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撕逼互联网:单车大战,各显神通



9月底,ofo单车、摩拜单车、小鸣单车、优拜单车等纷纷获得大额资本融资。摩拜、ofo等互联网共享单车“受宠”的背后,是更多嗅觉灵敏的创业者、投资者涉足这片“处女地”。而从传统有桩自行车领域切入互联网的“CCbike”和“奇奇出行”,也将过来凑热闹。万车大战,一触即发。


而近日,摩拜单车在深圳亮相,更抢在死敌ofo单车之前在深圳登陆!


接下来的各种狗血的企业烧钱大战的YY,肯定值得大家嚼舌。纵看当下,大势渐显,ofo、摩拜领头抢了舆论先机,小鸣,优拜等差异化相时而动磨刀霍霍……不过,接下来的情况不仅要看资本,还要看市场看机会,“高下”尚未立现。就像此前,谁都没有想到,共享单车的风潮会以这种“疾驰”的姿态呼啸而至。


资本大佬们的“单车大战”!


CCbike和奇奇出行切入互联网旨在跟风,现阶段“摩拜、ofo、小鸣、优拜”四者则当属主力。其中,摩拜单车针对“城市公共出行”起步早,最近也有腾讯等资本进入;而ofo单车最早试水校园市场“取经”,而今获滴滴等投资加速市区扩张,其发展势头则最为强劲。


9月23日,优拜单车在未及上线就获得了千万级别的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中路资本,初心资本、点亮资本、火橙创业加速器跟投。9月26日,共享单车公司ofo宣布已获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C1轮的战略投资。9月27日,“小鸣单车”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9月30日,“摩拜单车”宣布已经完成超过1亿美元的C轮融资。10月8日,据“小鸣单车”官方透露,继国庆前爆出已完成的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外,“小鸣单车”已于近日再次完成1亿元A轮系列融资,由国内上市运动自行车企业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领投,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10月10日消息称,共享单车项目ofo已完成1.3亿美元C2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离9月27日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级别C1轮战略投资仅两周,ofo就再获融资“加投”。ofo单车被滴滴、小米看上,是有原因的。已经完成的“ofo共享单车”C2轮融资,由Coatue、小米、顺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和DST创始人Yuri Milner跟投,老投资方经纬中国、金沙江也继续参与了投资。另据公开资料显示,ofo单车自2014年12月成立以来的一年时间里,已获得金沙江创投、唯猎资本、真格基金等多家机构的五轮融资!


而ofo该轮大部分投资方与滴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Coatue在2015年9月份参与了滴滴30亿美金的投资;中信产业基金、DST创始人Yuri Milner、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都是滴滴出行的老投资方。此外,元璟资本为阿里巴巴4号员工吴泳铭创立,Yuri Milner创立的DST则是小米的大股东。嗯,滴滴、小米这个两个大投资方看好,并将继续锁定ofo项目了!最近,ofo方面表示,小米投资后,双方将进行硬件和供应链方面的协同。


一系列投资人及资本的进入,给互联网单车市场大发展燃起了一团火。这些机构本身的经验、运营方法等对于ofo等公司来说,非常重要。例如,ofo与小米之间的合作,可以借鉴其的经验。


除了融资之外,ofo还正式宣布走出校园进入城市运营,将在上海和北京开始试运营。而此前ofo一直以校园共享单车作为定位,其运营范围也仅限于大学校园。

 资本撕逼互联网:单车大战,各显神通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北京正是摩拜单车目前最主要的运营区域。随着互联网城市公共单车出行布局的加剧,ofo、摩拜等各巨头资本竞逐撕逼大战,在所难免!


四马同槽、鼎足三分,或终现寡头?


摩拜、ofo、小鸣、优拜等互联网共享单车企业均在2016拿到大量融资,那么共享单车大战在即,到时候是否会爆发像滴滴、优步、神州、易到网约车混乱大战呢?不过,最后估计也是有类似“滴滴”的公司一头独大,一统天下,独步江湖。当然,像BAT那样,各有所长成鼎足之势三强竞立,这应该是大家更愿意看到的。因为,一家独大,对消费者及产业的发展并无太多好处。


就目前情况来看,几家互联网共享单车的企业都各有千秋。


摩拜单车,定位一线城市。其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互联网短途出行解决方案,是采用无桩借还车模式的智能硬件。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摩拜单车,用可负担的价格来完成一次几公里的市内骑行。


ofo共享单车,创立于2014年4月,源起于校园的学生创业项目。创始团队是5名来自北大的骑行爱好者,其目前还不是智能车,创业最开始尝试采用的是纯共享模式。在滴滴加入后,原来聚焦在校园内的业务开始扩张至校外市场,不过,现在起优势主要还是集中在校园市场。学生填写个人姓名、学校、学号,并上传学生证或校园卡照片进行注册后,就能使用自行车。不过,ofo的小黄车是传统的机械自行车,在硬件上还是与“土豪”摩拜有差距。因此,ofo目前还无法在app上直接获取附近的可用车辆,只能采取“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来进行开锁,这意味着必须有更密集更合理的网点,才能够实现更高的使用效率和频次。


