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 决策的科学化,从数据统计开始



天气预报,生活中最需要精准,而实际上难以办到的一项决策。一来,历史数据积累少,无法寻找到天气的长周期规律;二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且不可预料,就连事后也难以透彻分析;三来,统计技术跟不上,软件和硬件技术愈加发达,可掌控这些机器和系统的人,容易受到自己的经验、偏见所左右。


一百多年前,基于实效的医疗(EBM,Evidence-Based Medicine),也称为循证医学,极大地改变了医学界。之前的个人经验摸索,师傅带徒弟,独门秘籍,一下子被统计分析所取代。这种起源于流行病学的统计技术,进而迅速应用到经济和经营领域,对政府、机构和工商企业的科学决策,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 决策的科学化,从数据统计开始


那么,数据和统计分析究竟有什么价值呢?做出最佳判断的思考方式。统计分析的结果,只是指导你做出最佳决策并坚定行动,但它并不代表决策的结果。叶敦明认为:执行的过程,会出现一些事情,不符合事前的统计分析,这需要随机应变与果断决策。当然,这些“意外”的数据,也会进入下一轮“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环节,从而得出更好或更适用的新答案。


数据统计的基本逻辑:假设和验证,这与商业决策完全一致。大胆假设,考验你的创想力,对一个行业或产业,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观察与领会,进而差异化的选择。小心求证,则是在可能的选择方案中,找到最可行的那一个。


有选择,才有决策,而选择,也有自己的支撑技术:数理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验证的正确率,可假设的创想力与洞察力,却无法用技术来替代。假设,属于商业智能,与一个国家的人才综合素质密不可分。这里面,阅读能力与统计分析,最为重要,它们构成了通才的最坚实根基。


阅读能力,每个人的必备能力,它决定了你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水平。职场人士,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慢慢忽略了大环境的变化,对其他关联学科也关心不多。这就造成了决策的近视症(凭经验和直觉),以及自负症(觉得自己什么都看懂了、看透了)。这么说吧,统计思维,也是当今社会人的必不可少的能力,对于炒股、买房或买车这样的民生大事,以及企业战略制定、政府重大决策,都能派上大用场。 


统计分析离不开数据,数据越多,分析的结果越准确。可是,大数据靠积累或购买,时间、管理水平和资金要求高,一般人玩不起。而从现有数据(企业的,社会的,行业的)进行挖掘,也能解决大多数预测或判断的大问题。


第一招,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展开有意义的假设,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用假设之长,克服数据量之短,再用扎实的验证功夫,迅速检验和判断假设的正确性。很多预测未来的大决策,比如战略兼并、海外扩张,或者是高铁大建设。


第二招,在非数据领域开辟战场,比如文本挖掘,利用语素分析,找出当下或未来的关键词,辅助决策的制定。像时装、奢侈品等行业,会从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或者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挖掘到核心词汇、关联以及内在的含义,进而预测下一波时尚风潮的走向与表现。


第三招,利用企业内外部的非结构化数据,去形成构造化的表,然后呢,找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判断。图、表格、文档,都是非结构化数据,一个企业的营销部门,很多时间里,都在与之打交道,要么从中找到规律性,要么进行结构化再造,便于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时,若是现有的数据不够用,或者无法信服地得出验证,那就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有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这两个方式。要在准确率、成本以及判断依据足够程度上,找到适合一件事情、一个项目、一个重大决策的平衡。一句话,少花钱,办对事。


随机抽样,正是抽样调查中最常用的一种。先找到为了正确的判断所必需的最少数据,控制误差,明确因果关系。有几个注意事项。首先,抽样对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性要够强;其次,设定一个误差上限,一旦超过,就必须重新抽样;最后,打破人先见为主和惯性思维,避免盲目的、强行的因果联系。


宝洁公司,在推广一个新产品之前,倾向于使用对照测试。此时,提出A和B两个不同的方案,选择两个相近的市场(市场空间、消费人群、竞争格局等),进行比较分析。胜出的方案,再用于下一轮的几个市场的测试,若证明可行,最后才会全面推向市场。小心行得万年船,大公司的竞争优势,有时候在于事前准备工作的精细,以及决策的科学性。


