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企业风格与企业家性格(中篇)



    专业、履历与企业家性格

    一、专业、履历与气质

    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希波克拉底,总结出人的四种气质:易怒型、冷漠型、热情型和忧郁型;1923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又命名了人的四种类型:直觉者、思考者、感觉者和感应者;而加拿大杰出培训师理查德·卡斯威尔则把人分为四种基本个性:驱动指挥型、和蔼可亲联系型、影响社交型、分析思考型。

    虽然三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对人的类型的划分看似也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类,而任何一个人包括叱咤风云的政界以及商界精英的主导性格甚至包括企业家的学历、所学专业以及初始职业都会影响着他对企业经营战略以及企业选择何种发展道路的决策,甚至会影响项目风格。例如,学文科的注重人文和企业文化建设,有理想主义色彩;理工科的做事严谨,注重制度化建设,追求实际。再如,房地产企业家中,工民建专业的,往往什么都懂,事无巨细,上下都很累;地质专业的,性格谨慎有余,但喜欢标新立异;学金融的,热衷于重组和上市;学军工的,雷厉风行、追求完美……

    再比如初始职业及履历对个人风格的影响,政工干部出身的,一类是喜欢高谈阔论,例如冯仑;一类是异常低调,这类企业家有很多;军人出身的,如保利地产的领导,雷厉风行,执行力强;乙方转作甲方的(有很多,如建筑公司)往往在转变地位后对乙方比较苛刻;设计出身的,喜欢沉迷于产品细节,但可能犯方向性错误;新闻出身的,喜欢炒作……

    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都是军人出身,又都是国企领导,保利的宋广菊和任志强却有着迥异的处世风格。分析原因,或许是任志强的企业早已不是国有独资企业了,而保利地产还是,而且是保利集团下属的子公司。请注意,上面有没有主管企业,意味着上面就有没有更大的老板。通常情况下,明智的子公司领导是不敢,也不能包装自己的。否则,知名度一旦盖过大老板,归宿通常只有一条路——走人。但愿大家不要忘记曾在华润的郭军、曾在金地的冯长春,以及曾在北京富力的吕劲。在这一点上,万科的郁亮做得就比较恰当。

    绿城和龙湖有几乎相同的发展路经,又都是业界公认的产品精致主义实践者,而且两家企业的管理水平也通常被认为高于万科、金地等企业,但两家企业却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绿城,宋卫平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而且至今还亲力亲为地介入到项目获取、产品定位、销售定价,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在绿城内部称为本体建设)等具体工作中。相信这与宋卫平所倡导的“理想的正道”有关,与其历史专业也有关。很钦佩吴亚军这个龙湖带头人,能够将偏安重庆的一家小房地产企业,做到全国性上市企业,个人也新晋为国内女首富,着实了得,相信她具有常人所不具有的能力和魅力,还有自身努力。有个侧面或许能以反映龙湖的企业文化。在龙湖,员工办公区都靠近窗户,而高管人员却挤在中间,而且每人的办公室面积只有15平方米。

    记得有一次去东北某民营房地产企业老板的办公室,发现老板一个人足足占了整个一层:电梯开启后,左右各有一名保安把守;在办公室主任的引领下,先后穿过秘书室、大会议室、小会议室、棋牌室,才进入董事长办公室。董事长办公室有多大?足有300平方米以上!在谈完事后,又在董事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办公室往里的健身房、收藏室、卧室等,也足有300平方米以上,简直就是平层官邸。末了,还参观了屋顶花园,什么鸟笼、茶座一应俱全,简直就是一个露天小广场。幸亏笔者见过不少大老板,否则真有可能被镇个跟头!

