办公室协办的2002年中国拍卖协会研讨会日前在南昌召开。

    与会专家们认为我国拍卖业与国外拍卖企业相比实力存在较大差距,整个拍卖业应该正视面临的严峻挑战,走专业化、集团化发展道路,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才能"与狼共舞"。

   艺术品拍卖将成为外资进入首选的拍卖业领域未来3-5年外商在华投资的拍卖企业将迅速增加。专家评析说,艺术品拍卖将成为外资拍卖行登陆我国的首选领域。

    在研讨会上,国内从事拍卖理论研究、法律咨询的专家和拍卖企业的代表分析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造就的无以计数的艺术瑰宝,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收藏家。

    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中国文物艺术领域的拍品资源极为丰富,相当多的文物艺术品拍卖项目影响巨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潜力巨大。专家们因此认为,文物艺术品拍卖将成为外资拍卖行进入中国的首选领域。

    事实上,国外一些著名的拍卖行近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追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久,境外一些拍卖企业就派人到成都,暗访当地的拍卖业现状。从事高档艺术品拍卖的国际拍卖业两大霸主--索斯比和克里斯蒂,已经在台湾和香港设立了海外分公司,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事处。虽然他们目前还不能在内地单独开展拍卖业务,但他们在随时跟踪我国相关政策的变化,并在积极建立对中国拍卖市场及艺术品藏家、买家的档案库的对接体系和情报网。

    据长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季涛介绍,索斯比拍卖行曾为修复长城和拯救威尼斯在我国举行了国际性艺术品义拍会,克里斯蒂也曾多次在上海和北京举办拍卖预展,并与国内的拍卖公司合作举办过艺术品拍卖会。一旦政策允许,这些外资拍卖行马上就可以独立征集拍品,独立举办艺术品拍卖会。

    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专业性要求高,市场相对集中,目前我国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拍卖行数量较少,而境外一些拍卖企业恰恰是在这个领域最具实力与信誉。专家因此提醒说,外资拍卖行进入后,他们较好的经营信誉、广泛的拍品来源、较高的服务水准,都将给国内经营艺术品拍卖的企业带来极大的压力,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上海华夏拍卖有限公司的姜峥认为,未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拍卖公司,无论在规模、业务、管理、人员素质上都比国内大部分拍卖企业强。姜峥介绍说,索斯比、克里斯蒂和佳士德等跨国经营的拍卖行在文物艺术品经营方面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他们有成熟的经验、稳定的客户群和形成网络化、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全球性机构。

     外资拍卖行的进入,会在艺术品拍卖的专业人才、拍品资源上与国内拍卖企业产生激烈的竞争。长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季涛说,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的项目主管和项目执行人都拥有自己的客户群,其中既有买家也有卖家。

     如果外资公司将来高薪挖人,势必会使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既失去一批专业人员又失去拍品资源和市场。季涛分析说,如果国内经营艺术品的拍卖公司不具备良好的企业信誉,没有广泛的以至国际化的拍品资源,没有规模化的经营条件和完备的服务体系,是无法与这些在世界上已生存上百年的大公司相抗衡的。

    由于艺术品拍卖业的一些相关政策和市场一时还衔接不上,外资拍卖行在中国暂时还不可能有很快地发展,如我国规定在文物拍卖中定向拍卖(限制竞买对象等)、限制文物出境等。另外,我国的拍卖企业拥有本土优势。

    山东光大拍卖有限公司的李翠波认为,国外的拍卖企业无论是在与中国文化的血缘关系,还是对中国文化的把握和理解方面,都不如中国本土的艺术品拍卖企业。专家因此又分析说,国内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企业尽管面临严峻挑战,但仍有几年准备应对的过渡期。中国的艺术品拍卖企业应未雨绸缪,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营销理念,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拍协预测我国拍卖业发展四大趋势在此间召开的2002年拍卖理论南昌研讨会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姚广海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拍卖业发展面临的四大趋势进行了预测。

准入门槛将逐步降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拍卖企业设立的审批制度将首先受到冲击。期望在《拍卖法》之外附加很多条件限制拍卖企业数量增加、限制外资在国内设立拍卖企业已经是不可能了,依法行政、依法审批将是设立拍卖企业的唯一准则。客观上说,我国设立拍卖企业的门槛将降低,外资拍卖企业的进入已经成为必然。

据姚广海介绍,上海市拍卖行业的主管部门市商委已经对拍卖企业的审批制度进行了调整,即把过去行政的附加很多条件的审批改为依法审批,政府的职能更多地转移到行业的宏观指导上来。

