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降价揭秘:“天天降价”为何东西不便宜



翻看北京的都市类报纸,你会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将近一版的家电降价促销广告;走进北京的每一个家电卖场,你也会发现,降价促销的海报条幅比比皆是。但是,当你决定买一款家电时,你会发现,价格并没有广告中所说的那样“大幅跳水”。 

    铺天盖地的降价广告是事实,比如“手机平均降幅两成”“液晶跌破2000元”等等;居高不下的价格感受也是事实,比如你看中的手机,价格总是在2000元左右,你要买的液晶,怎么也都得万把元。为什么天天降价,要买的东西并不便宜呢? 

    以飞利浦9@9i手机为例,这款手机刚上市时,北京的卖场标价为2600多元,此后价格迅速下降,几个月内降到2000元左右;此后价格变动放缓,在2000元左右维持一至两年时间;当价格再降到1500元左右时,这款手机的市场生命也走到尽头,厂商销完库存后,就不再生产流通这款手机了。 

    分析这款手机的降价曲线,你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三部曲”:最新产品;高价直降——一般产品;价格缓降——淘汰产品。 

    不管是手机、电视,还是电冰箱、洗衣机,但凡一款新品上市,最初的价格往往高不可及。此阶段对生产商和流通商来说,都是暴利阶段,也是他们的主要利润源;但暴利往往不能持久,于是新品就不停降价,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达到规模效应,实现薄利多销的目的。这个频繁降价的阶段,构成了“降价广告”的主体,实现了绝大部分的销额,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觉得“天天降价”的原因所在。当更新的产品即将推出,已经赚足了的老款产品,生命周期也行将结束,此时它的价格就会降到成本(包括流通成本)的临界点以上。因为没有多少利润,厂家已不再生产,商家也只卖存货,降价也到此为止。 

    回过头来再说消费者的感受。新品刚推出时,产品自然是好,可是价格也高,一般人都会“等一等”;而当即将淘汰时,价格是低了,可是功能款式落伍,一般人也不会太勉强自己。于是,中间阶段就成了绝大多数顾客的选择。那么,这个中间阶段的价格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还是以手机为例。大多数普通手机的成本(包括流通成本)一般在1500元左右,加上厂商利润,市场卖价一般在2000元左右。因此,不论你什么时候买,你看中的市场主流产品,价格总是停留在2000元左右。 

    成熟的市场中,厂家和商家在制定价格时,既不会长期追求暴利,当然也绝不会做赔本生意,因此“成本+合理的利润”,就成了永恒的价格。而相对固定的成本,加上相对固定的合理利润,结果只能是相对固定的价格。这就是你总感觉不到广告中所说的那种“跳水”般降价的原因。 

 家电降价揭秘:“天天降价”为何东西不便宜
    事实上,降价只是“价格”向“价值”的回归。远高于“价值”的价格,厂商获得的是暴利;接近“价值”的价格,厂商获得的是正常利润;而跌破“价值”的“跳水”价,则大多不存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8297.html

更多阅读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调阅案卷为何如此艰难!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调阅案卷为何如此艰难! 浣铁军 13507465748 公民编号430121197502236814由于多年来的被强制拆迁维权需要,一直坚持批评监督政府。2013年6月1日,终被湖南省委常委批示,省政法委督办,以打击报复建议人、批评人、举

:“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

1、有人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余沉吟片刻,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2、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

转载 张可兴:死多头为何减仓银行股?

原文地址:张可兴:死多头为何减仓银行股?作者:风中散发的博客【注:有网友让我点评一下本文。这篇文章暴露出格雷最大的问题是在重仓银行股之前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懂不懂,冲上去成为死多头后撤下了,就已经输了。一个合格的职业投资者,在作出重大

声明:《家电降价揭秘:“天天降价”为何东西不便宜》为网友不醒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