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 知乎 收视率的原罪——公共传播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冷思考



收视率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制,依靠这个机制,电视台可以及时反馈、了解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形式,这一方面给电视台一种反馈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通过了解节目收视群体的类型、规模确定广告的预算、投入、类型、频率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物极必反,盈满为亏”,收视率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无疑是非常有效率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媒体将收视率的地位摆放的非常之高,甚至到了唯收视率的时代,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第一、收视率只能反映人们在看什么,而不能反映人们喜欢看什么。

有人可能质疑了,你这不是废话吗?难道看什么不能反映他们喜欢什么吗?

我认为不能。闫凤娇的照片许多人都看了,但是这只是源于这种信息的短缺造成的暂时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如果有一个台公开的每天播放他的照片,我相信看过一遍的人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许多人都喜欢吃兰州牛肉面里面的香菜,但是香菜毕竟只能作为调料出现,如果纯粹端上来一碗香菜,估计99%的人都没有兴趣吃下去。

第二、唯收视率不能引导主流的价值观。

我们知道,几乎没有太多的孩子喜欢学习,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喜欢玩耍的。但是我们不能只有少儿频道而没有科教频道,就是这个道理。

媒体的作用,从开始出现就有教化公众,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虽然现在的媒体商业化的气息越来越浓厚了,许多媒体都实现了商业化的转型,但是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潮流方向的作用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放下。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好的节目由于缺乏收视率被叫停,-爱华网-这个最典型的就是央视的《实话实话》,崔永元走了以后,和晶接手,由于这个节目曲高和寡,最终被下课,实在是很惋惜。

 劣币驱逐良币 知乎 收视率的原罪——公共传播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冷思考

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节目,甚至是欺诈公众的节目却在收视率的助推下如日中天,刚刚下课的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及张悟本事件在被媒体披露前不就是这样吗?

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一个人美名远扬的成本远远的高于遗臭万年的成本,前者需要战战兢兢的不断花费时间、经历甚至金钱,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后者的成本也许就是“一露”,一句雷人的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性别反串…..甚至有些有先天优势的人只要出面就会引起关注,如凤姐,犀利哥…

但是与此相反,美名远扬的收获与遗臭万年的收获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同样的收视率可以得到同样的经济效益,至于节目内容是什么,这都不是重要的,这就是现在一些媒体的逻辑。

如果我们的媒体能够有更好的职业素养,他们通过自己的筛选,让那些想一雷成名或者一露成名的人没有这种机会,好的节目一定会积极地做的更好,这样不仅实现了媒体的利益最大化和长久化,也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当然,这是我的一个理想的预期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4124.html

更多阅读

知乎网怎么玩 知乎微博

知乎网怎么玩——简介知乎是一个类似百度经验的平台,通过知乎你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真实知识和经验,为你的行动做好参考。那么很多新手朋友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玩转知乎。让小编一一介绍一下。知乎网怎么玩——注册登录知乎网怎么玩 1

知乎精选:什么是爱,爱一个人到底什么感觉?

2014.03.04文/知乎腐生: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乔楠:爱上他之后,突然听懂了很多情歌。尤魅:突然觉得,可以不用征服世界,不用出人头地,不用功成名就,不用腰缠万贯,也能感觉到幸福了。甚至有一点失了雄心壮志,觉得这样就挺好。P.S.其

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 什么是爱 知乎

文字/知乎 配图/韩国插画师Limhee转自/微奇生活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喜欢是运筹帷幄,爱是束手就擒。喜欢是圈养,爱是放养。喜欢是小玫瑰对小王子,小王子对小狐狸。爱是小狐狸对小王子,小王子对小玫瑰。

声明:《劣币驱逐良币 知乎 收视率的原罪——公共传播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冷思考》为网友画无止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