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餐饮连锁 海外华人“夫妻店”亟待连锁整合



     从过去单一的零售业、餐饮服务业、制衣业逐步涉足外贸、电子、高科技等领域,海外华人经济正呈现出多元化、科技化和资本密集型等发展趋势。

 

    不过,专家也指出,华人经济包括零售业、餐饮业及加工业的转型必须因地制宜,连锁化、规模化的整合将是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

    零售餐饮仍为支柱行业

 

   2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经济论坛”用“行业上高度集中,资金上高度分散”概括了海外华人经济发展的现状。

 

   综合数据显示,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6000万海外华人,经过几个世纪的奋斗与积累,他们掌握的财富总值相当于中国一年的GDP总量。而回顾华人经济的发展历程,华人族群经济总是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开端,进而以原材料加工、日用工业品生产、商品零售批发为主业。从行业上看,零售业、餐饮业、服装业和皮革加工业依然是华人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高新技术、律师、会计等行业尚未形成规模。

 

    在世界各地,稍具规模的城市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中餐馆。据不完全统计,英国全国约有中餐馆9000家,荷兰拥有2200多家中餐馆,而德国中餐馆和华人速食店超过7000家,法国的中餐馆已经超过5000家,西班牙目前中餐馆已达3000家,葡萄牙有中餐馆600多家,奥地利有中餐馆800多家。

 

    华人服装和皮革加工行业,在南欧尤其是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占有重要地位。如意大利仅普拉托一地,就有华侨华人经营的大小制衣厂近千家。而在法国巴黎,由华人开办的制衣厂就有300多家。

 

    进出口贸易在华人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重。以西班牙马德里为例,其一个区华人服装批发店就达1500多家,小商品300多家。南斯拉夫也有很多小的商品批发市场,一个市通常有一千多家零售店。此外,俄罗斯的华人华侨也是中俄贸易中的重要力量,所进入的行业也基本上与欧洲一样。

 

    在欧洲和阿根廷,华人零售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尤其是阿根廷,目前已超过6万人的华侨华人创业的主要途径是开设中小型超市。据统计,如今分布在全阿根廷的华人超市数量已达3900余家,平均不到1万人就有一家。其中,2500多家中小型华人超市遍布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周边外省地区居民区,在当地的食品和饮料零售市场上占到30%的份额。

 美国华人餐饮连锁 海外华人“夫妻店”亟待连锁整合

     整合连锁应是未来方向

 

   “海外华人经济目前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体,多为较原始的经营管理模式,产业集中在零售、餐饮、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多元化程度不够。”世界华人经济促进会会长张甲林指出,这个基本特征曾经在华人创业阶段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华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特征给华人经济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愈来愈凸显出来。

 

   按张甲林的观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及粗放的经营模式,容易导致商家以降低品质与价格来维持生计。长此以往,会影响华人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其次,如果形成对某些领域的垄断性经营,会影响与当地政府与公众的和谐共处。近年来,发生在欧洲国家针对华商及中国商品的各种突发事件,已经传递着这种信息。同时,如果不发展多元化经济,不适时实现产业转型,本土商家以他们现代管理及资本的强势,会不断挤压海外华人经济生存的空间。加上政府保护本土经济,会使海外华人经济面临巨大的压力。

 

   事实上,目前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确实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李鸿阶指出,在资源约束强化,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华人企业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经营家族化、利益短期化以及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企业都比较少,使得华人经济面临困难。目前欧洲许多国家通过制定种种“标准”等手段制约海外华人经济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西班牙烧鞋事件后,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企业界,提出打击非法经营的诉求,虽然说只是针对少数华商的行为,但是它毕竟把华商大面积拖到困境当中。

 

    全欧温州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傅松望坦承:“我们温州商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势打拼在欧洲,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繁荣了本地经济;但是近些年来,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金融环境恶化了,困难增多了,我们像一支迷茫的队伍,在商海中困惑了。”西班牙鼎盛集团董事长刘松林也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和外国的交流越来越多,海外中餐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很低,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应该是海外中餐业的升级方向。

   零售业是华人起步创业并积聚下优势的一个行业,张甲林却指出,现在海外华人零售业的问题是规模小,海外零售大鳄的鲸吞蚕食,让华人小规模的零售店处在惨淡经营的边缘,而西方传统零售业还在以每个月几十家的速度侵占着华人零售业没有占领的偏远地区。由于海外华人的零售业起步晚、门槛低,既脱离母国的宏观控制,又脱离西方理论界指导,因此,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经营模式、经营环境上比较,海外华人的零售业状况与国内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整合和连锁应该是未来华人零售业的一个方向。

