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高手二线失足》之辩:高手失足谁之过?



  8226;批判篇8226;

  观点导读:不再引进一线高手,不再相信“规范”和流程,那么,二线企业是不是只有靠模糊化、江湖化,靠老板亲力亲为、靠敢于冒险,靠家长制、靠艺术化,长期摸索前进了呢?

被误读的一线高手  

  文/刘传飞  

  2010年第4期、5期本刊分别刊登《一线高手二线失足》的上、下篇,行文酣畅淋漓,观点标新立异,极具煽动,大呼过瘾:原来一线高手们不过如此!

  掩卷思考,又觉得有些不对劲:今后二线企业是不是就不用引进更高级别的人才了?它们是不是只有靠模糊化、江湖化,靠老板亲力亲为、靠敢于冒险,靠家长制、靠艺术化,长期摸索前进了呢?

  在原文中,作者刘新华先生把一线经理人与二线企业合作的失败,全部归结为一线经理人的过错,在快意嘲讽一线经理人之时,也否定了“规范化”、“流程”,甚至否定了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在二线企业的价值。笔者认为尤其值得商榷!

  而且,该文作者把一线职经理描述成一个被“规范化、流程化”培养出来的“傻瓜、纨绔子弟、银样蜡枪头”,只会依赖外脑,对市场反应迟钝、不敢冒险。

  真是这样的吗?  

  批判一:忽视了“规范化”背后的智慧  

  原文认为:一线企业充斥着众多的“化”,“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一线企业的员工只是“化”里的傻瓜。笔者觉得这里抹煞了众多一线企业经理人制定“规范”的智慧,弄反了人与“规范”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傻瓜照相机”是傻瓜发明的吗?从泰罗制到目标管理、到流程管理,到SOP等等管理工具都是自然生成的吗?

  它是不断演变的,是众多管理者智慧的结晶。一线企业的众多“化”亦如此,他是众多一线企业经理制定下来的。大到可口可乐、苹果公司,他们的各种“规范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的。

  每一个经理人,都是规范和流程的制定者,即使是一个基层业务员,只要用心,也会对规范有所贡献,而不会被“规范”弄成傻瓜。那些一线企业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线企业,康师傅是吗?联想是吗?海尔是吗?他们的规范化都是傻瓜造出来的吗?是造就傻瓜的吗?那也是一代代经理人一点点总结出来的,你说这些经理人都是只知适应、不知创新的人吗?   

  批判二:神话了中小企业的“草根文化”   

  反过来看,二线企业真的像原文描述的那样“轻灵飘逸、出神入化”吗?

  由于奉行“模糊化、江湖化”导致的推诿扯皮不也比比皆是吗?

  不可否认,二线企业机制很灵活,很多指战员、特别是老板,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市场感觉很准,对下属琢磨很透,在小范围内能够做到快速高效,但这无法复制,而且变数极大,不是每次都灵。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决策要求精确,利润来得苛刻,还靠那种大而化之的管理,极难提高效率;那种粗旷的模式,极难盈利,一旦失足,就可能伤筋动骨。

  二线企业崇尚精英文化、老板文化、家长管理,“科学性不强,艺术性极高”、“宽严相济、轻裘缓带”,但凭经验、拍脑袋、靠感觉,这种文化或管理模式在初级阶段值得称道,而在发展阶段和高级阶段就很难推行了。

  老板说了都鼓掌,小兵说了没人听;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骂娘;做对了都有功,做错了没人吱声;踢皮球、使绊子,扯皮、指责,不都是这些企业的现象吗?因为不规范,有多少工作在蠕动?有多少人在和稀泥?又有多少市场机会不断溜走?

  二线企业员工最为得意也最不服输的是:我们的能力不比一线企业人员差!这也是原文观点获得支持的原因之一。那么请问,在市场上和你们作战的不是一线企业员工吗?你们业绩超过他了吗?

  你也许会说:“他们是大企业,我们是小企业。”那么,小企业的单打独斗是能力,大企业的集团军作战不是能力吗?

  你也许会说:“他们资源多,有钱。”那么,驾驭资源、驾驭资金不需要能力吗?

  如果我们一直这样自命不凡,看不到差距,什么时候才能步入一线企业的行列呢?

  也许一线高手来到二线企业,没有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出合适的发展策略,没能在短期内提高效益。但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授权充分吗?威信树立吗?配置达到吗?给予的时间充分吗?

