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知识点总汇 茶叶界的朋友,请您补一堂“经济学常识课”!



买卖是交易,要看投入和产出,双方都要追求“赚到”的感觉。这个“赚到”,对买方来说是消费者剩余,对卖方来说则是利润。


这个可以实现,也必须实现,这是经济学常识,也是品牌营销的基础。说出来每个人都懂,但有没有真懂,则要看你有没有认识到如下三点。


第一,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任何东西都有成本。这一点必须看懂,尤其是隐形的成本更加重要,更易被忽视。例如,看到一样东西,人都会有一些自然而然的联想,就像很多客户看到我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诗集《一群正在回家的人》,就以为我是中文系毕业的,而我是经济系毕业的,地地道道的理科生,从前学的最好的也物理化学,平常干的也是非常俗气的品牌营销工作。


若是要改变这种联想,则需要成本,尤其是一些固有的联想,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它更是难上加难,甚至是付出巨大代价后,也是无功而返。例如,“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交通规则,看到灯的颜色就会做出相关反应。如果一定要修改,代价一定不小。这个代价不是修改规则的换灯成本,而是大脑一贯存在、www.aihuau.com具有惯性的思维成本。思维成本是隐形的,很容易被忽视,比换灯成本要大很多。据腾讯网报道,文革期间北京市的“红灯行,绿灯停”曾一度造成了市内交通的巨大混乱,实施时间不长就被叫停了。这件事就很有说服力。


既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么,如何实现谢付亮倡导的利用免费资源来快速提升品牌呢?用脑子换票子,多动动脑子就能少用票子,这里的“动脑子”就需要成本,自己“动脑子”不需要花钱,只要花时间、花精力,请人帮忙“动脑子”则需要花钱。这是游戏规则,大家都要遵守,就像客人进店买茶要花钱一样。不一样的是,茶叶是有形的,脑子是无形的。很多人以为脑子不需要成本,不就是花时间吗?!大错特错!无偿占用他人脑力资源的想法或做法都是短期行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概率很低。


第二,必须先投入,才能有产出,这个顺序不能颠倒。这一点看看农民种田和收割的过程就知道,只有经过松土、撒种、灌溉、施肥等一系列持续不断的辛勤付出,农民才可能有未来的收获。只可惜,茶叶界的很多茶商茶企,甚至是不少茶区的地方政府,也没有正确分解自己的“投入”,诸如,哪里该投,哪里不该投,或者说哪里应该投多少等等,甚至是心思往哪里放、眼睛往哪里看,都应该有个盘算和计划。


如果只是把钱投在了货品上或装修上,仅仅把钱贴在了墙上,甚至是投到了一些腐败上,而没有花适当的钱去购买思想、策略或方法,这样的“投入组合”是值得推敲的,甚至是错误的。注意,是投入组合!组合!组合!组合!不仅仅是一种投入!


例如,很多产区的领导或茶叶主管领导看到远卓品牌策划公司的品牌营销案例,或读了《茶翅高飞》《指点茶山》系列著作之后,很喜欢邀请谢付亮去做指导,而且都很热情,经常打电话发短信或微信,但似乎并不喜欢其中的游戏规则,也不愿意遵守,总想着自己是“例外”。但是,商业有商业的规则,不遵守规则,自然是很难达成一致。当然,对于对方要求的灰色规则,我们是坚决拒绝的。


第三,一切的决策都是经济性的决策,也就是说,一个人最终做出的决定,一定是在当时看来,对自己的综合利益比较大的或伤害比较小的。必须提醒!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甚至是灵魂层面的利益,而不是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若是只看中一点蝇头小利,自然就只可能获得一点蝇头小利。因为,一个人“赚到的”通常不会超出他“看到的”,这也是很多茶企或茶商陷入困境的原因。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总汇 茶叶界的朋友,请您补一堂“经济学常识课”!

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是铁律!例如,昨天我在马连道和朋友聊天,同行的朋友说起一个很有名的茶叶品牌,居然已经是资不抵债!我很吃惊!七八年前,我和朋友去过他的公司,和他作了短暂的交流,以增进对其所在行业的了解,也听过同行或朋友多次说过其状况,我质疑过其模式背后的问题和隐患,但我未料到这么多年之后,其“风光”的背后会“沧桑”到如此地步!或许,这个“圈”,不少茶叶品牌都已经钻了进去,只不过,光环还在闪耀而已!


经济学的常识很多,但究其本质并不算多,无非是投入产出、成本收益或有舍有得,而这背后是人性。人性是不变的,至少是变化微小。一旦抓住人性这一不变的元素,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多问题。茶叶界需要补一补这些常识,对为人和经营茶企都大有益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83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经济学常识知识点总汇 茶叶界的朋友,请您补一堂“经济学常识课”!》为网友时代向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