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地方政府促推企业加薪困于手段匮乏



昨日,南京市人保局官网(南京市政府网)全文公布了该市“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实施意见”。该市及江苏省内的官方媒体对该“实施意见”作了正面解读。

今年初,南京市政府公布了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事实上,公布企业年度工资指导线在南京已实施多年,但为该“指导线”颁布具体“实施意见”还是第一次。

该“实施意见”划定了“五条增资线”,若有企业“踩线”,南京市人保局将会同区县人保机构,把企业是否为员工增薪纳入企业劳保证年检、社保基金征缴稽核范畴之内予以监督,未按要求执行的企业可能受到处罚。

“五条增资线”相对清晰也相对硬朗:经营正常效益较好企业,本年度须以本企业上年度工资水平12%的幅度为员工增薪;经营正常效益好的企业,须以本企业上年度工资水平20%的幅度为员工增薪;只要企业有经营活动,不论本年度是否盈利,应按不低于本企业上年度工资水平6%的幅度为员工增薪;持续经营亏损企业,在征得本企业工会或职代会同意后,可低于工资指导线下线(6%)确定增薪水平,但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电力、金融等垄断和高工资行业内企业,为员工增薪不能突破上线,至于上线的具体幅度,“实施意见”表述尚欠清晰。

对照“五条增资线”,效益好与效益较好企业员工增薪当问题不大。作为“实施意见”之主要亮点,年度亏损企业和持续亏损企业,以往是否为员工增薪不受行政约束,今年则受到了约束。也即,薪必须增,增幅可在6%及6%以下幅度内“通融”。在此意义上,南京的“实施意见”很可能是眼下人们仅见的“近乎强制的行政决断”,舆论当为南京鼓鼓掌。

然而,识者所知,除少数垄断国企和效益好的企业之外,员工薪酬取决于两条基于市场的硬约束,一是劳动力供求关系,二是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大小。地方政府若以行政意志强制促推企业为员工增薪,必须拥有相应的强制手段。在法治社会,该手段首先指法律硬约束。

南京市人保局显然对此了然于胸,特意在“实施意见”中另加一条,若企业拒不执行年度增薪计划或弄虚作假,将依据《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59条规定进行处罚。

这就有必要对江苏人大2004年颁行的“条例”作点解析。不可否认,江苏省就工资支付专门颁行地方法规属有为之举。“条例”共七章66条,堪称面面俱到。但时至今日,国家层面的仅归属于政府规章层级的“工资条例”尚在草拟阶段,近期各种不同意见还不少,何时颁行更难说。这就决定了,在缺乏“上位法”可依的窘况下,江苏2004版“条例”生性偏软偏弱,拿其中的第59条来处罚拒不执行年度增薪计划的企业明显牵强附会,就算“张冠李戴”勉强可行,其最高罚则(只要不酿成治安事件或构成犯罪)也只局限于对企业(也可对企业法人及直接责任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罚则如此“温柔”,对企业近乎于“零约束”。

 鲁宁:地方政府促推企业加薪困于手段匮乏
法制刚性十足,有法不依、法不责众仍是国家推进法治之两只“拦路虎”。再遇法制不彰,执法效度又何敢奢望。国家主张企业为员工尤其是一线生产工人增薪,并试图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政府作为该机制的主要构建者和执法监督主体,在专有法制缺席的现状下,明显苦于监管依据和监督手段的匮乏。

把困惑挑明,并非否定南京人保局的行政善意。但我们不能不指出,增薪的口惠要实至,两个根本环节亟待较大突破: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模式,争取早日把“中国制造”从全球产业分工链的下游递进至中游。产品档次打开盈利空间,各类企业普遍增薪才真正具备“支付基础”;二是把舆论呼唤多年的“工资法”纳入立法议程并尽快启动操作程序。而在当下,则当痛下决心排除各种既得利益阻碍,赶紧颁行国家层面的“工资条例”,若久拖不决至明年,政府面临的舆论压力将更难应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6100.html

更多阅读

扶持龙头企业 地方政府扶持龙头企业的8大误区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其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的 重要举措,这已经是人们发展县域经济特色农业的共识。虽然地方政府在

精子卵子排斥 李铁:地方政府反对户改 根子在利益排斥

     新型城镇化系列报道之九  《中国经营报》4月1日刊发“寻找中国第四极”的专题报道,对明确提出要竞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哈大经济带等做了详尽报道和对比,报道引起政、学两界的

空城、鬼城:地方政府“圈地运动”下的蛋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贵阳、营口、常州等地相继出现“空城”“鬼城”现象。造成此种现象的内在成因和纠偏之道是什么?新型城镇化面临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全国工商联

地方政府扶持粮食产业 地方政府如何参与主导产业建设

   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的例子,引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如何参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建设?从现在来看,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地方政府都在一窝蜂地追逐中央政府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

鲁宁:反对小贩解禁的副市长让人心寒

在执法中暴力事件频发的今天,城管委向副市长提出对小贩网开一面,是因为身为执行者的他们,也清楚看到了城管潜藏的巨大社会风险,他们希望在管理制度上缓和矛盾,但副市长的断然拒绝,却可以看出,他离真实的民生有多远? 本周一至周三,相继有三条

声明:《鲁宁:地方政府促推企业加薪困于手段匮乏》为网友依嘫飯特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