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痛的王菲演唱会:思聪开撕,什么仇什么怨?



2016转眼即过,然而,没想到年关之际,天后王菲竟然能在这时“抢”到了头条。


不过,相比踌躇满志的汪峰才子,天后可是早有“预谋”。


早在9月9日,王菲就在 Faye's Moments Live 2016演唱会发布会上宣布,将于2016年12月30日晚上8点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王菲幻乐一场2016”演唱会,全球直播。而且,只演一场,票面定价分为"1800元、5800元、7800元"档。单看这个票价,已经秒杀了以前众多“乐坛老前辈”与“小鲜肉后辈”。在这里,烧起了第一把火!


但,这还只是“边角料”式的前戏,且看第二把火!有消息称,12月5日大麦网发售王菲演唱会门票,同时在线39万人,32秒门票即被抢空!


这还不够呛,在一些二手票交易平台、黄牛渠道,王菲演唱会门票更是高开高走:票面最低价的1800元座位票也炒到近1万,看台票5800元的价格也炒到1至2万,内场票从3万、5万、10万到20-30万,甚至上100万!这些打破国内演唱会纪录的数字一出,第三把火烧旺了!


当下挺能“装”的iPhone7不过5388元起售,听王菲演唱会,那画面就是“成千上万台iPhone7”在现场飞舞呀!


不过,最近有消息称,王菲演唱会门票积压太多,原价都几乎卖不出去了……就在12月22日,王菲演唱会票价突然崩盘,部分票价甚至跌破票面价。近日,国民老公王思聪的“放炮”,更是撩起了各界的质疑,把王菲演唱会的争论推倒了舆论的风口浪尖。“1800元是一个一线明星的内场最好位置票价,为何到她这儿成了最低票价?”思聪大言不惭地指出,这次是一个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情。王思聪还爆料称王菲本来是想把票价定到一万一张,但遭到物价局的反对,“这行为是损害歌迷的,谁买谁是脑残”,“不管任何情况下这种行为都是损伤歌迷的”。


什么仇什么怨?王公子的神补刀让大家瞠目结舌。


不过,这“三昧真火”火了王菲演唱会,但烧坏了大家对菲姐的感情,更抵不过王公子的“一阳指”。


各种议论、猜疑与炮轰,不绝于耳,这是任何一次明星演唱会前夕都没有早遇到的“舆论压力”。


看来,票房“毒药”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四年流年菲雨唤作惊天雷:“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


四年不开演唱会,一开赚翻够四年?!


王菲2016年“天价门票”演唱会,再次刷写了明星演唱会的“营销”底线!


要知道,此前张学友、陈奕迅、张惠妹等歌手演唱会的最高票价也不过分别为:2080元、1980元与1580元。


即便是吸引了众多“年轻公子哥儿及青春少女”粉丝的BIGBANG有多疯狂,一张内场票黄牛价格炒到一两万已是极限。而且,其票面价格仍然只是在1680至1800元之间。


羡煞旁人啦,亲!


在菲姐面前,即便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也只能“汗颜”:2016年里约奥运会售价最贵的开幕式门票,最高也不过4600雷亚尔(约合人民币9200元),最低售价则只为400元人民币左右。在最受欢迎的大项中,排球以及沙滩排球的门票最贵,但最高票价也不过约合人民币2400元。


“人们可以走在科帕卡巴纳海滩赛区免费观赛,也可在湖区看赛艇比赛。”对于金钱,看来,还是里约奥组委看得开。


厉害了,word菲姐!害得菲迷们的西瓜滚了一地。


不过,有人说王菲这次演出可是数年磨一剑。在经历了出家悟道、看破红尘后与谢霆锋复合等事件之后,淬炼过的王菲今非昔比!


回想王菲在2010年的复出,要追溯到2010年至2012年的跨年度巡演,当时其高达600多万的出场费已经引起业界轰动!


上一次复出,王菲“跨年度巡演”走过近20座城市开了46场巡回,票价定价500-2500元不等,最终场面火爆“一票难求”,黄牛票炒至最高4500元、最低也要1600元,如此超高票价刷新了当时华语演唱会市场新纪录!


但如今,据消息称,2016年王菲演唱会的出场费高达1.2亿左右,传闻制作费更是高达5000万!


