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规划材料题 地方区域经济规划需要线下延伸

 区域经济规划材料题 地方区域经济规划需要线下延伸


日前一位家乡的父母官给笔者带来“一个好消息”,说的是笔者的老家又获得“中国XX工艺城”的称号,对这样的“好消息”笔者真的没啥感觉,而且绝对没有地方父母官们那种兴奋劲。笔者老家属于山区,全县除了盛产一些土特产之外就没啥特色了,几十年前来地方父母官们抛出种种概念,“食用菌兴县,打造中国菇县”、“茶叶兴县,打造中国名茶之都”、“竹业兴县,打造中国竹子之乡”等等,领导一任一换,口号也随着一任一句地换,唯独不变的是地方经济的状况依旧落后。小到“要致富,先修路”、“靠山吃山奔小康”,大到“打造中国XX城”等口号叫得人心潮澎湃,可始终就是没有人们期待的宏伟目标出现,绝大多数人还是远走他乡去打工。类似笔者家乡这种现象,相信在我国不少地方都存在着,是不是这些地方就注定不能发展经济?答案当然不是这样!

去年笔者曾写过一篇《一村一品路在何方?》的文章,说的是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而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却没有市场可供交易,使得农民一哄而上搞专业生产,最后却吃力不讨好,落得劳民伤财的结局。其实这也是地方区域经济规划中的问题,和今天所说的“打造中国XX城”一样,对农民对市场来说,光有一个概念是不够的。一些地方推出的“一村一品”规划为何没能给农民带来实际帮助?为什么一个地方打造了多个“中国XX城”也没能改变落后面貌?这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这些所谓的“区域经济”,它只不过是个概念的东西,地方政府提出来,但谁去执行?如何执行?这些后续的问题没人去做,概念就不能落地,也就不能产生效果。

笔者不是反对地方官员搞概念,概念是理论上的东西,它的出现也是客观实际需要的,一个规划没有概念也不成规划,但是没有执行落地的概念那就是空谈,这也是笔者对家乡获得“中国XX工艺城”的“好消息”不感兴趣的理由。从一个营销人的角度来看,地方区域经济的规划不仅是正确把握地方资源优势,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突出地方经济特色,有着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还要做到区域经济规划的线下延伸,要有确保规划可供执行的具体方案。如要发展“一村一品”就得为农民的生产负责,就得去建立交易市场,去寻找产品销售渠道,去组建产品加工的工厂,去为区域产品做好宣传推广等等。

区域经济规划的线下延伸,应该是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区域经济规划屡告失败就是因为缺乏了这一部分,使规划伦为空谈。父母官们造出区域经济规划的概念,笔者也抛出“线下延伸”的说法,在此就谈谈笔者的“线下延伸”之说,但愿对地方区域经济的概-爱华网-念是个不错的补充。

笔者认为,区域经济的定位不同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区域经济规划是诸多企业的总和,是对企业定位的一种指导,因而区域经济规划概念的线下延伸也自然与企业的市场推广有所不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及个方面对区域经济规划进行线下延伸:

一是区域品牌的塑造与推广。地方政府仅靠几份上传下达的红头文件和地方媒体进行推广是不够的,对此可以组建专门的部门或由经贸部门负责,由地方行业协会牵头,以较大规模企业带动,进行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推广,在这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拿出相应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针对区域产品的目标市场确定宣传推广的范围,使地方的特色经济影响力突破区域限制,为产品真正走进市场做好铺垫。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塑造一个或若干个地方产品的品牌,根据地方财力确定推广费用的分担,如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分别承担部分费用,对品牌使用采取准入制度,共同把区域品牌影响力做大。|!---page split---|

二是区域产品的市场组建。许多区域经济规划的失败原因很简单,地方政府只会采取行政权强制农民发展某个产业,而对农民生产出来的工农业产品销路却无能为力,在只抓生产而不管市场的做法影响下,区域经济规划也就往往成为怀事一桩。笔者认为,区域经济规划的延伸就是要解决产品销售的难题,因此根据区域产品的总量确定产品销售的方向,如果产品总量非常大,在全国市场上又有明显的资源性优势,则可选择就地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如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就有不少区域特色的交易市场;这种交易市场推广好了就有很大的影响力,就能辐射很大的范围,区域性产品的销售也就不受区域的局限了,这种做法在国内已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容易复制成功。

三是做好异地市场的依托。要把区域性产品打入市场,还可以根据产品主要需求地选择异地市场,依托异地销售市场建立专区,如在异地的专业市场里头设立专区,也可以在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组建“XX一条街”,还可以组织成较大规模的阵营参加各种交易展览会,既为区域经济打造市场影响力,也为区域产品解决市场销售的困难。目前这种做法也散见于各地各种土特产的销售领域,但不同的是目前还没有地方政府深度介入这种做法,而是企业或个人的市场营销行为,或者虽有政府的介入指导但做法上过于简单,因而也没能形成较强的优势。当地方政府把这些工作当做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延伸部分时,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组织性、有规模化才能有效解决产品销售难题,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还必须采取激励和补助的做法,让更多生产者加入到流通领域。

四是引进人才与企业。要把区域经济作好,把规划落实到位,这在很大程aihuau.com度上不是官员们的长处,因此决策上和执行上光靠官员的能力是不够的,必须有市场经营的专业人才介入才能完成一个区域经济的规划。对此,地方政府应该采取政府雇员的方式,引进市场操盘的人才来完成规划与执行,或者政府为区域经济的市场策划买单,请专业的策划机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规划。因为规划是一个决策与执行不能脱离的过程,所以,引进人才既是规划延伸也是规划的前提。同时,地方政府还必须引进贸易型的内销或进出口企业,用以解决大量产品的出路问题。

一个地方的区域经济规划要实现客观务实的效果,就不能老是停留在口号上和一时的官员政绩上,而是要对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真实的帮助,规划的线下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8614.html

更多阅读

2017年新疆经济形势 新形势下新疆地方文献开发的作用与意义

     地方文献是专门记录某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知识信息的载体。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民族成分较多,多元文化在此汇聚交融,造就了与内地迥异的区情、民情和地方习俗,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新疆地方文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减速 经济减速需要主动改革

     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表明,减速已成定局,问题在于剧降还是缓降。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在经历了30余年的高增长后,当减速无可避免地到来时,最好的结局是力争缓降,否则,经济骤然下降带来的将是灾难性后果。  对一个转型经济体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需要“资本兴奋剂”

     当我国经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持续高增长后,已经进入到痛苦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并不像产业升级那么简单,而是伴随着社会、政治和制度等各方面的转型。  单就经济领域而言,大家所热议的不过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试图通过产业

格林斯潘中国经济 我们需要自己的“格林斯潘”

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些经济数字令人关注。比如,国内新增信贷已达7.4万亿元的规模;再比如,在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2.13万亿美元中,二季度疑似热钱的境外资金高达1220亿美元,超过了2007年一季度732亿美元的历

声明:《区域经济规划材料题 地方区域经济规划需要线下延伸》为网友与我相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