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天下第一街的30年变迁



新华网武汉10月12日电 题:“天下第一街”的30年变迁 

  有“天下第一街”美誉的汉正街是中国私营经济的摇篮,曾诞生过我国第一所私营学校、第一家外来个体户协会……作为引领市场开放搞活的先驱,汉正街的商品成交量曾多年在全国排名第一,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一段辉煌记忆。 

  汉正街三十年的变迁,既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流通的发展轨迹,也折射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变革成就。“敢为天下先”的汉正街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从无到有,“汉正街模式”开辟商品流通新纪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们,无法想像计划经济时期的商品流通模式。那时,从国家下计划——企业生产——国有商业部门收购后定价销售,小到一枚纽扣、一把雨伞,都必须按这个“路线图”才能到消费者手中。个体户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产物,个人进货、定价销售会落下“投机倒把罪”。 

  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79年,103位武汉“勇士”开始在汉正街摆摊做生意,这在当时无疑是个“壮举”。汉正街,这条狭窄的中原小街,一举冲破几十年计划经济的桎梏,正式拉开了中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大幕。作为中国探索市场经济的试验场,“第一个吃螃蟹”的汉正街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深切关注。 

  货到汉正街“活”。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在武汉“两通起飞”的政策鼓励下,汉正街“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模式吸引全国各地的商贩前来“打货”。汉正街管委会副主任邹慧来说,那段时期,全国很多地方没有市场,汉正街可以集中全国各地的小商品,虽然不一定价格最低,但品种最全、最齐。“满目东西南北货、一街南腔北调人”,是对当时汉正街旺盛景象的真实描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陈淮曾评价,“汉正街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制度创新之一。“小岗村模式”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首钢模式”开创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工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汉正街模式”则是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重大创新。当时国内流传着一句话:在中国,要看对外开放,得去深圳;要看对内搞活,得到汉正街。 

  据汉正街管委会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汉正街从一条街到一栋楼、到一片区域,再到各色专业市场,已由103名个体户发展到2.7万经营户,由一条400多米长的小街发展到占地1.67平方公里的大区。现在,汉正街经营的商品,涵盖了家用电器、食品等12大类30万种。 

  提档升级,打造品牌和基地甩掉“****”帽子 

  随着经济发展,全国批发市场不断增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汉正街市场饱受挤压,辐射范畴日渐萎缩,低质低价低档的“****”一度充斥市场,汉正街因此陷入“恶性循环”的窘境。 

  残酷的现实让汉正街人意识到,市场“守”不住,必须与时俱进,提档升级,甩掉“****市场”帽子,谋求可持续发展。拆迁安置、引资扩建、细分市场、分类招商……汉正街开始步入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的“第二次创业”之道。 

  曾任汉正街管委会主任的涂国喜说,经过艰苦建设和发展,汉正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青石板小街狭窄脏乱,棚户商摊,以地为铺、以街为市,各种货物混杂经营,顾客常为一种商品找遍整个街区,扁担、板车与人流交织,拥挤不堪;现在现代化街道宽敞平坦,商户按类搬进专业市场和大楼规范经营,送货打货的车辆直接开到门前,街道整齐干净了,顾客购物也方便舒服多了。 

 汉正街:天下第一街的30年变迁
  记者漫步汉正街,只见一幢幢高楼耸立,大型商业社区的感觉呼之欲出。走进汉正街品牌服饰广场,自动的上下扶梯、精致的落地橱窗、绚丽的商品广告、先进的监控系统……如同进了一座豪华商城。商户们告诉记者,这里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批零兼营,价廉物美,很多武汉市民甚至外地游客也喜欢来此逛逛。 

  汉正街市场发展研究所所长边彤介绍,要真正提档升级,还要靠产业基地支撑。2005年底,当地政府痛下决心,将6600多家服装作坊、近10万人集体迁出汉正街,到武汉远郊和周边县市建生产基地。几年来,汉川、黄冈等地的一个个基地拔地而起,品牌化、标准化生产,90%的产品供往汉正街。 

