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选址的八大定律 餐饮选址策略!



发随着社区商业的持续增温,社区餐饮也逐渐成为商家谈论的焦点。餐饮业和其他行业不同,无论是从长期战略还是既得利益角度考虑,选址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据有关数据显示,店铺地址的好坏对餐饮的成功运营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众多相关因素中达到60%。

商圈评估

    商圈,意指在餐饮店坐落的地点所能够交易的范围、规模。例如徒步区的店可能是方圆1000米,乡镇地区则可能是方圆3000米(同类餐饮店数量少、缺乏竞争等因素),视具体情况而定。从上面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商圈的含义,但对于具体的餐饮店而言,商圈并不仅仅用如此简单的概念就能诠释,这还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评估商圈的方法。

    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开店,需要从多方面权衡,我们要考察店铺的地理位置是否便利,人与车的主要动向和总体流量,地点的可接近性,以及视觉和其他感官效果等。我们通过调查,大体计算出餐饮店商圈范围内的住户数、消费水平、客流量,从而粗略估算餐饮店未来能够达到的营业额。

 餐饮选址的八大定律 餐饮选址策略!
由于住宅区的顾客群较为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己在家里下厨房,到餐饮店就餐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同时,这部分人群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容易给餐饮店带来稳定的收益。所以通常我们在住宅区周围选择店面,当然也要合理的考虑交通主动脉的配合,因为增大外来客源也是增加营业额的有效途径。

    由于一些法规,不允许在住宅小区内开店。我们也不一定强求把餐饮店设在住宅区内,一般情况下,只要保证商圈内有3000以上的生活人口存在,而且其步行时间在10分钟以内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外比较成熟的商圈通常以店铺所在点为中心,半径1000米较为普遍,目标人群为2600-3000人之间,如果以家庭户数算,每户3.6 人,则家庭数在722-833之间。

消费能力评估

虽然商圈内的人口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消费能力,但有时并不能完全代表餐饮店能吸引的有效客流。这还取决于商圈内的家庭状况、人口密度、客流量、购买力等多种因素。

    家庭状况

商圈内家庭构成决定了未来餐饮店的类型。新时代的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饮食结构,提倡营养与口味的协调,崇尚多功能的饮食。对于一个由年轻人组成的两口之家,饮食就会偏重于色泽和口味,而在一个有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的家庭中,他的饮食需求主要是以孩子为核心来进行的,因而更注重营养与卫生。家庭成员的年龄与性别也会对商品需求产生影响,老龄化家庭的饮食多倾向为保健、营养等,女孩子多的家庭饮食重点就多半会放在素食和餐厅的浪漫氛围上。

广义的家庭,也包括企业、学校、医院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单位,他们对餐饮种类的需求不同,可以根据他们从事的职业的特征、收入状况和消费水平安排相应的饮食和相关服务项目。有些地区外籍人士相对较多,也可以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消费能力设定属于他们自己类型的餐饮。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通常以每平方公里人数或户数乘以平均每户人数来衡量,一般来说,人口密度低的地区顾客光临的次数少,人口密度高的地区,顾客光临的次数就多。通常相同类型的餐饮店之间会有一定距离,大部分人会选择距离自己居住地近的适合自己消费水平的店面就餐,能够较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就餐人数多。因此,在人口密度高的区域所设的店面其规模可相应扩大,以适应就餐需求。

客流量

    客流分为现在客流和潜在客流。餐饮店选择开设地点总是选在现在客流最多、最集中的地点,以使多数人能够就近用餐。在评估地理条件时,必须要认真测定经过该地点行人的流量,也就是未来餐饮店的潜在客流量。一般潜在客流量多的地方如地铁站、公交车站、学校、医院、影剧场以及游览地附近会有更大的商机。另外,办公楼附近也是设店的有利地址,办公楼里的客流以消费能力较高的白领为主,但他们对餐饮店的食品往往有较高的质量要求。

人流量

    人流量的大小同该地上下车人数也有较大关系。上下车客人数的调查重点为:

个站上下车乘客人数历年来的变化;

上下车乘客人数越多的地方越有利;

上下车乘客人数若减少,又无新的交通工具替代的情况下,商圈人口也会减少。

    根据车站出入的顾客年龄结构,可了解不同年龄顾客的需求。

    店铺应选择在车流动线较多的地方,车流动线指车辆行走时的移动路线。如在十字路转角处附近的店铺,其车流动线有四条;位于双向车道马路的店铺有两条车流动线;处在单向车道马路的店铺则只有一条车流动线。

