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猫股份:半世纪的艰难转身



 暮春时节,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志强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媒体面前。他宣布,和黄中国首次以增资形式将大规模资金注入和黄白猫,数额为10亿人民币。白猫是否还能重塑往日的辉煌?老品牌白猫又将何去何从?一时间,“白猫”这个品牌的前景显得扑朔迷离。曾经的光环。

    1948年,一家名为“上海永新”的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家民族企业正是白猫的前身。从建厂之初,生产肥皂的上海永新就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在动荡的年代艰难前行。直到1951年,向政府提出公私合营的永新把业务拓展到了油脂、甘油等日用化工产品上,才迎来了新的发展。

    随后30多年中,这家以吃苦耐劳、潜心钻研而闻名的上海合成洗涤剂厂成为中国洗涤工业的标兵。从“工农牌合成洗衣粉”到“美加净”、“白猫”,这些品牌牢牢印刻在了计划经济年代中国老百姓的心中。

    白猫是上海合成洗涤剂厂诸多品牌中的佼佼者。从1963年“白猫洗衣粉”的出现,到80年代末“白猫洗洁精”等产品又相继问世,那个宁静可爱的白猫形象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一位曾在白猫工作过的老员工说,白猫最风光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白猫销售收入曾达到17亿元,总资产高达10亿元以上,洗涤剂占到市场总额的50%,是国内日化行业的领头羊。杜志强也坦言,在上了年纪的消费群中,白猫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回首辉煌,有人认为是因为白猫肯在质量上花大成本。根据国家标准,餐具洗涤剂的总活性物含量在15%即可达标,而白猫的此项标准高达19%。

    也有人认为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殊市场环境造就了白猫。在当年政府的统一调配下,老百姓对于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的选择和消费习惯是被动形成的,白猫的深入人心更多是占据了“天时”。

    但当中国改革的时针指向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白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上洗厂已在1995年的体制改革中组建了上海白猫(集团)有限公司,有意识地实现转轨,但市场的风云突变、对手的汹汹来势还是让这家老牌企业有些措手不及。

    该来的总会来,白猫只能应战。腹背受敌

    1998年,从福建传来了令白猫震惊的消息。国内新崛起的洗涤品牌开始集中攻打福建市场,白猫销售连连告急,向来在闽地一枝独秀的白猫难保霸主地位。

    先是安徽的“全力”洗衣粉搞起了送货下乡,笼络了相当一大批经销商;随后江西的“月月红”开始在福建的电视媒体上大做宣传,奇强、立白等在福建的二三级市场也掀起了一场“农村运动”;浙江的“传化”则是大打促销牌,销售洗衣粉时附送洗洁精、围裙等一大堆东西,引来消费者疯狂购买。

    与此同时,雕牌等厂商也开始进入福建市场,原先的市场格局被彻底打破。

    其实,白猫早在几年前就预感到情势不妙。从1994年开始,白猫用两年时间投资3000万建立了29家省级销售分公司,之后又在地、县建立了二、三级营销网络,公司直属的营销人员一度达到1000多人。

 白猫股份:半世纪的艰难转身

    当时业界评论说,用3000万来搭建省级销售网,是笔不菲的投入,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原来白猫大连经销商的年销售额只有二三百万元,但财务账上应付白猫货款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万元,而且是长期拖欠;建立了大连经营部的当年,白猫销售量蹿至800万元,并杜绝了坏账的出现。

    但是,这个在同行业中首屈一指的营销网络并没能挽救白猫的命运。

    经过1998年的恶战,白猫在福建的销售量大幅度下滑,而痛失八闽市场对于白猫来说是个极不好的兆头。在洗涤市场中,福建有着特殊性,它没有本土的优势品牌,反而因为与广东、江西、浙江相邻,成为外省品牌拓展全国市场的首选试验地。白猫败阵福建,就意味着给立白、雕牌等对手留下了更大的回旋空间。

    着急的白猫曾选择了当时最为流行的营销方式――电视广告,作为反击对手的第一拳,中央台、福建台开始频繁地播放白猫广告。随后,白猫的洗衣粉包装也开始革新,从传统的白色过渡到黄色、桔红色等,各类产品的价格也做了下调。

    但消费者似乎并不太买账。降价的白猫依然属于中高价位产品,加之销售模式的问题,许多三四级市场已罕见白猫产品。而“白猫”变“黄猫”的视觉标志变换,更是引来不少争议。业内人士说,原先白色加蓝色的组合,非常适合白猫品牌“清洁专家”的人文理念,而且已经是深入人心;色系复杂后的白猫显得过于烦乱,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就在白猫疲于应付之时,大本营上海也突然遭遇阻击。1999年,奇强在上海推出了价格低于同功效产品30%的加酶加香洗衣粉,并铺天盖地地打广告,3个月内销售额就从40万元攀升到200万。上海的缺口被打开后,各大品牌就纷纷涌入了这个令人垂涎的市场,战火终于燃到了白猫的家门口。

    白猫开始步履蹒跚地艰难度日。繁华的大上海不仅成了国内洗涤品牌的必争之地,也云集了诸多日化业的跨国巨头。就在碧浪、汰渍等品牌在本土市场逐步成熟的同时,白猫的资金问题则日渐突出。有媒体称,2001年左右白猫亏损近千万元;到2003年底时,白猫有限总资产账面价值缩水到8.85亿元。

