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 规模型企业的“胡服骑射”与“尊王攘夷”



为何古人有“一将难求”的感慨却没有“一相难求”的困扰?为何将领如果挨骂通常因为能力原因被骂无能,而宰相挨骂通常因为人品原因被骂奸相?因为将领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要克服诸多不可控因素取得对外的胜利,简直神一般的存在;而宰相则是在完全垄断市场中运用权力来维持组织的运转,可控因素多,有权任性。将领需要时刻创新,因敌制胜,既不能平庸也不能出错;宰相就算没能领导变革影响国运,但只要搞好各方势力平衡,凡事不做的极端,做好维稳,至少还可以做个及格的宰相。宰相只需要运用权力搞定内部,而将军则像今天的商业精英一样稀缺,既要搞定内部建立有效的协作,又要保证团队协作在外部竞争中胜出。考核指标不一样所以标准不一样。


对将领的要求不光要有能力,思想还要先进。典型的例子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战的惨败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指挥失误。而实际上当时无论如何都没有取胜的可能。他所率领的军队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和步兵,武器主要是弓箭和刀矛,还有少部分鸟铳,选择在野战中以骑兵冲击敌方阵型,步兵后续跟进肉搏。军队执行力不可谓不强,骑兵虽然冒着炮火和排枪还能勇敢冲锋,但结果还是被秒杀。可以看出他的指挥已经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优势,并不存在失误,原因在于以发挥冷兵器战斗力为主的步骑结合战术一定会输给发挥热兵器战斗力的排枪战术和步炮协同战术。僧格林沁的作战思想落后源于时代的限制,他即便带着他的勇士们在骑射里做到极致也然并卵,即使没被敌人消灭也会自己消失,因为会在接下来的“洋务+”运动中自我转型放弃骑射拿起洋枪。


当冷兵器遭遇热兵器,旧时代撞上新时代,执行力、忠诚度、情怀、激情通通失去了意义。同理如果一家公司不时刻根据市场需求改进产品提高工艺,不去建设品牌,不打造厂商一体化,不能根据需求变化革新协作模式,而只会压榨员工和折腾经销商,那么必然不会长久。公司的领导可以性格有缺点,可以低学历,但是绝不能没有革新意识,否则公司会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走向衰落,市场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任何有规模的军事或者商业组织的竞争本质上都是考验各自的协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是否合理。


今天的公司领导能看懂这句话尤为重要。因为现代组织创造价值的协作方式越来越复杂,领导与员工的关系不像是警察与小偷,更像是交警与司机,从权利传递向价值协作转变。


下面步入正题:今天的商业精英就类似于将领,要通过自己建立的先进合理的协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吸引人才,然后带领他们在社会的大分工协作中参与竞争并获胜。


当公司具有一定规模后要警惕将领变成宰相,军官变成官。当传统的公司有一定规模后来自于市场上的直接生存压力会减小,人员增加,老板能用感情和人格魅力影响的人数有限,这时能够葬送公司前途的根本原因就是内部博弈和组织僵化。因为大多数公司因为思维惯性在管理上都是运用治官的思维而不是治军的思维。以权力为中心,员工盈利途径是必须获得权力,权力意味着特权,只有升职获得权力后才能获得高收入,所以有些公司才会出现奇怪的现象:会溜须会吹牛会撒谎会表演的才能受重用,因为说实话有代价,新员工不得不选择派系。新员工也很郁闷:上个班就像后宫的妃子宫斗似的,因为自己的利益来源于权力的青睐,所以只能把能力向权力中心靠拢,参与内斗。最后员工的获益与创造效益关联不大,导致整体创新动力不足,大家只关心自己的位子,甚至会合力打压有能力的员工。


我之前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有些公司会有傻X式培训?唱歌跳舞做游戏,感恩励志心灵鸡汤,外加成功学,当然,今年又多了一个打屁股。不从技能和培训方式上着手,要么画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忽悠大饼,要么弄个精神原子弹炸炸自己,好好的公司放着那么多榜样不学偏偏学那些做传销的,弄得员工们当面被迫表忠心私下里骂娘。8年前在街头曾经有一个漂亮略带羞涩的女孩向笔者索要拥抱,当时的我作为大四屌丝狗自然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肉包子,很爽快的来了一个熊抱。原来她在一家商贸公司做出纳,公司里请了一位“大湿”做培训,她们先是在大湿高大上的情怀演讲中忏悔自己对不起公司的栽培而留下泪水,之后做“突破自我”的训练——向街上每个戴眼镜的男人索要拥抱。大湿,就算你不会教借贷记账法,好歹教教人家怎么数钱也行,人家是做出纳,又不是做公主!我时常会想起她当时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不知她是否已经走火入魔?如果她已醒悟会不会有把大湿剁了的冲动?