据了解,2016年王菲演唱会的音乐总监由最了解王菲的音乐人张亚东担任,并由导演陈奕仁担任视像创作总监。王菲还会亲自为演唱会选曲,首次一手包办“歌单”。除此,谢霆锋还将为王菲打造VR直播演唱会。在9月的发布会现场,王菲还透露大概有20多首歌曲,表示会唱一些以前没唱过的、一些自己想唱的歌,也会唱一些观众想听到的。四年后再现的演唱会,王菲肯定还是会以一贯的认真与用心对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重出江湖”的姿态却是“身价十多倍”!


“我们”最后一次见王菲唱歌是2012年6月在河南省体育中心举行的演唱会。此后四年间,王菲没有任何个人演出,仅很低调地活跃在荧幕,偶尔出席一些活动,或献唱电影片尾曲而已。


四年一别,天后再次出山,“金”非昔比。


是王菲厚积薄发、太过高冷?还是歌迷、粉丝们的热情在过度期待与长时间的等待煎熬中升华,抑或是一直对王菲的爱“过了火”?


随着王菲“天价演唱会”议论声浪的激起,“我们”对菲姐也要刮目相看。


   挑破演唱会盈利潜规则:玩坏了的“寡头独大与多级分销”!


还记得9月份的发布会活动上,王菲经纪人陈家瑛表示,1800元的门票占全场近一半位置,以一般歌迷的消费力来说,1800元应该可以负担。但纵看当下疯长数倍的“天价票”来看,当初的一切“小美好”已经乱了套。


不就是一场演唱会吗?几千块可以看张学友、周杰伦、林俊杰、鹿晗等人组合的“套票”了。“几个臭皮匠”也顶得上大半个“诸葛亮”吧?


不过,如果王菲的“宇宙”影响力真能强悍到此,也算是为中国的演艺事业做了巨大共享。毕竟,堪称奢华级的演唱会标准被刷新了!这是演艺界的盛事,更是音乐文化产业的“福音”啊。


燃鹅,繁华背后实际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一二级渠道出票的并不多。而目前,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的门票基本已处于降价状态。


至此,被炒到神话一般的王菲演唱会实际票价,已经跌破票面价格。


有消息称,此前被炒到几十万到一百万的票,只是传说,从未成交。


要知道,演唱会门票时效性价值极强,一旦没及时卖出去,空着的位置就没有价值回报了。炒得欢最好,万一砸了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此种情形,不得不扒一下演唱会的盈利模式。


最常见的明星演唱会包含明星出场费、场地、团队、制作及宣传等费用,营收上主要为商业赞助和票务。其中。票务收入占了大头。因此,在演唱会市场中门票炒作已是“心照不宣”。票务的销售分为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和三级代理,即票务平台、二手票交易平台、个人。因此,有很多主办方与黄牛等渠道合作,把大量的票投向二三级渠道,以至于一票难求抬高票价。


有消息称,王菲的2016演唱会票务分配上,正规票务平台只提供800张票出售,大量票流入了黄牛手中。


物以稀为贵嘛?要看演唱会,大家就得多花钱,这是供需方面的G点。因此,最近王菲2016演唱会门票被炒得“上天”,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自然不足为奇。


不过,最近王思聪“手撕”王菲的背后,述说的是演唱会的利益分成方面的“游戏规则”。


主办方给歌手固定的唱酬是一种,明星按歌手票房比例分成是另外一种。而王菲演唱会采取的是第一种。因为王菲足够强势,“寡头独大”。王思聪也挑明了,“演唱会行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赚钱,只分赚多赚少。怎么决定赚多赚少呢?就在于谁强势。”


但是,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一方面,王菲稳稳地“入袋”过亿元的出场费,不管票房好坏,不管下面如何分销如何提价;另一方面,主办方通过合作的方式把大量票给到二、三级渠道以保本及赚取差价,却不用给主唱明星歌手分成。如果票价炒作顺利、得心应手,当然皆大欢喜,但如果“炒糊了”呢?如今王菲演唱会票务价格的“崩盘”,是主办方最害怕看到的。


“为何说这次是一个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情?因为根本不给二级市场留空间啊,二级市场挣不了钱啊!”看来,王思聪毕竟圈内人,这次“开炮”可是有理有据,洞若观火啊。


就商业模式上而言,多级分销在于拉动销售力,即便产品去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已经翻了几番。但,这种被誉为“直销法宝”的模式,起码能让一部分人赚钱。但是,王菲演唱会却是“寡头”赚钱。如真按王公子所言,王菲也太过强势。不让别人非一杯羹?这不就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吗?


