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哲学:唯物由心造



昨天11.11疯狂购物节,热衷于网购的消费人群有多种类型,有一些人购物只看牌子,不问价格;有一些人会不断比对价格及商品性能等;有些人是算计价廉物美,不断更新物品;有些人只是图乐子好玩,买了一堆用不上的商品堆在家里。。。您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人群呢?


物质世界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人脑创造出的商品数以亿万计,而品牌商品的吸引力或许是商家盈利的法宝,如何塑造品牌?这是一门哲学。啥哲学?品牌哲学。什么是“品牌哲学”?又该如何理解“品牌的哲学”?如何解构“品牌哲学”?


——或许,您需要思考更多问题,重新考量建设品牌哲学的初衷、动机、情感、利益、价值、意义、精神等多维度课题;甚至要回归到品牌起始原点,品牌基因、血统、符号、图腾、梦想、传奇故事等穿越;或许还要落实到“哲学”这个名词、这门学科中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大师曾经呼吁:让哲学家成为政客,让政治家学习哲学。


当下,徐久洲我探索品牌哲学倡议:大小官吏、商贾、老板、CEO等领导们当务之急要研究哲学,夯实品牌根基,让自己的品牌雄起,构筑理想城邦,高屋建瓴,成就心世界。


更多的个人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城市品牌、国家品牌都会攀登上哲学的高度。品牌如同人生,生老病死,品牌需要保鲜、养生以长寿,繁衍子品牌、附属品牌。这都需要品牌创造者去完善!既生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必须思量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实事。


应中国文艺复兴大环境趋势为背景,“品牌哲学”应运而生,当然不同于“品牌的哲学”,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形而上哲学思想来诠释“品牌哲学”,是宇宙自然大道以德化育万事万物而产生的自然法则,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高度协调。


——这是“人文”的、“学术”的、“纯粹”的、“理性”的、“冷静”的论调。


就形而下而言,“品牌哲学”朴素义理如同农民的子孙吃饱了饭,穿上体面的衣服,出去谈理想公益情怀、说爱国慈善移民、读EMBA总裁班、攀缘结交权贵、互通生意人脉、做通天大买卖、忒风光有面子。


——这是有身份、有地位、有高度、有思想、有品质、有内涵、有精神的世俗化的品牌哲学概念。


糅合形而上与形而下,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破除禁锢,狂热超越自我;如同《诗经》中的“有匪君子”如同璞玉,想成大器,需要切磋、雕琢、打磨,灌输心血甚至倾注生命而成就的智慧结晶;如同《大学》中的儒家教育济世纲要,由知止、慎独而修身以成就人生理想。


——这是宅在象牙塔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路数,一旦思想格局打开并健行之,或青云直上靖国安邦,或开宗立派传授智慧,或暴敛巨财兼济天下。


您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或许,品牌哲学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多数品牌无法达成那样的高度。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11.11”与“12.12”,爱疯搏命;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微信”与“来往”,爱玩扮酷;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红包”与“白条”,爱派拜金。


有偈为证:


商海狂潮滔天浪,静心治学谦卦悟。


品牌哲学有义趣,殊途同归参大道。


那么,又该如何系统化理解哲学中的唯物及相关思想主张呢?


首先要知道“唯物”概念,物质聚散离合量化形成宇宙,物质客观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映射到人脑中产生对应意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


人类以认识身外的物质而认知此世界,相对而言,属于彼世界的灵性精神却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属于“唯心”的范畴。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实,身外之物被世人竞相追崇,而心中理想被冷藏束之高阁。或许可以套用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经典文辞:


“......娶了红玫瑰,这红玫瑰就像贴在墙上的大红喜字在慢慢褪色,而那白玫瑰如同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这白玫瑰便如同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米黏,而那红玫瑰却如同长在胸口的一颗朱砂痣。”


——事实证明,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不可兼得的,仁义与生命在危难关头是要取舍的,同理物质与精神更是难以兼得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更是如此。


其次是“唯物主义”,哲学史上有“唯物”与“唯心”两大派别,唯物主义是对立并存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开宗,经伊壁鸠鲁扩大影响。


近代社会在形式上采取“机械唯物论”和“原子唯物论”,早期认为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动物是自动的机器。法国哲学家拉夫特利认为“人是一件机器”,德国哲学家福格特断言人脑分泌思想如同肝胆分泌胆汁消化液一样。马克思在根本上改造了唯物主义,结合辩证法,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也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将其深入贯彻到社会各个领域及历史事件之中。


——可见,唯物主义是指社会发展通过科学手段成为先进阶级的世界观。所以,必须要理解对应的“唯心主义”。如何理解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对立并存与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强调观念或精神在解释经验方面的作用。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源头,之后影响了主观唯心主义传世,以及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论点大致拟为以下10大类:


其01、英国哲学家贝克莱主张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其02、多数科学哲学家坚持“自我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认为主体与客体不可分的关联存在。


其03、非理性论者多数认为“存在是神秘的,只有靠直觉来把握”;正如同魏晋玄学将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


其04、连接康德和黑格尔两大哲学大师之间的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其05、法国经院哲学家提出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与汉代董仲舒“天生万物”神学论近似。

 品牌哲学:唯物由心造

其06、道家黄老学说及老庄思想都在演绎“心物二元论”,认为主体与客体是可分的关联性。


其07、儒家治学根基之《大学》经典传世之三纲八目,尤指“心”在“明明德”;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诚意至正心,明德是心。


其08、佛教禅宗南派惠能大师以“顿悟”而明心见性悟道;禅宗北派神秀禅师以“渐悟”而治心,被南宋理学家推崇。


其09、儒家陆、王学派坚持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而产生的物质,没有“我”就没有世界,“我”是不可或缺的。


其10、佛教经典中有诸多关于“心”的典型智慧:


“一切唯心造”,以立体化开示宇宙所有存在,皆是由心所变现,心外没有任何实法存在;


“一切从心转”,认为心是万有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实;


“心造诸如来”,以缘起性空,论一切法、无有法、非法、非非法,本来无物亦无心。


研究学术,心胸当容得下庭院内外“百花齐放”,当思辨“百家争鸣”之高谈阔论以指导自己笃行。所以,不论您是博学多才,抑或是一门深入,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自己的学养工夫,以印证老祖宗传世的经典智慧。


万事万物,一切有心造。物质如此,品牌如此,品牌哲学亦是如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222.html

更多阅读

?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 相由心生 境由心造

领悟人生大智慧关注本平台能够让你轻松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在贫与富、得与失、悲与喜、爱与恨面前取舍自如、平静应对,在生活的道路上充满自信和坚强。品享快乐幸福人生!点击顶部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lwrs66 即可关注。命由己造,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心本无生因境有

佛语:“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秋山禅悟图》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种境界,也是操控情绪的源泉。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一个人,心念变了,德行就变

品牌哲学:《大学》诚意方殷品第七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大学》格物致知品第六,糅合宗教经典智慧,将品牌哲学落实到企业文化、企业营销之中,以营销进化对治营销退化,企业及组织发展遭遇困境由“文”、“武”形态及性质决定出路。有偈为证: 

品牌哲学:《大学》格物致知品六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大学》情理法度品第五,论“本末”察《论语》仁人君子正义,深入探索“品牌哲学”,将三纲、八目导入企业文化,创新“商业模式”5大模型、15个模块、7大系统检验。有偈为证:

声明:《品牌哲学:唯物由心造》为网友泛滥滴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