  老板请来了一线的高手,其实是代表企业与这位职业经理人合作。可能老板准备好了,但各级干部都准备好了吗?整个系统准备好了吗?最后无论老板炒了经理人,还是经理人炒了老板,只能说是合作失败,不能说经理人或老板不好,更不能否定一线企业培养人才的能力。而纵使合作失败,对双方的进步也是有推动作用的。  

  批判三:贬低一线高手借助外力,抬高小农做法  

  原文还说,一线高手只会借助外脑,长期以后自己退化成“没脑子”了,是只花钱不办事的败家子。

  一线企业是因为业务量庞大,才寻找合作伙伴、把一些工作外包的,而不是因为有钱、有资源就找外脑;是追求精益求精的标准,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一种资源整合,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让更专业的人或机构来做,并不是说自己没创意或没能力,否则怎样审查,怎样发标呢?

  文中由此还提出,二线企业的内部组织短小精干,老板“通才”,往往亲力亲为,“某老板拍摄广告片居然舍不得请广告公司做策划,老板既当编剧、又当导演。”殊不知,这位老板制作的广告片效果如何呢?这个老板有没有想过:请一个专业公司设计广告带来的效益,与他自编自导广告省的钱哪个更划算呢?

  其实,很多二线企业的老板,总有一个简单而美好的想法:请个一线高手来,业绩自然就上去了!他并没有去想业绩上升靠什么,不花钱行吗?不整顿行吗?要知道,职业经理人是人不是神,现代企业竞争是团队的竞争、资源的竞争、模式的竞争。不动用资源、不改变原来的小农做法,怎能成大事?

  如果你高薪请来一个高手,还想让他沿袭你以前的做法,你干嘛还请人呢?

  口口声声授权,还没花钱就心疼,能行吗?

  事实上,急功近利、不敢放手,是导致“花钱没办事”的主要原因。本来花10万元可以做成的事情,花3万的时候就有人背后嘀咕、吹风,花5万的时候老板就举手喊“停”!结果什么事都没办成,5万元打了水漂,职业经理人落得个“败家子”!  

 《一线高手二线失足》之辩:高手失足谁之过?

  批判四:被误读的“风险厌恶”和“风险追求”  

  最后,文章说:一线高手“厌恶风险、反应迟缓、光说不炼”。“二线企业则不同,往往是逆风而动、迅速布局……”可最终效果如何呢?他反应这么快,为什么冲不到一线企业里去呢?——事实上二线企业耍点小聪明,占点小便宜,看上去反应快,但面对大的活动时,由于缺乏体系保障,无法真正做到快速反应。

  长期来看,也很难积小胜为大胜!有的二线企业老板可能敏锐地感觉到了机会,号召大家立即行动,但是却发现:广告不能按时制作、生产还没有采购原料、物流还没有找到车辆,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

  职业经理人所带来的是“机制的快”,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快”;职业经理人所冒的险是系统分析后的有的放矢,而不是犹豫不决。

  某鞋类品牌选择了一位著名体育明星代言奥运期间的广告,赛前设计了N种方案:赢了怎样宣传?输了怎样宣传?出现意外怎样宣传……这种预案叫风险管理,而不是光说不炼。

  二线企业推崇的是“干了再说,错了再改”,可市场给你修改的机会吗?

    该文最后给出结论说“一线高手要在二线企业修成正果,必须要把一线企业的一切一切都清零,从头开始!”那么如此一来,对二线企业来说,一线高手也就失去了价值。因为,二线企业请一线高手操盘的目的,就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带领企业向前跨跃,努力冲进一线,而不是原地踏步。   |!---page split---|8226;升华篇8226;

  

  观点导读:天下乌鸦一般“黑”,也许换个地方,那里的乌鸦更“黑”。众多高手折戟沉沙,真正原因是自己还不够高。高手的终极出路,是从一线高手成为一线高人,甚至成为企业家式的高手。

一线高手的终极出路  

  文/金焕民  

  本刊先期发表的《一线高手二线失足》上、下篇,文字犀利,直奔核心问题,“一线高手”们读起来,肯定如坐针毡。矫枉必须过正,也许唯有如此,才能起到警世的效果。

  但有个问题需要明确:如何从一线高手成为一线高人,甚至成为企业家式的高手。

  既然你已经是一线高手,何必到二线去呢?难道二线更容易发挥“才能”,更适合建功立业?如果你非去二线,或者不得不去二线,那么,你就应该做好等而次之的心理准备。

  天下乌鸦一般“黑”,也许换个地方,那里的乌鸦更“黑”。也许,那么多优秀的高手折戟沉沙,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乌鸦黑,而是自己还不够高。  