    两相对比,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

    然而在总结这些企业家的特点时,发现每种特点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学历越高,通常情商较低,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越大;创始人能力越强,越勤勉,通常领导作用越突出,员工的盲从性越强,能动性越差……当企业家无法超越自己时,企业也会遇到“天花板”。那么作为企业领导者,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进行定位,发挥优势,规避劣势,使企业健康发展,是企业家必须思考并尽快解决的问题。

    二、别人是怎么敲你办公室门的

    曾经有很多次我注意到,公司员工在进入我办公室时,总是边象征性地敲着门,边推门进来。但我从不认为他们缺乏规范,而是认为我们之间没距离,很平等。

    由此想到,你的员工是怎么敲你办公室门的,能直管地反映你的领导风格和企业文化。

    曾经在为某地产大腕的企业做管理咨询时发现,即便是高管人员到董事长办公室去,在敲门时也总是战战兢兢。借用一位基层员工的话说,通常是流着汗珠进去,流着泪珠出来。

    还认识一位企业老板,办公室门几乎总是开着的,谁要进就直接进去,但他通常不在办公室办公。哪个部门有事,他到哪个部门去办公,与员工一块讨论、解决问题。很有个性,但却高效。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与时俱进的,就像早年一些男老板配女秘书一样。现今,如果谁还带着女秘书出门,人家肯定认为你是一个刚起步的小老板。

    三、别人私下称呼你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各种头衔泛滥的年代。

    先说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不设董事会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应称谓董事总经理,可偏偏是董事长满天飞。据说,许多大学生毕业后自己创业,哪怕是一个人,背着二手笔记本搭出租车到处推销,掏出来的名片可能也是“董事长”。这或许就是境界吧――越小就越装大,真正做大了的时候反而求真了――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用在乎别人怎么看,这叫自信!人家香港的大老板还叫董事局主席呢。如果搁在大陆,不是找戏谑吗。

    再说企业的总经理。按照《公司法》的称谓,称为经理,只不过现在统统称为总经理后也就见怪不怪了,否则真有可能与部门经理混淆。当一个企业下属有多个分公司、子公司时,如果分公司、子公司的负责人称为总经理,那么总公司或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就不能称为总经理了。为了以示区别,此时应该称为总裁。因为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本部的职能部门(或职能中心、事业部)的负责人与分公司、子公司的负责人是平级的,此时也应该改称总监或总经理。不过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一般行不通。我们曾经咨询过一家国内大型房地产集团公司,该公司下属有3个区域公司,17个项目公司,可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还是叫总经理。“不能改,我们上级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还是总经理呢,我万不能叫总裁”,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该公司总经理的一脸无奈。随着职业总经理不断增多,近年来,许多企业的总经理为了与职业总经理区别开来,名片上的称呼改为了“董事总经理”,这是最准确的称呼。

    职务是名与实的艺术,但头衔膨胀却是普遍存在的现实,而且在外行业和外国更是过犹不及。笔者曾经接触过国内一家网站公司,规模很小,但接近一半的人都是“首席XX官”。挺有意思的。据英国《经济学界》周刊报道,“首席XX官”其实是在国外更是五花八门,例如可口可乐更是和万豪酒店有首席博客官,柯达公司还有一个首席意见听取官。即便如此,“首席XX官”与“总裁”和“副XX总裁”、“助理XX总裁”相比还是少数。

    在咨询实践中,因为有一项惯常的工作是“定岗定员”,所以曾经对比、分析过国内外以及国内不同企业的岗位名称。例如前台接待,有的企业叫“前台协调员”,国外还有叫“传媒文件分发官”的。再例如景观工程师,有家房地产企业叫“园林艺术总监”。

    分析头衔膨胀的原因,可能无怪乎两点:一是上层领导通过罗列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头衔,作为自己的一种炫耀资本,希望获得别人重视;二是赋予普通员工一些貌似重要的头衔,让他们获得一种虚幻的上升感、满足感,并表明自己-爱华网-跟得上潮流。

    无论职务名称是什么,都是对外的,在内部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笔者曾经调查过很多房地产企业,发现不同企业、不同员工在私下里对企业领导人的称呼是不同的,甚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

    ——老板,老大,头儿,大头;

    ——老王,老李,老赵,老宋……

    还有不少有意思的外号。例如,姓董的叫“老古董”,姓罗的叫“萝卜头”。有一家企业的总经理就是因为比较注重发型,而且姓刑,员工私下里叫他“造型”!

