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耸听 近义词 马云“过冬论”是危言耸听?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为什么在一片“哀鸿遍野”的惨烈之中,与中小企业休戚与共的阿里巴巴公司会捷报频传?

  张小平

  一向自信满满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却在今年7月23日的晚上,给所有员工发出了题为《冬天的使命》的内部邮件。在这封邮件中,马云一脸寒气地抛出了“过冬论”:“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可能进入衰退期。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很多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他向员工们呼吁:“准备过冬吧!”

  而仅仅在一个月后的8月27日,阿里巴巴公司却发表了一份滚烫的年中财报。这份新的财报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截止2008年6月30日的上半年,阿里巴巴营收为14.152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47.8%。其中,中国交易市场的营业收入较2007年同期增长84.6%至人民币4.81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34.0%,成为期间收入的主要增长动力。净利润为6.972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36.2%……

  这个成绩与马云之前的表态,有着极大的反差!有人据此断定:马云此前“过冬论”纯属危言耸听。果真如此吗?

  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有目共睹。尤其以出口为基本导向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原材料增长、生产成本增加及出口渠道受阻等多重压力,一大批企业因此岌岌可危。甚至有经济学者悲观地预言,国内中小企业或将迎来密集的“破产潮”。

 危言耸听 近义词 马云“过冬论”是危言耸听?
  为什么在一片“哀鸿遍野”的惨烈之中,与中小企业休戚与共的阿里巴巴公司会逆势而上、捷报频传呢?仔细解读该公司的财报,你会发现那些枯燥的数字中其实隐含着马云的几招妙手:

  一招是放低姿态。阿里巴巴6月推出“诚信通个人会员”服务,该服务每年只要2300元,相对原来的企业会员费用而言,是一种变相的“低价促销”,于是在不到1个月内就吸引了10000名个人会员。

  一招是放松要求。阿里巴巴原来一直坚持买方必须注册,但后来却取消了这条规定,这等于自行把瓶颈打破,让大量活水流了进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大刺激了交易量的增长。

  一招是放下诱饵。阿里巴巴于4月推出了“旺铺”,为企业提供独立域名、企业邮箱、无限量产品信息发布、自主建站功能、分析客户行为等种种工具,并且暂时让用户免费使用,此举无疑为用户提供了超高的附加值,让前来免费尝鲜的用户流连忘返。

  当然,阿里巴巴公司的此次捷报,并不意味着它在国内外持续恶化的经济环境中会有超强的免疫力。公司业绩在短时间内逆势而上,可能会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上半年恶化的经济形势让许多企业神经紧绷,甚至有些企业提前窒息了,但大多企业还在想尽一切办法支撑,大面积的破产潮仍未到来;二是中小企业的衰退可能还没有马上波及到如阿里巴巴一样的服务商,这种破坏性也许会在公司下半年的财报中开始显现;三是短期内的企业危机,有时会对阿里巴巴之类的电子服务商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比如2003年的非典,很多中小企业做不了生意,于是朝网络销售平台蜂拥而来;而这一次危机中,很多中小企业倒闭,导致了大量库存产品在网络上低价倾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短期的畸形繁荣。

  有观察家预言,国外的次贷危机,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更加深入地影响到全球的经济,次贷很可能是多米诺牌中倒下的第一个,它将触发一系列更强、更具破坏性的金融地震,最终后果是世界范围的流动性过剩突然逆转为流动性紧缩的经济景气周期的巨变,世界经济的“冰河期”可能不期而至。

  正在加速全球化步伐的马云,在阿里巴巴这份捷报面前想必会更加警惕,他要比我们都更知道可能的危险。

  当然,危机中也蕴含契机。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在困境中真正地帮助国内外中小企业客户改变不利的经济格局,一起渡过难关,那么它也许会在未来几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马云似乎看到了这线曙光:“十年以后因为今天的变革,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8515.html

更多阅读

近义词反义词 后继有人近义词反义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8单元近义词、反义词第一单元近义词:急切----迫切惧怕----害怕隐藏----暗藏担忧----担心贪婪----贪心适宜----适合反义词:暂时----长久轻松----沉重隐藏----公开担忧----放心快乐----忧伤贪婪----知足惧怕

声明:《危言耸听 近义词 马云“过冬论”是危言耸听?》为网友缺心眼那叫单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