小鸣单车主要采取成本适中、规模化投放的产品策略。把造车成本控制在500元左右,并通过对普通的单车进行实心胎和智能锁等改造,再进行规模化投放。其中车锁的配置,会简化成相对简单的机械结构,只保留车锁信息可传递的功能,以避免复杂车锁的故障率。而诸如链条等环节,依然沿用普通自行车的配置。


优拜单车的特点就是灵活取巧,资源整合。优拜单车连接了数量庞大、市场反响不够积极、没有充分使用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等政府资源,在停车桩、扫码解锁上对其做出改进,以优拜的品牌将其投入市场,增加自己的数量优势。


创业家们的“小九九”……


俗语有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下ofo、摩拜、小鸣、优拜等品牌的“入市”,即便模式类似但也会有各自的“看家本领”。


号称“共享单车界Uber”的摩拜单车的推出,自始保持着较高的舆论热度。据悉,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是前Uber上海区总经理。而且,摩拜单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因此其橙色车轮单车推出后近乎“一夜爆红”。其单车构造简单、扫码解锁,没有固定的停车桩,使用便利,而且使用半小时仅一块钱.....


而且,摩拜单车显得相当土豪,单车成本就要2000多元一辆!摩拜单车,主打的是无桩、智能、可以通过手机解锁的互联网智能共享自行车。为了降低返修成本,摩拜单车对自行车进行了再设计,让摩拜单车成为了一种基本不需维护保养就可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采用了无链条设计,靠轴转动;为了避免爆胎,采用了实心胎;为了保证耐用,整车金属化设计;再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自行车的智能化,让搜寻、租赁、管控过程变得简单。不过,这种单车的弊端除了制造成本高以外,重达25公斤的金属车身也是一个问题!


而堪称“共享单车界滴滴”的ofo,其诞生没有摩拜那么高调,每辆单车的成本控制在200多元,但来得实在。相较于摩拜单车每半小时1元的价格,ofo每小时1元的价格,在长距离骑行中更有竞争优势。目前,市区使用摩拜单车的押金是299元,ofo单车则只要99元!而且,ofo上线的一年时间里,ofo就完成了5轮融资。另据ofo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其已覆盖了200个校园,获得了180万用户,每日提供超过50万次出行服务。9月26日,滴滴宣布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共享单车平台ofo时,还公布了一组数字:ofo上线至今总订单超过1500万,日订单超过50万;已有近7万辆共享单车,为全国20座城市超过150万师生提供服务。而相比之下,摩拜单车即便“一夜爆红、有逼格”,但却从未对外披露过订单量和运营数字。


而且,在滴滴出行的投资与助推下,ofo完成了“流量+硬件”的战略布局。据ofo品牌公关总监李泽堃介绍,未来ofo和滴滴出行将实现大数据和技术共享合作,这无疑将会极大提升ofo共享单车在城市出行服务的竞争力。


相对前两者,小鸣单车尚在A轮的融资,没有ofo那样有滴滴强而有力的背书,也没有已来到C轮的摩拜融资进度。不过,其有着难得的一股“清流”。小鸣企图主打生活方式,以有个性的运动自行车聚集热爱运动、时尚的人群。


“小鸣单车”主要采取成本适中、规模化投放的产品策略。没有像ofo那样厚积薄发有滴滴出行的投资,也不同于摩拜单车那样需要专门的工厂和生产线定制,小鸣单车通过对普通的单车进行实心胎和智能锁等改造,把造车成本控制在500元左右。其中车锁的配置,会简化成相对简单的机械结构,只保留车锁信息可传递的功能,以避免复杂车锁的故障率。而诸如链条等环节,依然沿用普通自行车的配置。因此,小鸣单车便可通过一般的工厂进行代工生产,再进行规模化投放,以低成本快速占领市场,并可快速进行单车迭代。


不过,这种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那就是,车的折损周期会变短,不如摩拜单车那样经久耐用。而且,“小鸣单车”的成本,比ofo单车还是贵了不少。不过,可期待的是,目前小鸣单车已经完成了第二代无桩单车的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具备23年自行车行业经验的法国凯路仕创始人邓永豪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小鸣单车,并全面参与小鸣单车的经营战略,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整合。邓永豪的经验,将在下一轮与ofo、摩拜等劲敌的“单车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期,小鸣单车也正在和凯路仕自行车进行战略合作关系的洽谈,双方预计将在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小鸣单车的第二代无桩单车,除了在性能,成本,外观,体验等方面得到充分提升外,也能够更好的满足行业内诸多方面的需求。


在运营方面,小鸣单车与摩拜定位一线城市不同,其采用半开放平台和城市联运的策略,与城市当地合作方进行联合运营,以解决更多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开拓和落地问题。不过在投放策略上,“小鸣单车”并未选择先从“ofo的老巢”校园区域开始投放,而以市区车辆的运营为重点。小鸣单车CEO金超慧曾公开表示,项目早期不会从校园市场开始,而是会布局在城市中心等核心区域。