  高手的三六九等  

  所谓“高手”,无非是指那些有一定造诣、有一定专业度,或在知名企业关键位置上任职,或曾经做出过某些业绩、产生过某些影响的人。

  他们要么是高手,要么疑似高手,不能说是鱼龙混杂,却肯定是良莠不齐。  

  1.看“作用”,高手分两类:

  一类是平台的搭建者,一类是平台的使用者。

  尽管都是高手,但前者是建设性人才,后者仅是关键人员——只要在团队中或体系中发挥作用的人员,都属于此类。

  在一个企业里,前者寥寥无几,后者相对较多;前者到任何企业都基本上能够控制局面,后者尽管属于精英、有过成功经历,但多数难以独撑局面。

  二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专业度,而在于对全局工作的思考力和把控能力,说到底,就是要能统一人们的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引导企业持续发展。

  德鲁克说,对高管来说,经历十分重要。许多在高管位置上呆过的人就会自负地认为,给我一个支点,我也能将地球撬起来,而事实却未必如此。眼高手低者甚众。  

  2.看“出身”,高手分两类:

  一类是造就时势的高手,一类是时势造就的高手。

  很明显,能造就时势者,适应性更强;而时势造就的高手,则很容易“时过境迁”。

  别说高手个人命运了,就是高手所在的企业,也是相同道理——众多中国企业像螃蟹般一红就死、各领风骚三五年,此类情况随处可见。  

  3.看“判断依据”,高手又分两类:

  一类处于高管位置上,所以是高手;一类是表现十分专业,所以是高手。这是人们识别高手最直接、最常用的判断依据,当然,这两类人也最容易被“误认”。

  当一些企业决定花高薪聘请“高手”的时候,都存在一个暗藏的前提——它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开创局面的人。这个人要么必须是在思考力和把控力上高于企业老板,要么必须是具有建设性执行力的。说白了,这个人要么必须帮助企业完成首次创业,要么必须帮助企业完成二次创业。

  这个人岂止是一般意义上的高手?

  一个如此被期望中的高手,通常必须能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打造或者再造主导产品。

  企业只要不缺主导产品,或者不急于推动升级产品,或者不急于打造新业务,它们一般不会花钱“请神”。

  一个“高手”到一个新企业任职,如果没有打造出来一个贴自己标签的新产品,多数很难站得住脚。这个产品未必是你策划的,但必须是你打造出来的。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在产品上没有什么作为,也注定是出不了业绩的。

  第二,打造或者再造企业渠道。

  第三,打造或者再造营销团队、营销管理体系。

  第四,打造或者再造企业市场体系。

  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应该很“值钱”,也肯定是高手。否则,企业会在短暂的蜜月期之后,迅速由敬佩、充满期待转变为焦虑和失望。

  通常,高手要价越高,表现得越高深莫测,蜜月期越短。  

  高手跳槽的成败定律  

  定律一:跳槽是职业生涯的失败。

  我一直认为,只要是跳槽,从个人职业生涯上看,都是失败的。

  如果高手还处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就不该轻易跳槽。职业生涯上升期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一生能有几回?一旦跳槽,你就得重新寻找或者建立上升的基础,而这些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跳槽之后更大的可能是发挥和挖掘自己的存量,除了现在任职的企业,谁还愿意掏腰包培养你?不对你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就算便宜你了。

  况且,跳槽本身就说明职业生涯出了问题——你对自己十分熟悉、做出了业绩的环境已经无法把握,何况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呢?

  如果高手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全盛时期,那就更不应该跳槽。这个时期正是出业绩的关键时刻,也许一辈子的成就正出在这个时期、这个企业。

  如果高手已经过了职业生涯的全盛时期,剩下的则只是余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该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了,还瞎折腾个啥?

  毛泽东的例子或许能说明问题。以毛泽东的脾气和雄才大略,在井冈山、瑞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完全可以另立山头。但是,他没有。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他就无法成为后来的毛泽东——中国不可能出现两个中国共产党,谁另立中央谁完蛋。有本事就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施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脱离那个环境,就完蛋。谁干事都需要环境,越想干大事,越需要适宜的环境。

  跳槽的高手,通常缺乏什么呢?意志和胸怀。

  而如果缺乏这些东西,他们真的能够再次创造一个曾经的环境吗?如果你不是段永平,那得需要有怎样的一个老板在等待你?  