 

    张甲林说:“华人经济包括零售业在内的产业,无不是一下发展起来,同一个行业成千上万的企业,卖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低价经营模式,同样的老婆夫妻店。在这场永无休止的自生自灭的竞争中,如果我们不能审时度势,了解对手,认识自己,进而调整自身,转型升级,便不能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厄运。”

    转型升级亦需因地制宜

 

   事实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海外华人也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探索步伐。

 

   据介绍,在东南亚地区,华人经济率先实现向多元化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金融、转口贸易、旅游、房地产、管理服务以及科技产品零部件加工等方面的经济优势。

 

   海外华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移民国家(主要是美国),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潜力的电子高科技产业。1999年,美国的100多家华人制衣企业倒闭,整个传统行业的萎缩,促成了华人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向了更具生命力的高新科技经济。享誉世界的美国硅谷,就有1/3的公司为华人所拥有。那里的7000多家公司总产值高达5000亿美元,其中由华人和印度人工程师主持的公司就有2755家。通过全球华人的商业网络运作,世界1/3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为华人所占领。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也认为,海外华人应该从原来的餐馆、洗衣店、小作坊经济等向有连锁规模的方向发展,比如美国最大的华人连锁餐馆“熊猫”就是很好的例子。“海外华商应该很好地跟国内结合,组建让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营销网络,这样会发展得更快。”

    经济学家、中国建设银行董事景学成表示,华人经济和中国经济是紧密联系的,要同中国经济同时实现转型,加强与国内经济的合作,逐步走向世界各地,并进行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商务部研究院流通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张育林认为,海外华人经济的转型可以从国内市场寻找机会,尤其是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可以成为海外华人资本转型的一个通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康荣平也认为,国内企业与海外华人企业可以进行产业对接以及资本的筹措与聚集,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他认为,这给海外华人经济带来了转型的契机,也将为华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动力。康荣平预测,到2010年,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榜中,华人跨国公司将达70%左右,中国大陆的跨国公司将达10个左右;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榜中,中国(两岸三地)跨国公司将达到5个。届时,华人跨国公司将完成100亿美元的并购项目,华人跨国公司在全球电讯行业将占有一席之地。

 

   张甲林认为,如何改造海外华人经济、推动华人经济转型,使其从粗放经营模式走向现代经营模式,使从业者从小农经济的思想转变为现代经济思想是当务之急。同时,他颇有信心地表示,正是因为华人经济在行业上的高度集中、资金上的高度分散,给华人经济的连锁化经营与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整合的条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13842.html

更多阅读

餐饮连锁经营者需面对的八个方面 著名餐饮连锁店

餐饮ERP管理软件︱餐饮ERP管理系统︱餐饮连锁管理系统︱触摸屏点餐系统︱餐饮前台点餐POS系统︱餐饮ERP连锁管理软件︱餐饮管理制度︱餐饮管理软件︱餐饮管理知识︱上海郝思缔亚︱餐饮管理系统|酒楼|连锁餐厅|中西式餐厅|火锅店|快餐店|美食广场|酒吧|饮

美国华人参政的先行者邓悦宁 邓悦

                ▲邓悦宁(右二)与家人在一起  这位华裔在美从政先驱的经历再次证实:有志者,事竟成。  在美国,约占总人数百分之一强的华裔曾长期被隔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代又一代的华人进行了艰

餐饮连锁:中国的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啊?

  首先拿餐饮连锁跟M记K记比较就不合适,人家那是快餐连锁,定位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做快餐连锁做到他们那样的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所以像真功夫之类的中式快餐连锁都是抄他们的模式。这类连锁讲求的是规范化,一切按照既定程序进行

餐饮加盟陷阱 餐饮连锁陷阱有哪些?

  防骗导读:揭秘餐饮连锁五大陷阱,希望加盟者们能提高警惕。   一、盟主超高速发展,人力支持匮乏,管理失控。   由于一些连锁加盟的餐饮企业在管理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根本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因而使得增加的管理成本往往由

声明:《美国华人餐饮连锁 海外华人“夫妻店”亟待连锁整合》为网友簡單陪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