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痴情是苦恋 一片痴情在玉中



 玉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绵延万年的神奇文化现象。金银是钱,钻石是价,而玉是生命。握玉在手中,轻轻地抚摩再抚摩,领略玉的温润和坚贞,你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玉的那份纯正、高雅与神韵。君子比德于玉。

    

 一片痴情是苦恋 一片痴情在玉中
1  还会在心里倏然响起

    

    我老家在温州,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西班牙回到国内,在上海买了房屋定居。我很喜欢收藏,但玩玉是2002年才开始的。要说起来,我的收藏情结其实源于“十年动乱”……

    

    “文革”开始时,我在温州念小学,不过十三四岁。当时我和同学们啥也不懂,在几近疯狂的极左狂热中,也学着样挨家挨户去“破四旧”。学校旁住着一户资本家,我们去抄他的家,毁掉了不少“封资修”的字画、瓷器和文房四宝。记得有一只放筷子的筷筒,是瓷器,好像是有些年代的,当场被一个同学扔到地上砸得粉碎。多少年后,这一声瓷器粉碎的声音还会在我心里倏然响起……这时候我已经懂得这些古物的价值,更明白了过去对文化毁灭的罪孽,我常觉得过去的一幕像是一场噩梦,却让我的心灵震颤不已……

    

    一些年后,我的手头有了些闲钱,就开始了字画、瓷器、青铜器的收藏,我想借此对当年的无知孟浪表示忏悔。在“文革”中,有多少精美的文物被毁掉了啊!

    

2  “交学费”不再做“收藏家”

    

    2002年,因公司在河南省南阳市有一大型投资项目,身为总经理的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南阳工作。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散落民间的文物很多,收藏市场很繁荣。然而当地文物造假也相当猖獗,市场诡异莫测,藏品鱼龙混杂。

    

    一天,当地一个熟人向我推荐一件青铜器,那是一只造型很罕见的鼎,高有三十几厘米,宽二十多厘米,斑驳陆离的文饰上透着时光的年轮,我看一眼就喜欢上了。“如鉴定出来是假的,随时可以退货。”对方的信誓旦旦让我深信不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12万元成交。

    

    收到一件好东西,我一连几天兴奋得睡不着觉,但心里总有点不踏实。为确证此物的价值,我特地请专家鉴定,不料竟然是赝品。专家告诉我,制假者把一些没什么价值的青铜器熔化后重新翻炼成市场上价值高的造型,经过药水和泥土处理后以假乱真。由于材质接近,做工又仿得很像,所以即便是行家也很容易上当。

    

    我找到卖主要求退货,可那人只答应退4万元,还说这是行业内的规矩。向当地消协投诉也没用,愤怒至极的我骂了一生中唯一的一句粗话——“8万元就算给你买药吃吧!”由于学艺不精,在此之前我收藏的青铜器经鉴定大多也都是赝品,但这次“上大当”给了我“决定性的打击”,我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玩青铜器了。收藏市场上,像我这样屡“交学费”的“收藏家”并不在少数,教训啊!收藏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3  听君一席话和一句话

    

    在青铜器收藏上栽了跟斗,我心灰意冷。太太劝慰说:“你要解闷不如玩玉吧,南阳出玉,就当是给我买个手镯吧。”

    

    收藏玉当然好啦。玉是中国文化中最具内涵的器物,“君子比德于玉”,孔子的这句名言就奠定了玉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南阳的独山玉与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山玉、湖北绿松石号称中国四大软玉,其中独山玉素以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彩缤纷著称。距离南阳38公里的镇平县有一个玉雕大市场,是玉的大型集散地。从此,工作之余,我常驾车去大市场转悠。但这次我不敢再走“野路子”,我购买的第一件玉雕作品,是在南阳玉雕节的拍卖会上的一件独山玉俏色作品,该玉密度大,油性好,雕工也不错。经过一番竞价,最终以2.5万元拿下。带回上海,又花钱请上海的玉雕工匠再进一步加工打磨,使之更加精致完美。

    

    《礼记》有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从这件独山玉雕起步,我弃青铜而近玉了。

    

    经过几年的收藏,我陆续收藏了炉瓶、茶壶、摆件等二十余件玉雕,材质多为独山玉、俄罗斯玉,在圈内小有名气了。上海豫园商城里搞收藏展览,常常会借我的藏品去“助阵”,我很乐意与大家分享精美的收藏品。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中国宝玉石协会的秘书长奥岩。2004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邀请奥岩到家里看我的藏品。我满以为会从这位专家嘴里听到一些赞誉,不料奥岩看完对我说:“你该刹车了!你的藏品级别不够高,材质不行,做工也差,这样的收藏是没有前途的。”真是兜头一盆冷水,浇得我心凉。我这才知道,我的所谓“小有名气”的收藏,是根本不入这样的正宗专家的法眼的。高人哪,赶紧虚心学习吧。

    

    正好奥岩要去扬州办事,他邀请我一起去看看。扬州虽然不出玉,但历来是中国最重要的玉石加工基地,名家辈出,工艺自成一派。

    

    在扬州玉雕厂的展示厅里,那些精美的玉雕作品真让我大开眼界。奥岩指着一尊籽料“观音送子”对我说:“这是全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的作品,很值得收藏。顾大师年岁已高,作品越来越少。我建议你买下来,作为朋友,我也对得起你了。”

    

    听君一句话,我将作品带回了上海,朋友见了,都夸物超所值。后来有多人要出高价收购这件“观音送子”,我都没舍得出手。

    

    就是在那次扬州之行的路上,奥岩向我建议:“你最好买些上好的和田籽料,请上海的玉雕大师加工。不同的大师风格不同,擅长的题材也不同,这样你的收藏才会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作为收藏者,假如你未曾“听君一席话”,那真不知要多付多少“学费”呢!扬州之行,“更新”了我的认识水平。此后,我与上海的7位玉雕方面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和全国玉雕大师都成了朋友。

4  卖主悄悄点燃了香烟

    

    你听说过“赌石”吗?