行业利润率可能会逐步下降。姚广海说,总体上说拍卖行业确实有一点暴利的味道。以资金的实际投入计算利润率,很多拍卖企业的资金回报一般在3-4倍。由于拍卖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投入不是资金而是智慧、策划,进入拍卖业没有太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有很多投资主体愿意进行拍卖业。

中拍协预测,在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后,我国的拍卖企业数量完全有可能从目前的1700家增加到5000家。经济学上有一个一般规律,即资本从利润低的地方向利润高的地方流动,直到高额利润变成平均利润为止。据此姚广海认为,未来拍卖行业盈利难度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拍卖业利润率可能会逐步降低。

企业间兼并联合将加速。长期以来,拍卖业属于限制性行业,地域性强,由于各地或者是出于规模,或者是出于布局,或者是出于地方保护的考虑,设立分支机构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拍卖企业大有进入势头,拍卖业竞争加剧。

姚广海说,为了增强竞争力,国内拍卖企业必须走规模化发展新路,到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甚至走出国门,通过经营的联合或者资本的融合组建新的拍卖企业,进而组建拍卖集团。

 洋觅的拍卖可信吗 中国拍卖差“洋拍卖”太远

    中拍协认为这将成为我国拍卖行业新的发展趋势。近两年来,国内拍卖企业实行跨地区经营、企业间兼并联合加速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一些拍卖企业开始跨地区设立新的企业或者分支机构,发展较快。

    市场分工将更加细化。市场细分、专业化分工是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入世后我国的专业化拍卖公司将得到充分发展。姚广海认为,专业化分工明确有利于专业人才、技术优势的发挥和市场经验的积累,便于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对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目前国外的拍卖企业专业化很强,一般在某一个行业中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拍卖业也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业内人士比较中外拍卖企业竞争实力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拍协2002年南昌研讨会上,拍卖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的拍卖企业在现代科技、资金规模、科学管理等多方面与国外同行存在较大差距,竞争力亟待增强。

    业内人士介绍说,现代西方拍卖业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索斯比成立至今已经有258年,克里斯蒂成立也有236年,由于其所在的环境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育,法律法规已经成熟,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拍卖业扶持多于监督,服务多于管理,因此拍卖业在那里有发育、成长的土壤。

    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范干平说,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索斯比、克里斯蒂等不少拍卖行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发行积聚了雄厚的财力,它们不但在全球连锁经营,而且市场细分,专业化分工明晰,操作规范,具有较强的优势和信誉。与会的业内人士从以下四方面将国内拍卖企业与国外拍卖企业进行了比较。

    科技优势对比。现代科技在拍卖中的应用成为当今衡量拍卖业竞争实力的一大重要指标。目前,国外拍卖企业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网上拍卖十分普及,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我国的拍卖企业现在仍然使用以击槌为主的传统拍卖方式,电子商务领域没有得到很好地开拓,拍卖时更多的是依赖经验而非科技。据温州市汇丰拍卖行的李鸿泽介绍,目前,我国许多拍卖企业虽然建有网站,有的也开展了网上拍卖业务,但是由于我国网上拍卖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网上拍卖在实际拍卖活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管理优势对比。拍卖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竞争力的强弱,我国拍卖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外企业还有不小的差距。李鸿泽认为,国外拍卖企业大多是经过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的洗礼,依靠逐步完善的科学管理理念生存和发展到今天。

    我国一些拍卖企业长期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封闭的信息科技应用的双重影响,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个别拍卖企业甚至因为管理不善而亏损倒闭。但近几年沿海一些拍卖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规模优势比较。据来自温州市汇丰拍卖行的胡国杰介绍,国外著名的拍卖企业大多采取连锁的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如当今世界拍卖业的巨头--索斯比拍卖行,在世界各地建有80多家一定规模的分公司,这样不仅使其拍卖成交量大为增加,而且在较大区域树立起整体形象。我国的拍卖企业规模虽在不断扩大,但仍然比较分散,多数拍卖企业属于小型企业,尚未形成集团型的发展规模。

    人才优势对比。国外拍卖企业不仅有高水平的专业拍卖师,有从事文物艺术品的鉴定、评估专家,而且企业员工都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学习,整体素质较高。我国自《拍卖法》实施以来,虽然有经过专业培训考试的国家注册拍卖师和拍卖从业人员,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拍卖企业甚至没有拍卖师,大专以上文化的从业人员在企业所占比率很低。

    制度优势对比。企业制度是造成企业竞争力差异的重要原因。李鸿泽说,国外拍卖企业成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一套激励领导层和员工的企业制度,领导层风险与报酬相适应,员工效率与收益相吻合。相比之下,我国的拍卖企业则缺乏完善的约束和激机制。