  定律二:只有成为行业精英,才可能跨越企业限制。

  好不容易吃透了一个企业,却也算不得什么跳槽的本钱,真正的本钱是吃透所在的行业。

  任何一个行业都处于持续不断地演进之中,都永远存在三种状态下的机会。只有真正的行业精英,才能把握行业演进以及演进中的市场机会。

  1.渐进式演进状态下的机会。

  这种状态下,市场总会存在差异化的机会。虽然通过差异化未必能够创造奇迹,但一定能够找到市场渗透的途径。这种机会一般产生在一个新的行业周期的初期。

  2.创新式演进状态下的机会。

  这种机会一般产生在一个新的行业周期的成长期。在这种状态下,需求呈现多样化,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可能创造奇迹。

  3.替代式演进状态下的机会。

  这种机会一般产生在行业周期的成熟期或衰退期。这时市场需求一般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原有的满足方式既无差异化机会,甚至没有了升级空间,必须用全新的满足方式进行替代。毫无疑问,这种状态下,所有企业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但这种状态下,最容易出现行业黑马。

  只有行业精英,才有可能把握行业机会。而只有把握行业机会,才有可能去成就其它企业。

  没有机会,你即使很专业、很有能力,你到一个新企业,又能怎样?岂不闻“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事实上,专业只有在与市场机会结合时,才能迸发威力,否则,就是“银样蜡枪头”。管理出业绩,那是以拥有市场机会为前提的。否则,管理只会增加成本。  

  定律三:过去越辉煌,跳槽之后越平庸。

  除极个别人之外,多数人都是“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就别说其他人了,你让张瑞敏、柳传志换个企业、换个行业试试。我相信他们依然会很优秀,但怎么也不可能优秀到他们的“曾经”。

  想一想,成就越卓著,那就意味着资源越丰富、体系越完善。离开这个体系、资源,受到的制约性因素必然增多。

  我就有这样的经历,离开自己原先挂帅在行业内打出威风的企业后,我“成功”地再造了几个等而次之的企业,却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个不如一个。其间我还自己创过业,结果更惨,赔成“负翁”。

  即使是在走麦城的情况下,仍然有企业找我做咨询。我说我都赔成这样了,你还敢找我?那个老板说,做企业你不行,做营销你仍然是个“高手”。算他有见识。我们作为“高手”,有时只算是有点特长而已,却还没有“长”到能够驾驭一切的程度。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惜,我们一般“贵”不到那个程度。  

  定律四:不经历多个起落难成真正高手。

  只有那些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增长的人,才是具有“跳槽资格”的高手。比如,你操作成功过黑马,你还得将他变成白马。否则,你的经历就不够完整,最大的可能是换个地方你也会失败。

  一个企业的成功,一般要经历若干个发展周期,要经历若干个行业周期的考验。我并不真正看好目前中国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原因就是它们多数只是“露头青”,还没有经历过全面的考验。

  一个人,只是在某个阶段做了某些工作,一方面时过境迁,自己积累的经验未必适合所有企业或所有环境,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十分重要的阶段自己并没有经历过、见识过,怎么就能够太过高看自己呢?

  看看曾经“十分知名”的营销专家吧,无论是那些来自跨国公司的,或者是咨询、策划公司的,或者是来自企业的,他们还有几个能够在今天仍然牛气轰轰?

  或者就看看有点权威的营销杂志,他们有几个还能够发表文章?能够不断地提出新观点、新观念?

  经历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营销精英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呢?

  高手所以失足,只是因为“手高脚不稳”。也许你在原先的企业本身还没有真正立住足,换企业本身就是“失足所致”。谁愿意干得好好的换地方?

  我从来就不认同什么“怀才不遇”。人的才能应该首先体现为施展自己才华的能力。作为高管,如果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如果连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都做不到,怎么可能指望他为其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呢?

  所以,如果你在企业是核心人员,并且你在主导了企业两轮以上增长高峰之后,你也许才能练就不坏金刚之身,你才敢说自己是高手。否则,你仅仅是所在企业的“高手”,绝非真正意义上的高手。你只要敢动,那么,成功是例外,失足是常态。  

  从高手到高人  

  一个人的发展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打造自己阶段,经营自己阶段。假如打造自己的目的是给自己提供一个“命”的话,那么,经营自己就是给自己一个“运”。

  “运气”不好的人,就是不善于经营自己。

  打造自己坚持的原则是“能力最大化”,经营自己所应坚持的原则是“发展和产出最大化”。

  中国企业目前还处于一个十分不规范的经营阶段。这种不规范,一方面主要体现在老板难相处,另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制度难建。