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警醒:临时抓数据,或拼命凑齐数据。数据的现抓先用,产生的误差会很大,不知不觉把你对到错误的方向上。用数据统计指导决策时,必须始终关注误差,坚信不正确的分析不如没有分析(靠直觉或经验)。叶敦明建议:可使用卡方检验,观察值与理论推断值之间的偏差。若为零,表示理论值完全符合,可以用于指导今后的实际决策。偏差值越大,则越不相符,这样的统计数据,小心使用。


拼命凑齐数据,才敢于决策,这又会走入决策死胡同。不求数据大而全,只求数据正确、沟通,最关键的是,要与预期利益相关联。一些公司的IT或市场管理部门,喜欢高大上的软硬件,拿出厚重而博大的数据分析。高层决策者往往觉得两难,投入太大,而又难以利用,为了统计分析而统计分析的做法,不符合务实决策者的商业思维。


说到这,你可能明白了这么一个理:统计分析的结果,要服务于商业实践。那么,如何将统计分析与具体决策或行动联系起来呢?正如《看穿一切数字的统计学》作者西内启所言,你要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做出何种改变能够增加利益?未来产出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拿起统计分析的武器,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决策建议,帮助我们更好或更快地实现预期利益。也就是说,统计分析属于投资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投入或成本。


第二,是否能够做出这种改变?有些正确而又美好的改变,实在有心无力,强行去做,只会空耗组织的资源和心力。都头来,想跑的没跑起来,该走的却寸步未行。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不美好的现实中,依然保持激情和勇气,去一步步行出美好,这才是有谋略的、有智慧的勇敢者。


第三,如果能够做出这种改变,那么带来的利益是否大于所消耗的成本?这个账,肯定要算清楚的。统计分析,不为装点门面,不为驳倒对方,只是一笔合算的投入罢了。有点像我们买汽车保险,花一笔小钱,防止自己赔大钱。一些大型企业,在重大决策出台前,都会花钱请人做调查和统计分析,来校正自己决策。


美国的总统大选,也大量使用统计分析来调整竞争策略,甚至改变政治主张。奥巴马的连任,就是拿起了随机抽样、语素分析等新制胜工具,在舆论的把控上一举超越对手,让大多数投票人觉得选他是最正确的决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112.html

更多阅读

单板机上的LINUX,从零开始四 从零开始异世界web四

上一篇介绍了单板机装载程序(Bootloader)U-Boot的生成。本文介绍一个小Linux内核的生成。使用的Linux内核源代码版本是3.14.12(最新是3.14.16了),是比较新的版本,而且3.14也是一个会长期维护的版本。由内核源代码到生成内核,需要首先进行

牵我的手,从心动到古稀··· 从心动到古稀什么意思

我想总有那么一天我会变的皱皱巴巴你会变的肥肥大大我会变得叽叽喳喳你会变的不爱说话我说"老头子你听是不是有电话"~你说"老婆子那是谁的假牙"~当初追我的时候没让你费多大力气所以今天旧账重提代表月亮来惩罚你我总是对我当年的不

我的金钱观,从橱柜衣服谈起 我的金钱观

更多好文请看内在空间 www.innerspace.com.cn德芬在那里回答问题。最近台湾流行一本书叫做“断舍离”,就是教大家怎么样清除自己家里不必要的多余物品,这也是象征着清除自己内在的垃圾【】,甩掉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我最近也在清除自己的

从中央到地方 政法委是干什么的

从中央到地方这是我去年就要写的题目,后来觉着这国家大事,用不着我一个家庭妇女来唠叨,看看形势也没那么严峻,自己过过小日子得了,就没写。该来的还是得来。昨天盯着微博盯了一晚上,人民网几句话就把大家打发了。打发就打发了,我们也习惯

业务员称呼 尊重你的业务员,从称呼开始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有钱的人称呼老板,没钱的人称呼成穷人甚至是乞丐。老板是有钱人的代名词吗?未必,不是每个老板都是有钱人,也并不是每个老板都很幸福。但,在别人眼里,被叫老板的一定是有钱的,幸福的,叫穷人或者乞丐的一定是

声明:《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 决策的科学化,从数据统计开始》为网友金牌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