在不考虑赞助的情况下,王菲1.2亿出场费加上5000万演唱会制作费,高达1.5亿的成本,以奔驰文化中心8900个坐席来分摊,平均单张票价要近17000元才能回本!即便算上有同样天价的NB赞助商支持分摊大半成本,票价也要几千到近万元不等。而这种算法,还是基于现场满座爆满的情形!但是,赞助商、媒体、主管部门方面肯定会获赠一定数量的票。


因此,哪怕本次演唱会是王菲的收山绝唱了,但是山水有相逢,起码要给合作方留条活路啊?


相比之下,各位明星大佬们纷纷自惭形愧、大呼“弱爆”的同时,王菲此次演唱会,已经被“玩坏了”。


文化泡沫:无数歌迷热情似火,市场经济自由惹的祸?


大家对天后王菲的过分期待,让王菲复出的演唱会身价倍增,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没有期待和需求就没有买卖,同样,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天后王菲的热度之所以从未衰减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还在于其粉丝量太大,甚至不计其数。而且,遍布全球,男女老少通吃。而且,王菲自出道至今,似乎从未缺少过话题,放到今天看来堪称“超级网红”:1994年在香港的首轮个人演唱会,打破了香港新人个唱的纪录;1998年在广州举办首场内地演唱会,其老公窦唯打鼓伴奏;2005年在广州开演唱会,李亚鹏作为男友身份出席,刘嘉玲、林夕来捧场,不久后更与李亚鹏结婚;2010年复出歌坛开跨年巡回演唱会……


有数据显示,王菲的歌迷群体从00后到上了年纪的大妈大叔、甚至爷爷奶奶的年龄段都有涵盖,甚至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王菲的粉丝。这些粉丝中,还有横跨乐坛、体坛、商界甚至政界的人物。有这么一句话概括得妙,“王菲不一定是你的偶像,但一定是你偶像的偶像”。


当然,与王菲类似的划时代实力派歌手并非没有。年长的有张学友、李宗盛,年轻的有周杰伦等,这些人同样能勾起大家满满的“情怀”与期待。只不过,实力派王菲曾经的“叱咤风云”、生活感情线的“光怪陆离”,以及近几年来的深居简出,继续在歌迷过分期待中过度渲染甚至夸大了才情。这,已让王菲超越了来自歌手本身的魅力与影响力。


而且,就实力派而言,张学友、李宗盛并不比王菲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过人之处。此前王菲现场中频频出现的“技术问题”,已经让不少人慨叹“天后宝刀老矣”。2010年的个人演唱会上,王菲就出现了走音、抢拍、忘词等问题。在2010年央视春晚上,王菲一曲《传奇》因现场转播一些“破绽”,被不少人质疑当晚王菲的节目是播放录像,非现场真唱。而在2012年央视春晚上,王菲唱《因为爱情》就被观众质疑跑调、抖音。


只不过,在泡沫经济盛行、炒作横行霸道的今天,名气大可以掩盖一切。所谓瑕不掩瑜。在半隐退的四年里王菲何时复出的不断追问,让王菲持续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四年来,王菲复出的消息屡次传闻与被驳为子虚乌有,大家的进一步期待与关注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持续升温。四年里,不出唱片,不作演出,只为影视剧主题曲献过声……歌迷们热情似火,都怪市场经济、粉丝经济的“狗血”的供需关系咯?


然而,就市场经济的自由度而言,有市就有价,票房炒作这种“套路”已是司空见惯。早在2010年的巡回演唱会上,就有放料、捂票、炒高票价等路数。只不过,2016年的演唱会来得更为“凶猛”。


动物凶猛,但没想到,一下子“生态失衡”了。


史上最具争议的演唱会:周瑜打王盖,路有冻死骨?