    我国拍卖业须走专业化、集团化发展道路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拍卖协会2002年拍卖理论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我国拍卖行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必须走专业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据业内人士分析,欧美拍卖业发展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专业化分工。

    如美国索斯比、克里斯蒂主持高档艺术品的拍卖,荷兰的鲜花拍卖,美国、澳洲等国的机动车拍卖都有相当的名气。不少专家认为,综合性拍卖行固然经营范围广,实力强,但是由于规模大、人员多,运转成本居高不下,一遇到市场动荡难以调头,潜在的市场风险较大。而明确专业分工、细分市场,有利于拍卖企业专业人才、技术优势的发挥以及市场经验的积累。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境外拍卖企业有可能快速进入,国内拍卖业竞争加剧,平均利润率将可能逐步下降。我国的拍卖企业如何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专家建议说,拍卖企业应根据各地的特点细分市场,找准位置,对号入座,使自己成为某一拍卖领域的领头羊。

    目前,上海已经成为国内专业拍卖行最多最齐的城市。在上海,鲜花、蔬菜、机动车、产权、艺术品等都有专业的拍卖行。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范干平分析说,拍卖市场正逐步进入微利时代,专业化的操作能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中国拍卖业走专业化的道路,必须找出自己的强项,扩大市场占有率。山东光大拍卖有限公司的李翠波建议,当前可以集中精力占领以下专业市场,如"蔬菜拍卖市场"、"鲜花拍卖市场"、"水产拍卖市场"、"汽车拍卖市场"、"产权拍卖市场"等,把以前的多头出击、面面俱到变为"攥紧拳头,重点突破",这样既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克服过度的竞争,又能为组建行业的"航空母舰"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模对于拍卖企业的竞争力同样重要。从国际拍卖业发展看,国外著名的拍卖企业大多采取连锁的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如当今世界现代拍卖企业的鼻祖--索斯比拍卖行年拍卖成交额超过2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国香港建有80多家一定规模的分公司或办事机构。相比之下,我国拍卖企业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经过16年的发展,我国目前有1700多家拍卖公司,但年拍卖成交额只有500亿元人民币。

     我国现有的拍卖企业大多分布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市场空间有限,这些地区的拍卖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局限,出现了"僧多粥少"局面。据温州市汇丰拍卖行的李鸿泽介绍,仅温州市就有20多家拍卖企业,有的只有三、四个工作人员,一年都办不了一次拍卖会。一些中小型拍卖企业为了揽到项目,不惜降低佣金。

    与此失衡的是,内地一些相对落后的城市拍卖市场空间较大,却仅有1家或者几家中小型的拍卖公司,而且多是以单一的拍卖项目为主,业务拓展不宽,拍卖业发展滞后。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专家认为,国内拍卖企业要想与进入中国的外资拍卖企业抗衡,必须联合同行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靠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抵御市场风险,进而"与狼共舞"。专家提醒说,国内拍卖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必须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按照《公司法》的要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原则,以资金为纽带,尝试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拍卖公司,实现资金、人才、管理的最佳组合。就目前而言,首先要淘汰一批规模小,长期处于无物可拍、信誉不佳的企业。

    拍卖企业可以采取空间扩展方式走集团化道路,即把本地拍卖业拓展到外地乃至全国,也可以采取组织方式扩展,如按股份制、中外合资制等多种形式组建企业集团。

    背景资料:

    中国拍卖业的现状

    中国拍卖业从1986年恢复以来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全国已经有拍卖企业1700多家,年拍卖成交额达到400亿元。

    大型的拍卖企业多分布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拍卖领域涵盖了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文物、艺术品、机动车、有价证券、破产企业、无形资产、政府执法部门的罚没物资及司法部门强制执行的标的物、农牧副产品、花卉、家电、日用品等几乎全部与社会经济生活相关的物品。

    1997年1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填补了中国拍卖业的法律空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8240.html

更多阅读

电视购物可信吗? 电视购物系统

电视购物可信吗?——简介电视购物有分很多种最好是相信正规电视购物,比如快乐购,我就买过,听说是国家支持的,全国连锁,还行,其他的电视购物没敢买。要是那种推销性质的,我看还是避开些。电视购物可信吗?——工具/原料电视 手机

商机网可信吗? 中国商机网可信吗

商机网可信吗?现在市面上商机网很多,是否可信呢?有什么商机网比较好,可以保证创业者不被骗?现在的商机网站,鱼龙混杂,好坏还真得费一翻脑筋,但众多商机网站中,我只了解地纬商机网,他们做广告的力度是很大的,我也经常在展会上看到他们,让我印象最

声明:《洋觅的拍卖可信吗 中国拍卖差“洋拍卖”太远》为网友旒浪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