  树品牌、建基地,有效提升了汉正街的档次。这里现已聚集3万多个中外名优品牌的总经销、总代理,品牌化、规模化格局日益显现,商品流向也日趋多元化,城市消费份额增长迅速。边彤说,近年来,很多武汉的商场、精品店老板都不再跑广州、上海,直接到汉正街进货。 

  转变理念,借力科技和文化实现华丽转身 

  汉正街,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小商品集市,还依靠科技手段和文化资源,致力于实现由古老向现代交易方式、由低端向高端市场延伸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冲击下,汉正街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注重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文化资源优势的发挥,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现代化的商品交易,通过开发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旅游商贸,大力拓展新兴业态、高端业态。 

  “除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变化外,汉正街正在从深层次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翠园礼业公司的总经理王康在汉正街做了12年生意,他说,老汉正街人采取摊位式经营,喜欢现场、现货、现金的“三现”交易方式,如今越来越依赖电脑和网络,经常上网了解市场行情,寻找货源客源,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为人们所熟知和运用。 

  在汉正街采访时,一块“中国汉正街电子商务平台”的牌子吸引了记者注意。平台的业务运营总监张果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800多家入驻,商品交易信息3万多条,月交易量在100万元左右,其中线上交易20多万元。他说,毕竟平台今年1月才开业,这样的成绩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了电子商务平台,客户打货可以不出门,通过互联网、电话就可直接看样品、下订单、付资金。王康说,翠园礼业公司从开单销售到超市化销售,从坐商变行商,经营理念和方式一直紧跟形势改进,下一步公司打算开辟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业务增长点,向网络销售进军。 

  为了拓展业态,汉正街从简单地“卖商品”转向“既卖商品又卖文化”的高端综合型商贸寻求空间。近年来,他们特别注重对汉正街商业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建设,经常举行各种专业论坛和宣传活动,提升汉正街人的商业层次和文化品位,从街区市场的建设维护到每个商品的生产销售,都注意通过设计、包装等,赋予其文化内涵和特色。 

  同时,汉正街还将商贸优势与周边三特索道、龟山三国城、南岸嘴、龙王庙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连为一体,使之成为武汉文化商贸旅游圈的重要窗口。经过努力,汉正街已签约成为到汉旅游团的固定停靠点。今年4月,第一批旅游团开启了汉正街的商贸旅游,游客们在此购物、参观,并领略积淀了500多年商贸史的汉正街风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10752.html

更多阅读

我有一个好爸爸:晒一晒我和爸爸的30年合影

父亲节我发了一条微博,感谢30年成长之路,从小到大老爸每一步的陪伴,并放上了老妈照的我从1岁到30岁跟老爸的合影,结果没想到,竟然陆续有了上百条的评论和转发,这真太让我惊讶了。很多网友都在评论或转发中提到他们看了俺和粑粑滴照片觉得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从纠正“越位”到弥补“缺位”的30年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肇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栖身于全局性的改革开放进程之中,30年来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伴而行。整体而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改革之前,由于“党的绝对一元化领导”,中国长

任兴洲:中国市场体系30年的历程、经验与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已经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体系也已基本建立起来,并正在不断完善

他们的30年:刘永好柳传志等企业家创业历程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每个企业密不可分。柳传志、李东生、刘永好、郭广昌等商界领袖如何踏上创业之路?30年起伏,怎样的商业真谛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30年沉淀,企业家自身和他们创办的企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周济谱:关东汉子的20年国企改革之战

周济谱在其总结国企改革的《商诫》一书写道:“我做的是国有企业,亲身经历了和感受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全过程。深刻的体会是:国有企业,若不改革早晚得死,但是,率先推动国企改革的改革者,就是找死。”   搏杀在国企:不亦乐乎   

声明:《汉正街:天下第一街的30年变迁》为网友退却了浮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