老板们真的那么容易被“大湿”们忽悠吗?当然不完全是,从蓝海到红海,产品没有优势,部门领导大都是自己的“忠臣”,不好更换,员工待遇偏低,升职无望而流动率高,如果此时老板自身对变革很迷茫,那么这种情况下“大湿”们的那套忽悠理论自然就符合老板的心思。但是这只能止痛,不能治病,而且副作用极大。


我们会发现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在发展历程中其实都有机会避开困境。只是在管理中员工间有效的协作变成了博弈,内部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造成了效率低下,决策层看不清真相而造成市场短视等结果。


如今规模型企业有以下等危机:


1.与经销商等合作者交流不畅,导致很多误解,信任成本越来越高。公司与经销商之间相互防范,双方很多合理的举动被误解为相互算计。一旦公司出现困境会形成“诸侯造反”的局面。


2.销售部的职能演变为单纯为了压库存,在公司激励政策的作用下在厂商之间搞平衡,没有市场调研的利益动力,甚至于迫于压力不能说实话,形成了“信息隔热层”,造成公司与市场脱节。


3.公司内部权力之争形成不同派系,增大了协作成本,好的政策被执行变味。


4.员工对公司缺乏整体认同,原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有时会适得其反。


5.信息传播环境改变,品牌建设靠土豪式的打广告已经失去意义,打广告演变为主要是为了给经销商看,用于招商。


在今天信息传播互联网化的情况下规模型企业可一边“尊王攘夷”一边“胡服骑射”。首先不轻易互联网恐慌,互联网与金融一样,存在价值就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速实体经济运转,它们的高收益同时伴随着高风险,只是互联网距离眼球近,容易得到关注而已。规模型的企业完全有自信奉自己为正朔,除非特殊行业,否则互联网只会促进自己的发展,而不会取代自己,想想几大互联网公司是否都在靠加速实体行业运转赚钱?另外要借助互联网进行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使自己的品牌变得有血有肉,加快连接。


老板或者总经理身边安排几个精锐的助理,精锐到能专门从事烧脑工作。然后由这些助理定期制作视频节目或者直播,节目名字叫“说人话,干正事”,由企业公众号发布。


节目中分别以生产车间和各个管控部门办公室为背景,讲述公司的经营特点,直播决策层每天怎么工作,制定各项政策的原因,公司的组织架构改革能带来什么好处?对公司问题的有报酬求解以及观众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的反馈等。节目要贯彻“说人话”,用专业的管理学知识解释每件事。

 胡服骑射 规模型企业的“胡服骑射”与“尊王攘夷”

这种直播或视频节目可以被视为是为企业写正史,除商业机密外公司的任何决策和管理展示都像看电影一样直观,日后企业的发展和衰落都能从节目里找到评价是非功过的依据。


拉近了企业和经销商还有消费者的距离。公司的日常生产和高层的日常工作尽收眼底,容易产生信任。


促进了信息交流,搭建了公司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沟通平台,无论是www.aihuau.com任何日后可能的矛盾都能消灭在萌芽状态下。


由于各种交流和反馈,形成观众和老板共治公司的局面,由于新颖性,节目会被大量转发,零成本建立品牌形象。


节目永远以内容为主,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比如讲讲各种管理思想,其他厂家与经销商互坑的常用伎俩,某些行业内幕和行业趣闻等,每期时间20分钟左右。


节目可以为企业改革铺垫。企业改革往往最大阻力来源于内部,通过节目各种角度详细分析,改革对所有人带来的益处,使反对派孤立,没有理由阻挠。


在说人话的同时可以掺杂自己的私货,为公司打打广告,但要以使人没有察觉和不反感为前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099.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的成长战略 国家战略与家族企业成长

      目前,学界侧重于从微观层面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大多认为政治关联有着积极的影响。企业通过政治关联确实可以带来大量的补贴、优惠政策以及垄断资源等利益,但从宏观上看,这会给整体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从长远来看

企业的核能:员工使命与责任!

     谭小芳老师表示,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决定团队行为取向和行为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同仁不会被动地等待着工作任务的来临,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目标;不是被动地适应工作的要求,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变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 品牌之“魂”与“体”

品牌可否急功近利,在笔者看来品牌是可以急功近利的,但品牌急功近利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品牌急功近利首要的两个基本条件就是要做好、处理好品牌“魂”与“体”的关系。何为魂?何为体?人之魂为人的精神状态,人之体为人的血肉之躯。何为

企业职业经理人 企业的中式婚姻——中国式老板与职业经理人

前一阶段,柳传志在正式将联想帅印教给杨元庆的时候,对外国的职业经理人大发感慨,称其注重短期行为而忽视长远投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实,在中国企业界一直就一个有趣的现象,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非常引人注目,其原因就是好

声明:《胡服骑射 规模型企业的“胡服骑射”与“尊王攘夷”》为网友紫色林蒙山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