  老板“难相处”会让你很受气。一气之下,很容易产生“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的“冲冠一怒”。很多人,一辈子的命运就被冲冠一怒葬送了。

  在这方面,我很欣赏台湾籍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很不容易生气,我所接触到的,只要是不被劝退,他们都很能隐忍。但如果你完全学习他们,也很难善终。他们存在的问题是只“忍”不“引”。

  事实上,只要把自己的心放平了,知道老板的许多问题是来自其天性,是性格所致,通过长时间的引导,即使不能改变,也是能够改善的。“多年媳妇熬成婆”的事实,是不胜枚举的。

  有些人被磨圆了,另外一些人被磨出了棱角。

  也许是真的没有办法,生活在这个阶段,都不容易,都得委曲着点。我们经常讲厂商关系,厂商之间的建设性关系,不都是磨出来的吗?营销高手和企业老板之间也是如此。走进老板的内心,他们也很焦虑,其心理复杂和委曲程度,也许不亚于你。大家共同“委曲”的结果,都是为一个“大全”。

  想明白了,多大一点事!仇人之间尚能相逢一笑泯恩仇,在企业内部,真的就存在不共戴天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在三十年中,少一点冲冠一怒,许多企业、许多人的命运都会被改写。

  如果想明白了这一点,或许“高手”就变成了“高人”。  

  企业家式的高手才能真正辉煌  

  制度难建立,会让你很受伤。没有完善的制度,经理人的责权利都难以得到保障。许多高手缺乏安全感,问题正是出在这个地方。

  推动企业制度,甚至治理结构建设,是高手们最重要的责任之一。这个问题既牵涉到企业的长远利益,也牵涉到个人的长远利益。这既是个原则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的问题。身处高位,为什么就不去逐步推动呢?

  对企业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其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有似于“二次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逐步展开。

  事实上,就我观察,高级经理人要么是寄希望于老板自己革自己的命,要么是急于求成,在这方面表现得很不专业,很不成熟。

  在营销上,率先走向专业和成熟的,是经理人,不是老板;在企业管理上、经营上,也注定是经理人。

  如果营销人不能从管理上、经营上走向专业和成熟,哪怕你能够搞得定外部,你也不可能搞得定内部。外部出机会,内部出问题,而内部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最终会导致丧失外部机会。营销很重要,但仅仅玩转营销还不足以解决一个企业的一切。否则,一部《营销管理》就足以“治天下”了。

  中国产生了高级经理人阶层,但绝大多数高级经理人还没有成为企业家,这就是问题本质。

  资本产生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力产生工资,企业家产生利润。如果你仅仅满足于成为“高手”,那么,你就永远无法把握企业,你也没有能力把握企业,无论你在其中做出过多大贡献。

  一个人,只要是专才,放在企业整个体系中,能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企业家式的人才,才能跳出这种限制,才有能力把握一个企业---无论是叫他总经理,或者是叫他营销老总。

  营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个管理问题,经营问题,战略问题,“单纯的军事观点”不能解决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问题,“单纯的营销观点”,也不能解决中国企业最终崛起的问题。

  高级营销人的终极出路是成为企业家。否则,仅仅依靠营销这门技术,不可能善终——善于思考的营销人应该已经发现,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平台,没有内部的整体协调一致,营销其实很脆弱。

  所以,高手若不成为企业家,就不足以延续辉煌。只有企业家式的高手,才能真正成就另外一个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7899.html

更多阅读

《夜谭十记》之《盗官记》——马识途 马识途一一夜谭十记

《夜谭十记》之《盗官记》巴陵野老  峨眉山人摆了一个发生在县衙门里的故事,我也来摆一个发生在县衙门里的故事吧。你们要问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县衙门里,我可只能回答一句:反正不是发生在我们这个县衙门里。我们这个县即使称不得模

《红白蓝三部曲》之蓝:超越忧郁,获得心灵的自由

蓝色是忧郁的颜色。但在法国红白蓝三色国旗中,它代表的是自由。前段时间,我已经在博客中探讨了影片《红白蓝三部曲》之“红”和“白”,今天写写“三部曲”之“蓝”。一场车祸毁灭了一个家庭。作曲家丈夫与5岁孩子猝然过世,年轻的妻子

《中成药的妙用》之:补中益气丸

活到九十九《中成药的妙用》之:补中益气丸今天苑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个中成药叫补中益气丸老百姓常说人活一口气是不是一听这个名字就是补气的对对人要活一口气气 这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说的最常用的补中益气丸这个补中益气

声明:《《一线高手二线失足》之辩:高手失足谁之过?》为网友痴情付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