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 弃商从政 商圣吕不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与一般商人眼光不同,吕不韦凭借其非同寻常的政治敏感,发现在赵国邯郸当人质的秦王之孙子楚“奇货可居”,进行了大胆的“风险投资”,做了一宗买卖国家的大生意。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他不仅买到一个国家,而且做得非常漂亮,在尔虞我诈的商场和云谲波诡的政坛呼风唤雨,成为历史罕有的一代商圣。

    商人出身 投机政治

    吕不韦是卫国国都濮阳人,出生在一个珠宝商人家庭。吕不韦成年后就奔走于各国经商。后来他行商到韩国,成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家累千金”的巨富。战国时代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私营商业日益兴盛,商人十分活跃。有的身居显位的卿相也弃官经商。在这些大商人中不乏有政治头脑的人物。有些商人主张用兵家之道来经商,吕不韦却别具一格,用经商之道来从政。

    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吕不韦经商来到赵国都城邯郸,由于他对政局一向关心,当遇到秦国公子异人时,便产生了投身政治的想法。异人是秦国安国君的儿子、秦昭王的孙子。安国君正在这一年被立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不是长子,他的生母也不受宠爱。被送往赵国当人质的异人虽然贵为王孙,但派往敌国,处境就很危险。由于秦国多次攻赵,异人在赵国很受冷遇,车辆日用都较简陋。吕不韦根据“人弃我取”的生意经,认为异人“奇货可居”,是一个可以收买,进行政治投机的对象。

    为此事,吕不韦曾回家与他父亲商量。吕不韦问他父亲:“耕田能获几倍的利?”他父亲说:“十倍的利。”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能赢几倍的利?”他父亲说:“百倍的利。”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主,能赢几倍的利?”他父亲说:“无数的利。”吕不韦得出结论说:“现在努力耕田,不能保证吃饱穿暖,而帮助立一国之君,得到的好处,可以传之后世,这种大有利可图的事,何乐而不为呢!”看来,吕不韦和他父亲对经商和政治投机都是满在行的。

    长期投资 终获尊位

    打定主意后,吕不韦主动去拜访异人,自称说:“我能叫你飞黄腾达。”异人当他是开玩笑,说:“你自己发财还来不及,怎么顾得上我呢?”吕不韦说:“你不知道,只有使你先发达了我才能发达。”异人听出他话中有话,就请他坐下深谈。

    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做了太子。听说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只有华阳夫人能立继承人,但她又没有儿子。你兄弟二十多人,你排行中间,又长期在外做人质,关系疏远。一旦大王去世,安国君做了秦王,你哪有机会去争做太子呢?”

    异人说:“是啊!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吕不韦说:“你客居此地,景况不好,没有孝敬长辈结交宾客的力量。我尽管不富裕,但可以拿出千金去西游秦国,活动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继承人。”异人听了喜出望外,当即向吕不韦叩头称谢,并表示如果这个计策能实现,一定把秦国分一半给你,与你共同治理。

    两人谈妥后,吕不韦先送五百金给异人,让他广结宾客,再用五百金买了一批奇珍异宝,自己带到咸阳,走华阳夫人姐姐的门路。他把这批宝物送给华阳夫人,又说了一通异人在赵如何贤明,日夜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听了大喜,也对异人产生了很好的印象。

吕不韦看到时机成熟,就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去说动夫人。“女人靠美貌得到宠爱,年老色衰就会失宠。只有趁受宠时,确立自己的儿子作王位继承人,这样丈夫去世之后,自己才不会失势。现在夫人没有亲生儿子,就应当及早在公子中物色一个,推举为继承人。现在异人主动来依附夫人,如果及时提拔他为继承人,他自然感激不尽,夫人在秦国的地位便永远不会动摇了。”这套说辞经过吕不韦指点,针对华阳夫人的心病,说得入情入理。

 吕不韦 弃商从政 商圣吕不韦
    华阳夫人被说动了,就在安国君耳边吹风,说异人如何贤德,一定要立他为继承人。安国君终于同意,刻玉符起誓,确定异人为继承人。他们不断送钱财给异人,并聘请吕不韦做异人的师傅。异人回到秦国去见华阳夫人时,吕不韦知道这位夫人原籍楚国,就叫异人穿楚服进见。夫人见了非常高兴,当场叫他改名为子楚。吕不韦在邯郸娶了一个美貌的歌舞姬,异人见了很眼热,求不韦割爱,吕不韦也答应了。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这个女人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但登上宝座刚三天就去世了。异人继位,是为秦庄襄王。按照原来的约定,让吕不韦任相,这样秦国的大权开始操在吕不韦手中了。

    随着秦国统一战争的不断胜利,吕不韦的权势也日益扩大,取得的封地也越来越多。他最初“食蓝田十二县”,后来又“食河南、洛阳十万户”,接着燕国又送他河间十城作为封邑。吕不韦这样拥有三大食邑和“家僮万人”,是秦国以来所未有的。吕不韦预期的“无数之利”似乎是全部兑现了。但是吕不韦是—个外来的客卿,现在权势如此大,财富如此多,不能不引起秦王室的忌恨。于是秦王政与吕不韦为争夺最高政治权力的斗争就不可避免了。