    

    翡翠隐藏在原石中还没露出庐山真面目之前,谁也说不准它的“含金量”。这样,你买下原石,可能一朝暴富,也可能一夜破产。所以,没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是不敢入这一行的。同样,买没有加工过的玉石原料也有风险,因为仅从表面要识别内里的玉质,稍有走眼,那就亏大了。

    

    2006年7月,我在南阳的玉石大市场里,看中一块11公斤重的和田玉原石,它包着一层厚厚的黑皮,局部带浆,对方开价10万元。我应允此价,但和对方约定,赌3刀:如果一刀下去不见玉减1万元,依次递减。对方是位中年人,他表示同意。我们带着这块石头来到市场的一家玉石加工店,那里有一台专门用来切割玉石的切割机,刀片是金刚石的。

    

    马达轰鸣着,切割机按约定在玉石的边缘切下一片厚1厘米的石片。随着围观者的阵阵惊呼,切口处依然是黑黑的石皮,没有一丁点白色。这时,那个平时不抽烟的卖主悄悄点燃了一支香烟,他的1万元已经没了!其实,当时我的心情更紧张。因为哪怕他亏了3万元,我要是花7万元买了块石头,那就更亏大了!

    

    接着,切割机又切第二刀。这回,在切口处露出了白色的玉。我和那个卖主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最后,我们以9万元成交。后来才知道,那个卖主进料就花了8.5万元,如第二刀还不见玉,他就亏本了。

    

5  美玉遇名师方成大器

    

    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美玉好料不可多得,大师精品也不可复制。所以,人说“宝剑赠英雄,美玉送佳人”,其实美玉先得遇上名师,经慧心神思,妙手造物,方成大器。

    

    2005年3月,朋友给我带来消息,说新疆玉石市场有一块罕见的和田玉籽料,材质很好,对方开价100万元,加上中介费,总价104万元。我当时在南阳脱不开身,但求玉心切,便委托朋友全权代办,带着支票直奔和田。这块原石带回上海后,很多玩玉的朋友看过后都赞不绝口。

    

    玉是好玉,雕什么题材呢?我请来了好友于泾。于泾是以雕刻观音见长的玉雕大师,他的观音玉雕名闻遐迩。根据这块玉的形状,我们商定,以著名的普陀山“不肯去观音”为蓝本,雕一尊玉观音。

    

    据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他认定是观音菩萨显灵,不愿离开中土,遂靠岸筑庵供奉,是谓“不肯去观音”。为了雕好这件作品,我专程赶往普陀山求教主持道生法师。法师听闻此事非常高兴,并欣然为这尊观音题了词:“一山名胜待师开,天下群瞻两足地。”

    

    这尊玉观音的创作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每次从南阳回到上海,总要到于大师那里去看看,把自己的一些设想和大师交流。有时半夜躺在床上想到点什么,就会立刻跑到于大师那里去。

    

    一年后,普陀洛迦观音渐渐显露真容。玉雕的正面是不肯去观音的全身立像,脚下的海浪中又隐约卧着一尊观音,背后则是一个大大的“佛”字,并刻有道生法师的题词。整座玉雕玉质晶莹,油脂滋润,雕工精湛,看到的人无不啧啧称道。玉观音问世后,就参加了2006年的全国“天工奖”评选,在这次中国最高级别的玉雕艺术品评选中,玉观音一举夺得金奖。

    

    如今,我已收藏有二十余件玉雕工艺大师的作品,其中不乏获金、银、铜“天工奖”的佳作。今年春天,我创办的“博韫堂”被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授予“上海玉雕大师精品馆”的名号,而其中展示的那些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都出自上海7位玉雕大师之手。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一个玉雕大师精品展,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能真正代表当代中国玉文化的精美玉雕作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1547.html

更多阅读

新版《萍踪侠影》张丹枫像是苦头陀 张丹枫

刚在网上看了新版《萍踪侠影》的剧照,潘粤明饰演的张丹枫一副苦大愁深的样子,哪有梁羽生笔下张丹枫的半点洒脱,倒像是苦头陀。潘粤明饰演的张丹枫一副武生造型,与原著中那个饱读诗书、博古通今的张丹枫差距太大。董洁饰演的云蕾也是一脸

转载 苦楝?苦恋!——苏童《三棵树》教学新得 苦楝

原文地址:苦楝?苦恋!——苏童《三棵树》教学新得作者:鱼集湖曾经,我为如何解读苏童的《三棵树》而苦恼,是学生的一个问题启发了我——为什么那棵苦楝不是作者的第一棵树?因为“花入土,树入地”,因为作者想象中的“树”应该是“挺立在原野上

每一个人都在变幻中追寻 每当变幻时 下载

乡音在春天,呼唤归来(人生随笔)来去匆匆,岁岁无痕,留下的记忆,萌芽吐绿。归来的春天,在召唤燕子呢喃,声声叮嘱,唤醒乡愁。江南,在梦里,斜风细雨。旧事,萦绕在牵念中。父老乡亲,浓郁着乡音,一把泥土,便是无尽寄托,一句问候,便能流淌温暖。田间地头,吆喝

声明:《一片痴情是苦恋 一片痴情在玉中》为网友二次元学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