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挫折 走向成功 康师傅是如何走向成功的(1)



100多年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创立时挂牌的上市公司,目前硕果仅存的是GE。但是,看一看现在的GE与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GE,业务范围毫无共同之处。除了公司名称没变,几乎什么都变了。

    现在的企业家都在谈要做百年企业,GE就是百年企业的典范。GE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企业,就在于它在每次环境变化的关键时刻重塑金身,把握了变化的方向感。

    “方向感”比“创新”更重要

    “方向感”是一个比“创新”更重要的词语。当企业家谈创新时,可能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失去方向的创新。有了方向感,创新才有价值。

    第一次听说“方向感”这个词,就被简单的三个字征服了,更何况说这句话的是一个饱经沧桑企业的老总。为了让我理解这个词,这个老总讲了几个故事:

    故事一: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党内出现了质疑“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声音,毛主席特别撰文,发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强音,及时把握、引导了党的方向。

    故事二:红军长征途中,当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汇合时,张国焘提出向西走,毛主席提出北上奔赴抗日前线,毛主席得到了将领们的拥护。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把握了方向。

    故事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时,有人提出“划江而治”的方案,国际社会也给中国共产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毛主席在此时果断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响亮口号,再一次把握了方向。

    这位老总的观点是:作为一个决策者,每当面临关键时刻,一定要有方向感。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

    康师傅凭什么从成功走向成功

    台湾魏氏四兄弟1988年到大陆创业时,做过他们熟悉的食用油,也推出过“康莱蛋酥卷”,这些产品都因为太超前而失败,差点让魏氏兄弟血本无归。直到一次出差时,魏应行发现一同搭车的人对他从台湾带来的方便面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魏应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把握了创业的方向。

    康师傅第一战为什么成功?

    产品突破、广告突破,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功企业的典型操作模式,也是营销的主流方向。康师傅进入方便面行业,一开始就把握了主流方向。

    当时内地的方便面市场呈现两极化:一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质量很差;另一极是进口面,质量很好,但价格贵,五六元钱一碗,普通大陆人根本消费不起。看到这种市场情况,魏应行想: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价廉,一定很有市场。于是决定生产这种方便面,并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

    名称起好了,产品档次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确定口味了。怎样开发符合内地人口味的方便面呢?康师傅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内地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考虑到内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1.98元人民币。

 正视挫折 走向成功 康师傅是如何走向成功的(1)

    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也全面铺开。1992年,当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强的广告意识,康师傅的年广告支出就达到了3000万元。当时大陆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插播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为了将一句“好味道是吃出来的”的广告词铺满大江南北,康师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的广告投入从不低于1亿元。康师傅认为“广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

    包装漂亮、广告凶猛的康师傅一经推出便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康师傅公司门口甚至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一麻袋一麻袋订货的罕见场面。在市场的推动下,康师傅的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在几经失败之后,魏应行终于第一次尝到了投资内地的甜头。

    康师傅第二战为什么成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从缺短经济快速过渡到过剩经济。市场突变,几乎让所有的企业慌了手脚。这是考验企业适应能力的最好时机,因为只有在“逆境”顽强生存下去的企业才具备永续经营的资格。康师傅在此时做了一个重大决策,果断地砍掉省级“大户”,市场重心下移至地市,以地市为营销的起点,受控经销商设到县。康师傅是第一批做出市场重心下移决策的企业,而第一批企业都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传统“大户”要砍掉,地市级市场网络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如果出现衔接问题,企业就可能崩盘。

    市场重心下沉,砍掉大户。这是1997年后的主流营销方向,康师傅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再次把握了营销的方向。

    康师傅第三战为什么成功?

    从2000年开始,康师傅又开始了第二轮通路创新。这次不仅将通路下沉至县级市场,而且围绕终端实现了通路精耕。为此,康师傅3年时间内在通路上投入了4000万美元。

    现在康师傅在中国大陆分东南西北中5大片区,已有300多个营业点,近5000家经销商,55万个销售点,139个仓库。

    此外,康师傅把全国划为1500个小区域,每一个区域由业务员负责,要求每一个业务员每天拜访80个零售点,了解他们的销售情况、需求状况,并及时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馈。

    为了对通路精耕提供支持,康师傅对生产布局做出规划,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在方便面产品结构上,康师傅从高端起步,向中端延伸,再向低端延伸,形成了通吃的格局。

    在品牌延伸上,康师傅逐步向小食品(雪饼)、饮料等领域延伸,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企业的适应度比做大做强更重要

    卢泰宏先生曾经说,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曾经热烈讨论“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命题。其实,对中国市场而言,更重要的命题是“对中国环境是否适应”。“大”或“强”在中国市场中都不足以决定其成败或市场寿命,而只有适应程度或应变程度的高低才决定其公司的命运。如可口可乐、宝洁、大众、通用、安利等都是适应中国内地程度高的公司,而微软、跨国广告公司都是适应中国内地程度不高的公司;内地TCL、华为、娃哈哈、双汇、网易、步步高、夏新等是适应程度高的公司,而红酒业、银行业以及春都、乐华等是适应度不高的公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3116.html

更多阅读

坏蛋是怎样炼成1 首富是怎样炼成的(1)

宗庆后先生卖水就卖出了中国首富,这是举世仅有的奇迹。在房地产业、IT业等轮流坐庄的财富排行榜上,宗庆后的“第一”向我们传导着现今之中国极其需要的对工业精神之坚守。我们相信你和我们一样感兴趣的是:宗庆后的“首富”与娃哈哈的

中国企业领导力调查:领导力是如何炼成的(3)

培养领导力的几点思考 在快速变化的新兴市场,领导力是如何炼出来的?我们的研究发现,领导力可以在工作中炼就,可以在变化中炼就,可以在冲突中炼就,可以在危机中炼就,也可以在变革中炼就……简单概括来说,炼就领导力的渠道和方法是非常多元化

中国企业领导力调查:领导力是如何炼成的(2)

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征比较  根据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目前中国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市场基本是国有企业一统天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市场逐渐形成了三种企业类型在国内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康师傅是如何走向成功的(2)

   中国营销界有一个不良风气,即总结模式。每冒出一个成功企业,就开始总结其成功的模式。而模式被总结出来之日,就是已经过时之日。有了模式,营销工作就变得简单化了,即不断复制模式,全然不管营销环境是否已经变化,以及模式成功的基础是

声明:《正视挫折 走向成功 康师傅是如何走向成功的(1)》为网友僧獨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