王菲阔别四年后重出江湖开唱,票价飙升满天飞,黄牛囤票炒作,犹如投机倒把般,冷却众人心。2016年王菲演唱会堪称最具史上争议个人演唱会,没有之一。


然而,这种情形却有如周瑜打王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犹如古代文人雅士为见苏小小一面,争破了头。


没错,按市场经济开放的规则,只要不违背法律,只要不是拿着枪指着大家去硬着头皮消费的,就谈不上违规。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多,如果旅游区、表演或赛事没有门槛与收费的话,不就成了“菜市场”了吗?市场经济要开放,要打开,票价当然不能圈的太死。如果类似以前买布买米都硬性规定“需凭票购买”,又譬如“潮汕牛肉丸标准”硬性规定牛肉比例,演唱会门票也突然蹦出个上下限标准,这不一下子回到“解放前”了吗?


但过度放开,问题也就来了。对于演艺这类文化产品的商业化问题,是否就可以完全放手不管呢?如果王菲非要把演唱会定位在史前最奢华的高端演唱会的话,那无可厚非,掏不起钱的非王菲“死忠粉”请止步。但是如今问题在于,有大量票囤积卖不出去,在外却炒得比天高。这样,就有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反差情形一样可怕。


此前网上出现了的王菲演唱会黄牛票价格都异常疯狂,上万元到十万、几十万元不等,而今票价突然雪崩,“黄牛们”定将悲伤流血逆流成河,惨不忍睹。如此堪称“闹剧”的演唱会营销,大赚的只有王菲及经纪人团队等一小撮人,亏损的却是多如牛毛的二级分销渠道团体及“黄牛党”。


这也难怪王公子指责其商业分成有问题,并炮轰其是杀鸡取卵,谁买谁脑残了。


2016年最强饥饿营销?众议、炮轰之下:谁之过?


有传闻称,天价门票泡沫破灭的最直接原因,是主办方和炒票的人搞砸了。


有各方面纷纷质疑,此次“饥饿营销”玩得太过。


不过物以稀为贵,得不到的才是最好、最值钱的。


而早在2016年9月金星就直言不讳地说,“这种价格的演唱会我是不会看的。”金星还谈到商业演出的市场套路:主办方会把前面几排的位置封死不会出票,然后对外叫一个非常高的价格,让大家觉得一票难求,也就是现在大家都玩滥了的“饥饿营销”。


据悉,除了天价票以外,还有王菲演唱会的门票大礼包售卖。12月11日推出的大礼包,售价从8800元至13800元不等,除了一张价值7800或5800的内场票外,还有项链、香水、手拿包等。本来,这可以让黄牛继续拿来炒天价的,但是大礼包上线了10个小时还没卖完,第二天就静静下架。


有票务网站相关人士表示:“票价崩塌是必然的。几万块买一张票,看成做营销还可以,真的要掏钱买,那肯定不行。”“好音乐就应该分享,不应该炒作。让更多歌迷原价买到票,享受好音乐。”


此言不差。音乐是世界的共同语言,本应该与民同乐。因此,文化可以分雅俗、高端,但文化鉴赏是也可以不分任何层级,所谓雅俗共赏。那么,谁说街头大妈跳的广场舞就不是街头文化的一部分?王菲的演唱会,就一定要在市场经济的金字塔尖上开唱吗?这是流行文化,在对大众文化消费的挑衅与反动吗?何不眼光放开,细水长流,让演唱会价值在版权、转播、出版等方面衍生,既增加收入,又能娱乐大众,广泛传递音乐之美?


羊毛出在羊身上。2016年的王菲演唱会出场费、制作费等成本过高,给主办方收支平衡方面带来挑战,一级一级的增量传递后,市场经济获利的大刀“最终只会向消费者头上砍去”。这是市场经济法则遵循“能量守恒”的必然。


也正如王公子分析所言,主办方票面定价太高,二级市场缺乏溢价空间、但又要违背规律疯狂溢价,如此一来很容易导致粉丝不买账,票卖不出去、黄牛们无辜地当了“接盘侠”。这种近乎疯狂的“割韭菜”行为,果真是“谁买谁是脑残”了。


回看以往的演唱会,并非没有传出过天价。例如,BIGBANG等也曾传出过高价票,但那只是小数事件,甚至更像是为了配合宣传炒作弄出来的,又或者某些稀缺位置特意卖高价而个别疯狂粉丝又配合、歪打正着罢了。


对此,王菲演唱会高估了其稀缺性和市场经济价值,也高估了炒作抬价与消费者可接受的空间。过分的市场自信与乐观,让票价“飞天”却突然“断崖式地坠落”。


囤票过多的黄牛们,挺住啊!