    白猫急需“输血”,挽救自己。10亿带来的希望

    2001年白猫集团整合旗下“中华”、“美加净”等牙膏业务,借壳上市,更名为“上海白猫股份(600633行情,股吧)有限公司”(下称“白猫股份”)。至此,白猫集团由白猫有限和白猫股份两大主体公司构成,“白猫”品牌的洗衣粉、洗洁精等由白猫有限经营。

    2006年年初,和记黄埔集团属下全资子公司――和黄中国与白猫有限共同组建了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和黄中国占有80%的股份。

    面对最为头疼的资金问题,白猫看到了曙光。杜志强告诉记者,在今年6月底之前,和黄向白猫投入的8亿现金将陆续到位,其余2亿则由占20%的股东白猫集团以中国著名品牌白猫的无形资产进行注入。

    和黄中国选择白猫,究竟是为短期利益还是有长远打算,业内说法不一,这里还关系到十年前和黄与宝洁的一段合作。

    1998年和黄与宝洁在国内投资成立了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到2004年时,和黄中国根据协议把所持有的两成股权售予宝洁。由此,中国宝洁才成为美国宝洁的独资企业,而和黄从交易中赚得近30亿美元。

    “回报非常出色,为了股东的利益,有些交易是无法抗拒的。”杜志强对记者坦言,和黄在退出与宝洁的合作后,就决定在日化领域单干。白猫对于和黄的意义不能拿来与宝洁作对比。“我们希望把白猫做成一个大日化的概念,包括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和黄白猫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与国际日化巨头抗衡的本土龙头企业。”

    杜志强还拿出了一个五年计划来表明和黄的决心。“未来几年用于白猫品牌推广的资金将超过30亿元。今年的重点工作是铺设销售渠道,同时着手市场调查和广告投放。”

    和黄白猫对自己的未来信心十足。杜志强说,现在日化行业的原材料价格增长快,市场推广费用高,但利润少,国内小企业很难做出自己的品牌,不会坚持太久。而相比国外品牌,白猫更了解中国市场,更知道如何精打细算。

    “当年宝洁的洗衣粉因为价格高出国内产品4倍而连续亏了10年,海飞丝和当年的飘柔二合一也是不断摸索才找到门路。在与宝洁的合作中,我们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中国市场每一种产品都要用不同的策略。”杜志强说,目前和黄白猫旗下还有漂白水、衣领喷剂等产品,品牌集群的发展空间很大。

    杜志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和黄白猫在牙膏领域的合作还未敲定。“和黄白猫之前与白猫股份第一大股东新洲集团有过接触,但未有明朗的结果。和黄白猫更多会考虑自己推出或是收购、引进国外品牌来进军牙膏市场。”

    时隔半月后,新洲集团将下属房地产公司股权与白猫股份的全部资产、负债进行置换。也就是说,白猫股份将转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其原有业务由第二大股东白猫集团接手。

    中华、美加净品牌的归属成为焦点。有业内人士猜测,由于白猫集团的核心日化业务已由和黄白猫掌握,中华、美加净有可能会转手注入和黄白猫。

    在艰难中寻求每一次转身的机遇,是老一代民族品牌注定要经历的过程。苦等和黄两年后的首笔注资、起航“大日化”的未知前景,加上白猫股份资产置换带来的种种玄机,走过半世纪风雨的白猫依然充满了变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177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从镇江马聘三到苗栗张汉文:一个世纪的变迁1 》

原文地址:《从镇江马聘三到苗栗张汉文:一个世纪的变迁(1)》作者:民国报人蔡力行《从镇江马聘三到苗栗张汉文:一个世纪的变迁(1)》谨以此文,纪念肇建民国之先烈志士。近月,因为“太平轮事件”的关系,我在深圳巧遇台湾女作家张典婉老师(《太平

美国当前教育改革:21世纪的核心技能_左岸右岸

美国当前教育改革:21世纪的核心技能【按语】2013年山东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的主题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关键词之一是“21世纪技能”,这也是美国当前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的核心。资料来源:21世纪技能协会(www.21st

比尔·盖茨:21世纪的新资本主义

21世纪的新资本主义——“用市场力量和制度创新,服务穷人”    在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取得了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但这只服务于有钱人。而穷人就只能依靠政府援

欧莱雅:一个世纪的美丽传奇

  她,诞生于100年前美丽的浪漫之都 ?D?D 巴黎,在那个莫奈、雷诺阿的年代,空气里都弥漫着醉人的优雅。如果说那时的她,像赛纳河畔的婷婷少女,今天,走过了100年的她,来到东方之都,更加风姿绰约,更加成熟大气 ?D?D 法兰西的风情中凝聚了

金风科技:应对红海的战略转身

  随着风机产业日渐加剧的白热化竞争,“红海”时代将要来临。金风科技未雨绸缪,构建风电产业多元化格局,正在完成从设备制造商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性转身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风电设备行业

声明:《白猫股份:半世纪的艰难转身》为网友素手琵琶欲语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