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大型连锁超市选址 外资卖场以少胜多 上海连锁转战外地



   从上海市连锁经营协会获悉,沪上外资大卖场门店数仅占全市大卖场总数的一半,而销售额却占到总数近八成。而在标准超市和便利店的竞争中,内资企业全面胜出,中外企业可以说平分秋色。 

  然而,上海市中心大卖场已经“无缝插针”,竞争激烈,各零售巨头也逐渐转变方向,将扩张连锁店的重点转向了长三角。

 外资大型连锁超市选址 外资卖场以少胜多 上海连锁转战外地

    截至去年底,上海市的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欧尚、易初莲花、易买得、大润发、好又多、乐购等9家外资大卖场在上海拥有67家连锁门店,占全市大卖场连锁门店总数的53%。零售额达到163亿元,占全市大卖场零售总额214亿元的76%,其竞争力远远超过内资大卖场。

  与大卖场业态外资强、内资弱的局面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海市便利店业态基本上由内资主宰市场。据统计,上海市可的、快客、好德等8家便利店公司共计实现销售93亿元,其中罗森、喜士多、全家等3家外资便利店公司实现销售额仅为6.3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8%,外资便利店不仅门店规模与内资对比悬殊,销售额比例也没有达到其门店相应的比例。

  标准超市业态也基本上是内资的天下。农工商、联华、华联、家得利等10家标超去年共计实现销售679亿元,其中外资标超仅顶顶鲜和屈臣氏两家,销售额仅为6.3亿元。

  据分析,形成上海市大卖场业态与便利店、标超业态强烈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论是欧洲北美,还是亚洲的商业资本,几乎都选择了销售旺、人气足的大卖场业态进入我国内地的零售市场;而且,外资大卖场经营的时间较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其后台支撑系统远远领先于内资大卖场。

  而上海市的标超在大卖场和便利店的双重挤压下,目前总体上处于调整阶段,必须朝时尚化、生鲜化的方向转型,否则竞争力会越来越弱。

  上海拥有全国最多的大卖场公司,已经有麦德龙、家乐福、农工商等国内外近20多个品牌。据上海市连锁研究院最新统计,包括在建的,上海市大卖场数量已经达到127家,尤其是中环线以内,密度相当高。

  上海市连锁研究院顾国建院长表示,伴随着数量的增加、经营场所的有限,沪上大卖场已经不可避免地将进入到一个恶性竞争的阶段。免费班车越行越远、低价促销争抢顾客等不规范的销售行为时有发生,其后果无非是自相残杀,去年乐客多、物美个别门店的关闭就是证明。

  日前,麦德龙正式启动新年计划,在苏州开设了今年第1家分店,这也是继南京、无锡、南通之后,麦德龙在江苏的第4家分店。而记者了解到,世界零售三巨头的另外两家——家乐福和沃尔玛今年也将在苏州开设分店,长三角已经成为零售巨头进一步扩张的新目标。

  “长三角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越来越便利的交通环境,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中国总裁杜哲思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将把长三角二级、三级城市作为公司进一步扩张的重点,除去苏州分店,江阴、常熟的地块也已经谈妥,今年将开出分店。“长三角城市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苏州去年GDP的增长幅度已经位居全国第四。而麦德龙国内28家分店有10家在长三角,其中无锡、南京分店销售额一直位居其前列。”杜哲思告诉记者,长三角城市物产丰富,水土肥沃,麦德龙在此地的分店90%以上的商品都是本地化采购,这在麦德龙全球分店中绝无仅有。而且,麦德龙还可以把当地的优质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满足全球配送需要。再加上比较低的土地和人力成本,这些优势,是上海所没有的。

  “其实上海的城市商业区域范围已经逐渐在扩大。”上海市连锁协会胡文章秘书长表示,如今大型住宅区不断出现,加上上海“一城九镇”的建设,人口已经开始分流,而随着高速路网日益完善,上海周边二三级城市的开发,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在远郊或其他城市开店非但不会没有生意,而且可能情况更好,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还呆在密集的市中心恶性竞争,头破血流。”

  而顾国建指出,现在零售商已经从争取顾客源转向店面布点的竞争,扩张的重点转向长三角正是为了将所剩不多的开店地点进行瓜分,以期在将来新一轮卖场开店的“战争”中取得先发优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8566.html

更多阅读

美国航母全球大溃退 外资大卖场“溃退”进行时

     在消费增幅减缓、销售增长赶不上成本增长、网络零售冲击、本土零售商竞争力增强、限制购物卡发售、叫停卖场收费等背景下,外资卖场的获利渠道正在收紧。 面对市场的严峻考验,外资零售企业无不努力寻找生财之道——转战中国

商场如何吸引客流 中小超市如何通过卖场布置吸引客流?

      这是一个“印象主义”的时代,也是一个“印象营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谁能在顾客的脑海里留下出类拔萃的印象,就能获得他们的重复光临。    因此,无论你的店面多么小,所处的城镇多么落后,但一定要从理念上突破以往的套

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 大卖场拓展放缓 患上亚健康

     金融危机下,主营生活必需品的大卖场近期频繁圈地,但广州连锁经营协会昨日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却显示,大卖场业态患上“亚健康”综合征,受制于楼市低迷、客流不足等因素,其拓展速度可能放缓。     20日,广州市连锁经营协会发

水电站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卖场POP现状调查及分析

  笔者从事POP制作软件销售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走访了100多家零售企业,从北京、东北到上海、广州,业态从高档百货、连锁超市、大卖场到专卖店、便利店等,企业的资本构成从国营企业、合资企业到独资外商、台资企业、本土民营企业等,在

声明:《外资大型连锁超市选址 外资卖场以少胜多 上海连锁转战外地》为网友傻了吧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