    帝臣贰心 反目成仇

    秦主政八年(公元前239年),赢政二十一岁了,按照秦国惯例,明年就要举行冠礼,开始亲自执政了。吕不韦不早不晚,就在这一年,把早已开始编纂的《吕氏春秋》抛出来了。很明显,这是做给秦王政看的;是要借此表明自己是秦国真正的理论权威,要秦王政亲政后,能按照他制定的施政方针行事。

    但是秦王政却偏偏不是吕不韦所希望的那样顺从的君主。他生性专断骄横又雄才大略,根本不会听从吕不韦的摆布,也绝不会容忍吕不韦的权势。吕不韦和秦王政都主张统一,这使他们都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但是在哲学观点、政治学说和其它政治倾向上两人是有不同的。秦王政十分信仰法家韩非的政治学说,这与吕不韦的政治学说不少地方是针锋相对的。韩非反对“大臣专权”,认为这会造成“主失势而臣得国”;而吕不韦正是个专权的大臣。韩非反对讲“仁义”,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斩首为勇”;而吕不韦是主张讲仁义、讲义兵、反对只讲严刑峻法、反对杀无罪之民的。吕不韦主张国君要“处虚”不必过问具体政务,而秦王政却主张所有国家大事,包括一切刑事案件,都要由他专断……权力的争夺、政见的分歧,看来是无法弥合的。

    而这一冲突的爆发,其导火线却是“嫪毐事件”。吕不韦早就和秦王政的母亲私通,后来秦王政长大了,吕不韦怕秦王政发觉,就让自己的门客“大阴人”嫪毐假充宦官,混入宫内,代替自己,与太后私通。嫪毐和太后生了两个私生子,很得太后宠幸。甚至封为长信侯,得到山阳和河西、太原两郡作封地。他还和太后密谋:嬴政一死,就把私生子立为继承人。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到秦故都雍诚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乘此偷了秦王的御玺和太后的玺印发兵作乱。早有戒备的秦王政即令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等率军反击叛军,咸阳一战,叛军溃败,嫪毐仓皇而逃。后被捕车裂,诛灭三族。

    一年后秦王政借口吕不韦与政变有牵连,罢了他的相位。再过一年赢政又致吕不韦书信一封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要封你食河南十万户。你与秦有什么亲属关系?可以自称‘仲父’。你和你的家属还是发配到蜀地去吧!”下令把吕不韦流放到蜀地。吕不韦知道事情已无可挽回,饮鸩毒酒而死。吕不韦死后,他的门客偷偷埋葬了他。嬴政知道后,又分别对他们作了处罚。这场斗争以秦王政的胜利而告结束。

    秦王政似乎是取得了全胜,亲自掌权后更是把《吕氏春秋》抛在脑后。他遵循法家韩非的思想,加速了统一的步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他滥用民力,强征赋役,严刑峻法,滥杀百姓,又很快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以致秦始皇死后不久,秦朝就灭亡了。这当然又是秦始皇始料所不及的。

    吕不韦作为战国后期由分裂走向统一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他两任秦相,主持朝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为秦统一准备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基础。他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为封建大一统的理论作了新的探索。尽管他和秦始皇政见有所不同,发生了激烈的权力冲突,但是事实说明秦始皇的统一与吕不韦的功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吕不韦作为一名由商人跃上政治舞台的政治家,固然表现了唯利是图、贪求权势的阶级历史局限性。但综其一生,他对秦统一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17125.html

更多阅读

三一重工董事长:生千次死千次都愿在中国

2012年11月12日08:17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保存到相册梁稳根我不会弃商从政不会移民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本报北京讯(特派记者蔡木子) 昨晚,国内外十余家媒体记者,挤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一间小采访室内,聚精会神地盯着采访桌背后的三一重

商人始祖:商圣范蠡传奇

道 商 范 蠡道家思想成就千古商圣陶朱公范蠡是中国的商圣,也是道商的始祖,曾被司马迁高度评价为“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称其“三迁而有荣名”。近日,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及范蠡文化研究学者,言及范蠡功业成就时,给范蠡理所

陶朱奇才商经 范蠡 商圣名实 商圣范蠡

范蠡《陶朱公生意经》摩珂范蠡《陶朱公生意经》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

南阳.商圣范蠡 商圣范蠡经商十二则

南阳.商圣范蠡商圣范蠡中国从古代到现代只有二人被尊称为商圣,一个是范蠡,另一个是胡雪岩。商圣范蠡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传说中的中国文武四大财神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尤其是

涡阳有座范蠡西施合葬墓 商圣范蠡与西施

拜谒过涡阳老子道德宫,去看范蠡西施合葬墓。沿307省道东南行十五公里,接近西阳镇时,往右侧拐弯二百米,向导指着河对岸一大土丘说,这便是范蠡西施合葬墓。 初闻此地有范蠡西施合葬墓,着实吓了一跳。范蠡,出身

声明:《吕不韦 弃商从政 商圣吕不韦》为网友暮烟疏雨之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