相比摩拜和ofo是以自己为圆心开拓新局面,优拜单车则更注重借势整合,从改装自行车着手、盘活现有资源及市场存量。据优拜CEO余熠透露,“全中国一共有100多万辆和政府合作的公共自行车,这其中永久拥有近10万辆。”余熠表示,这些没有被充分使用的政府资源“挺宝贵”,“我们会首先从改装政府已有的公共自行车着手,盘活存量市场;同时在部分场景下,会更适合投放我们设计的无桩单车。”


而且,今年7月才成立的优拜单车,如今正在想尽办法弯道超车。按优拜的计划就是,携手永久自行车的车型研发设计上的硬件优势,再加上牢靠的政府关系,盘活大量公共自行车存量资源,并迅速站住市场。如今,此前政府倡导的绿色出行方式受冷,很多停车桩上的单车长期闲置,优拜的计划是连接这些数量庞大、市场反响不够积极、没有充分使用的政府资源借助互联网模式做整合优化。具体是,在停车桩、扫码解锁上对其做出改进,以优拜的品牌将这些闲置车辆投入市场。据悉,优拜单车的投资方中路资本的合作伙伴中连接着将近20万的公共自行车资源。在优拜单车投入市场之初,这些自行车在后期维护等方面有专门的赞助方负责,优拜只需做好运营就行了。相比摩拜的高成本与影响体验的重量,据悉,优拜重量只会有摩拜的三分之一。


而在永久多年的整车制造工艺和后期维护经验的护航下,余熠对于接下来的单车大战野心勃勃,“我们甚至采用了一些过去只在汽车上存在的工艺,单车的耐久性和成本会更低,质量也更加可靠。”


优拜、小鸣等有互联网基因的创业团队更长于战略和运营,而从传统有桩自行车切入共享单车的CCbike和奇奇出行似乎更看重硬件工艺。据悉,CCbike创始人张进的公司从2009年就开始做和政府合作的有桩公共自行车系统,覆盖了20多个城市,基本以县级市和三四线城市为主,自行车数量在10万辆左右,用户数近50万人。据张进表示,10月底 CCbike将率先登录南京市场。为此,他成立了一家独立公司,专门负责CCbike的运营。而位于杭州,做了8年自行车共享租赁系统的公司“行我行”CEO石国伟,已将自己的共享单车项目命名为“奇奇出行”,并计划在一个月之内投入杭州市场。


互联网共享单车市场开局之际,ofo、摩拜、小鸣、优拜等都在融资整合“明暗齐发力”。摩拜“高价车+自产+轻维护调度”的重模式与ofo“低价车+采购+专人维护”的轻模式,谁胜谁负暂不好说。


互联网单车出行的拉锯战才刚刚开始。大家都在适时而动地调整、完善自己的战略及布局。10月初,ofo宣布将进入所谓的“3.0时代”,对旗下单车硬件进行全面升级,经过升级后的ofo单车成本业已突破500元。而摩拜的新型“小蓝车”也将出现,据悉,“小蓝车”的成本已经被大幅降低到了1000元。互联网www.aihuau.com单车现有品牌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正随市场的情况而惊人地逐步走向“趋同”……


前有摩拜、ofo,后有小鸣、优拜等的步步紧追,而融资的涌入也是密集迅速。因此,在开局之际,“几名主力选手”之间的距离并不太大。


对于小鸣、优拜等对手,ofo、摩拜可能并不放在眼内。不过,不要忽略资本的举动,最怕的就是继续有类似实力、甚至更有实力的投资者介入,看准时机釜底抽薪。前段时间,蚂蚁金服入股肯德基被视为布局移动支付、构建O2O消费生态链条,总让人惊叹“资本的丧心病狂”。而接下来,谁知道马云爸爸、李彦宏哥哥、还有小马哥什么时候喜欢上“骑自行车兜风”了呢?


(注:此文由作者原创于2016年10月18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665.html

更多阅读

战国时代最傻逼的国君评比:第二名,宋康王

(《资治通鉴周纪四》 )●傻逼的表现之一:把国家当鸟宋国有个雀在城墙的角落里孵化了一只大鸟。太史占卜之后说:这是好事,小鸟生了大鸟,国家肯定能称霸天下。宋康王大为高兴,既然小鸟能生大鸟,那么我小宋国定能打败天下诸侯!宋国于是突然袭击

男人必读:30上下,决定男人的一生

命运转折点:30上下,决定男人的一生第1节:第一章30岁是人生一道坎(1)   第一章30岁是人生一道坎  30岁是人生的一道坎,已经失去所有可以为自己掩饰的借口。你已经别无选择、无路可逃,只有背水一战,拿出更多的成就来应对世人的一切

声明:《资本撕逼互联网:单车大战,各显神通》为网友对半感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