因此,如果个人演唱会定价过高,只会让个人和主办方都犹如走钢丝般,步步惊心。何苦呢?


不过,仔细想来,王菲个人可能并没有进行刻意的饥饿营销,即便此次演唱会有“饥饿营销”嫌疑,也估计是主办方及合作方等推波助澜“都想狠捞一把”造成的。由于王菲因自身性格的“高冷”,多年的淡出江湖,让热情似火的公众、歌迷们蓄积了更多的“消费力”。


最后一句话总结,过犹不及,青黄不接。


王菲2016年演唱会备受争议,可以视为过度炒作的崩盘。


与此同时,也应当引起“乐坛天后”后继无人的反思。


在一个没有“新一代天后”的时间里,我们只能靠上一代天后来“欢呼自嗨”。


可惜,这种过度的狂热,总会有余温散尽的一天。


没有后继的“星火”,就难以继续燎燃更多人对音乐的热忱。


这也正如当今文学作品的受冷,诗歌、诗人与生活渐行渐远。


不是因为“您”是天后,此后就没有“天后”。


不应该由于“您”是诗人、作家,此后就没有“超越您的人”。


无论是创业、艺术、文学、音乐以及其它的种种,如果没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环境与势头,一切都不过是“幻乐一场”。


暴利之下,必有勇夫?


一叶障目,“患”乐一场。


巨星一味地被推向神坛,总有天也会被捧上祭坛。


时势造英雄,但,梦想不应当成为乐坛的遮羞布。


王菲让我们看到了“传奇”,却看不见“传承”。


天后被过度神化的背后,掩盖的终究是艺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悲凉。


这里,不是没有新人成长的土壤,而是培育新一代巨星www.aihuau.com的土壤不够肥沃。


“幻”乐一场过后,一切,或许都只不过是,寂寞、空虚、冷。


    (注:此文由作者原创于2016年12月26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137.html

更多阅读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 王菲

一对夫妻找我评理——妻子控诉丈夫下班不立即回家,经常以加班为借口和办公室同事吃吃喝喝,偶尔早回来也是钻进房间打游戏,周六周日还要贡献给双方的父母,总之不够“二人世界”;丈夫则认为自己非常模范,不仅没有搞婚外恋,而且去丈母娘家还义

《壮士出川》背后的真实川军6:群炮毙敌是“神剧情节”吗?

《壮士出川》背后的真实川军6:群炮毙敌是“神剧情节”吗?编写者 冉光泽《壮士出川》中有一个情节:为了避免与敌军硬拼,张抗建议引诱敌军在尖山咀下庄宿营,然后在周围山头集中迫击炮轰击敌军,一战摧毁桥本旅团战斗力。这个情节有根据吗?在

什么仇什么怨?!系列2 :神奇的鹿血酒

本帖最后由 小三儿 于 2014-12-02 15:52 编辑  果然是什么仇什么怨……从做生意的第一天起,其实我的信念就非常坚定:卖能找到的最好的货。差货都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何况假货,甚至自己添加伟哥的货……别开玩笑了,即便不做,我也不可能这

王菲演唱会精彩造型高清美图(组图) 王菲 最精彩演唱会

图/文:达人钧钧王菲昨晚在五棵松体育馆举行的演唱会吸引了全国歌迷的目光这也成为当天唯一可以对抗大S汪小菲闪婚新闻的娱乐事件据《北京晚报》报道:不要担心王菲个唱空前票荒王菲北京演唱会将在五棵松体育馆上演。五棵松体育馆单

每个女人的王菲转自秋微的和迅博客 王菲受伤的女人

看《玫瑰人生》。感慨。忽然就怀念起王菲来了。用“怀念”这个词貌似不太准确,因为王菲并没有怎么样,她只是不唱歌了而已。一个天赋异秉的人很难自弃。但对天赋难自弃的人又通常都没什么特别好的下场。那样的传奇,一宗宗,一件件,似乎都在

声明:《好痛的王菲演唱会:思聪开撕,什么仇什么怨?》为网友大爷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