    试着了解了解你企业的员工私下都叫你什么,也能管窥一下企业文化。|!---page split---|

 中国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企业风格与企业家性格(中篇)

    四、你是哪类企业家

    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房地产企业领导;也因为管理咨询工作需要与企业主要领导者进行密切沟通,所以对他们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接触多了,了解深了,感觉房地产企业领导可以划分为七种类型。

    责任型

    这类领导对房地产业的兴衰有着超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企业,更是为了整个行业。因此而不断的急与呼,为政府决策部门上书献策,可以说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类企业家首推业界“大佬”任志强。不知什么原因,想起任志强总让人想起鲁迅。当然,除了任志强,各地其实也有不少任志强型的企业家。一次在一个城市出差,我们客户的董事长宴请分管副市长。席间,那位总经理反复地、多角度地论证“不要将房地产调控当政绩”,笔者也从理论上、历史上阐明“希望政府要谨慎调控”。最后,市长先生显然有了新的认识,因为他连着说了几遍“有道理,有收获”。

    娱乐型

    这类总经理可能天生有娱乐DNA,对新闻媒体特别感兴趣,新闻媒体对他们也特别感兴趣。“角儿”希望被捧,媒体也追捧——古今中外,概莫如此。这类企业家我们首推另一位业界“大佬”潘石屹。当看到潘总的形象出现在报纸上、电视上、内刊上,甚至自己楼盘的户外广告牌上时,总感觉他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娱乐天分和明星气场。

    自大型

    有一些企业领导在成功开发了一、两个项目,赚了几千万后,就狂妄自大的不得了了。奔驰、宝马自不必说,而且一定是吉祥号码。前面提及的那位一个人占据一个办公楼层的老板就是典型。还有一次,应邀到某省会城市参加一个论坛会。同时被邀请的另一位“专家”竟然闲组委会安排的四星级宾馆档次低,执意要住五星级套房,弄得会务人员极为尴尬。这类自大型的企业家在业aihuau.com界占很大比例。

    自闭型

    这类企业家大多数时间沉湎于自己公司的事务中,公开场所或新闻媒体上几乎看不到他们(让副总经理抛头露面),偶有娱乐,也是自娱自乐;一般有着较高的学历,思想深邃,做事缜密、谨慎,公司的业绩比较优异,但往往是三、四年只做一个项目;探秘略显神秘,但也自闭,有点孤芳自赏,还有点小农或小资的味道。

    热衷政治型

    有一些企业家在成功开发了几个项目后,开始热衷于从政。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兼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在房地产业界为数不少。我们曾经咨询过这样一家企业,该企业在开发一个占地七平方公里的物流中心期间,市里专门成立了一个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该企业董事长任副总指挥,土地、规划等部门的有个领导参与其中——阵容庞大的令人咋舌!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商而优则仕》。在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演艺圈儿,明星们习惯“演而优则唱”或“唱而优则演”,以“N栖明星”为荣。而“商而优则仕”是为了什么,不只是他们自己知道,很多人都知道。

    妄想型

    大多数人是因为缺钱睡不着,而有些企业家是因为太有钱而睡不着——总想着如何通过投资和资本运作实现财富的快速翻番。还认识一位客户总经理,半年咨询下来,我们已经非常熟识了,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境地。有一天晚上我们在茶馆里,他说:“我现在有一个多亿的现金,手中的几个项目足够忙活几年的了,现金放在银行里每年要蒸发几百万,尝试资本运营怎么样?”我说:“80%的房地产企业几乎都有这个想法,但没有几个企业是成功的,一个多亿的现金在资本市场上不算什么,玩资本运作的人智商都比我们高,还是把主业做好是正道”。但那位老兄没听劝告,后来参股投资了矿产,最终赔了几千万,至今官司还没了结呢。

    谦虚型

    这类企业领导一般学历较高,其突出的特点是善于学习。无论是论坛、研讨会上,还是在各类培训班上,总能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他们不但谦虚好学,还善于请教他人,只要是困扰自己企业、项目的问题,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向不同的专家请教。在企业内部,他们也从不轻易批评员工,而是经常向员工请教专业问题,因此很受员工敬佩;企业内部有学习氛围,内部管理水平较高,开发业绩也很突出。相信这类企业家总有一天能将企业做大、做强,并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深不可测型