消费能力

    商圈内家庭和人口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水平,而消费水平又影响着未来餐饮店销售额的高低。通常是通过入户抽样调查获取家庭人均收入的。在选择店址时,餐饮店多以青年和中年层的顾客为主,因为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而且可支配收入较多。城市中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中学生和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国内15-25岁的这批年轻人一般是独生子女,被称为新生代消费层,他们消费的特点是注重饮食质量,注重味道与营养而不注重价格,由于这个年龄段人的父母大多是5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数量很大,因此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数量也很大,餐饮店定位于这样的目标客户群是非常有规模性的。

商圈的竞争评估

    在做商圈竞争评估时必须考虑这样一些因素:现有餐饮店的数量、现有餐饮店的规模分布、新餐饮店开张率,所有餐饮店的优势和劣势,短期和长期变动以及饱和情况等。餐饮店过少的商圈,只有很少餐饮店提供满足商圈内消费者需求的服务;餐饮店过多的商圈,又有太多餐饮店提供服务,以致每家餐饮店都得不到相应的投资回报;一个饱和的商圈才是餐饮店数目恰好满足商圈内消费者对特定产品与服务的需要。饱和指数表明一个商圈所能支持的餐饮店不可能超过一个固定数量。

在计算饱和指数时可以借助于以下公式:

IRS=C×RE/RF

IRS—商圈的餐饮消费饱和指数

C—商圈内的潜在顾客数目

RE—商圈内消费者人均餐饮消费支出

RF—商圈内餐饮店的营业面积

假设在一个商圈内有1万个家庭,每周在饮食方面支出200元,共有10个店铺在商圈内, 共有10000平方米销售面积,则该商圈的饱和指数为:IRS=1000×200/10000=20 饱和指数越大,意味着该商圈内的饱和度越低;饱和指数越小,则意味着该商圈内的饱 和度越高。一般说来,餐饮店要选择饱和指数较高,饱和度较低的商圈开店。

细节技巧

    如何发现一个区域最优点呢?我们要学会在一个商圈内寻找细微的差异。例如,方向不同、当地主要建筑物的不同或地势不同等等原因往往都会对未来餐饮店的营业额造成影响。通常在有红绿灯的地方,越过红绿灯的位置最佳,因为它便于顾客进入,又不会造成店铺门口的拥挤堵塞现象。当然在餐饮店前最好有适当数量的停车位;在有车站的地方,车站下方的位置就要比车站对面的位置好,因为来往的顾客就餐比较方便,省去了过马路的麻烦;在有斜坡的地方,坡上要比坡下好,因为坡下行人过往较快,不易引起顾客的注意。

在居民住宅区附近设立餐饮店,而且在决定餐饮店位置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在下述地点建店,即道路狭窄的地方、停车场小的地方、人口稀少的地方以及建筑物过于狭长的地方等等。不同气候的城市店址也有优劣差别,在北方城市,如果店门朝风(一般朝西北方向),冬季寒风不断地侵袭,就会赶走顾客,因此风口位置要慎选。而有的门店前有树木、建筑物等,这些障碍物可能会影响餐饮店的能见度,从而影响客流。正因为这样,我们要通过细微的对比来获取位置上的最大优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6093.html

更多阅读

谈谈酒店餐饮营销策略方案 餐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

谈谈酒店餐饮营销策略方案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旅游餐饮企业的营销观念也从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产品观念、生产观念和推销观念,逐步发展成为以宾客需求为依据的市场营销观念,甚至还出现了从餐饮企业更久远的发展着眼的“社

肯德基选址策略 肯德基是怎样选址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KFC的跟进选址策略。     案例:KFC的跟进选址策略     肯德基对快餐店选址是非常重视的,选址决策一般是两级审批制,通过两个委员会的同意,一个是地方公司,另一个是总部。其选址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大型零售商业选址策略分析

   [摘要] 本文就大型零售商业选址的基本原则、选址中影响选址的参考因素、选址的方法进行系统的讨论,并对世界零售业巨头家乐福的选址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大型零售商业选址哈夫模型商业饱和度测量法   大型零售

餐饮选址千分策略 超级市场选址策略

 超级市场店铺选址的好坏及各店铺之间网络连接的优良化程度。关系到连锁超市的销售力、获利力和竞争力,因此,选址策略至关重要。  1.理想店址的条件和要素  (1)优良店址的三个条件  ①未来十年以上的持续经营力   店铺

餐饮业经营策略 饭店餐饮经营策略

 时下,全国各地酒店林立、餐馆众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经营的空间越来越狭小,特别是诸多三、四星级的饭店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局面,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技术,一方面与那些装修豪华、菜品精美、服务一流、经营灵活的豪华酒楼相比,毫无优

声明:《餐饮选址的八大定律 餐饮选址策略!》为网友正能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