    在房地产业界,有一些企业的老板们深居简出,但企业的业绩却是全国一流,如合生创展、世纪金源的老板。他们虽然深居简出,但睿智、缜密、战略性的思维足以掌控一切,可以说深不可测。他们是中国房地产业的栋梁,也是可怕的竞争对手。

    不同类型的企业家构成了房地产企业家这一特殊的群体。也正是因为类型不同,所以才使房地产市场更加绚烂,更有谈资。

    四、房企总经理的共性

    老板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气质和性格,但也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共性之处。

    1、完美

    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是完美型的:做人要完美,做事要完美。因为完美,所以容不得下属工作的不完美;因为完美,所以项目经理们特别怕老板到项目现场――要求整改施工现场、卖场是小事,关键是设计变更――老板们发现设计不完美,不管大小,一个字:改!也因为完美,所以搞得下属累,自己更累。

    【建议】适当降低标准,心态再平和些。记住:成就多大的事业,眼里就要能揉多大的沙子。

    2、勤勉

    大凡老板,即使是紧靠政府的一些老板,也都非常勤勉:勤勤恳恳,夜以继日,;白天工作,晚上看书、读报,躺在床上还要想工作里的人和事……因为勤勉,所以老板们与下属们的学识、理念上的距离普遍越拉越大,沟通起来越来越难;因为勤勉,老板们普遍抱怨下级不用心、不上进,所以很气愤,但也很无奈,很郁闷。

    【建议】把企业真正“文化”起来,把“创建学习型组织”落实到行动上,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公司内部形成勤勉之风。

    3、善变

    如果问问老板们的下属,下属们几乎都有共同的感触:老板太善变了,简直难以琢磨――今天决定的事情,可能明天就要变;刚刚还是笑脸,一会儿就大发无名之火……老板们的善变有时弄得下属莫名其妙、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垂头丧气。

    【建议】不要太责备自己,善变主要是事情太多、压力太大、考虑不周全却又追求完美。遇事不要太浮躁、急躁、烦躁。实在不行,找个参谋、助手协助自己。

    4、善意

    无论老板多了苛刻、严厉,甚至是尖酸刻薄地奚落员工,请记住:老板是为了工作,他是公司的老板,他不会做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换言之,老板都是善意的。如果有人被批评而怨恨老板,只能怪自己缺乏善意。在兰德公司咨询过的企业中,就有一位这样的老板。有一次到项目现场巡视,老板发现有颗树种的位置不合适,就当场要求项目经理尽快移走。项目经理忙不迭地答应“好、好、好,是、是、是”,没想到老板马上改口了,怒言:“不要移走了,留着它给你上吊用!”项目经理很无奈地笑了,因为他知道老板是善意的,自己确实疏忽了。像这样的老板其实比比皆是。

    【建议】要身体力行地影响员工,让员工意识到你是善意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快地成长、更好地工作;但还是要适当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

    除了以上四点,老板们还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思维跳跃、做事严谨、善于学习、生活节俭。

    探讨房地产企业老板们的共性特征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但是逆向思考,或许意味着一个严肃的哲理: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特征,所以才能成为老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876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模式”的文化解读 企业文化解读

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模式”①的话题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社会经济在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之中逆势而上的靓丽表现,更使得相关讨论不断升温。笔者注意到,以往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

中国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中国企业家的野心与雄心

     每一个企业主都因为有他独特的想法或上升为思想,以及他一步步追求的心理过程称之为雄心或野心。  雄心多冠于一线的大品牌企业或企业家。这个具有极强褒义色彩的字眼高度体现了对“首脑符号”品牌溢价的高度认同,类似微博

中国文化的科学解读 企业文化是科学解读出来的

世界著名组织文化学者沙因告诉我们:组织的文化是“企业(群体)在解决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学得的一组共享的基本假定,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

中国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中国企业家的自信

 企业家们花两个星期去开会,他们可以参与到中央这个平台,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他们能参加两会,其实已经说明中国企业家们的自信。  上榜企业家和两会  最近,我看到一条新闻,是关于新上任的智利总统皮涅拉。地震后,他接手了总统

声明:《中国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企业风格与企业家性格(中篇)》为网友亚洲首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