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黑龙江省口岸发展总体设想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方针和《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定》,适应进一步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和全省经济登上新台阶的需要,现提出1993年至2000年我省口岸发展的总体设想,为全省及各地调整和制定“八五”及十年口岸发展规划,提供总体框架与思路。

一、基本依据

(一)口岸开发建设的现状

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形势由对峙转向对话、对抗转向缓和,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边、沿江地区的延伸,特别是随着边境地方经济贸易的恢复和发展,我省对外开放口岸的开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1986年以来,我省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的一、二类口岸由原有的1个发展到18个,其中铁路口岸1个(绥芬河)、公路口岸2个(绥芬河、东宁)、河运口岸6个(黑河、同江、逊克、哈尔滨、佳木斯、富锦)、空运口岸1个(哈尔滨),以及开发开放中的密山、虎林、饶河、漠河、孙吴、嘉荫、萝北、抚远等口岸,初步形成了水、陆、空齐全、客货运输兼有的口岸网络,使我省成为拥有国家一类口岸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口岸的发展,保证和促进了沿边开放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对原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七五”期间,我省各口岸的客货运量增长迅速,货运总量达612万吨,进出境人员达45万人次。“八五”第一年的1991年,货运量达14145万吨,比1990年增长3337%;进出境人员4682万人次,比1990年增长近一倍,超过“七五”期问7年的总和。1992年1—8月,客货运量持续增长,货运量达123万吨,比1991年同期增长了38%;进出境人员达80万人次,比1991年全年的总和还多30万人次。与口岸开发的速度比较,口岸建设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态势。我省现有口岸多是利用原有设施、内贸站、港,在条件并未完善的情况下,因陋就筒开通使用的,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方面“先天不足”,表现在铁路口岸中,主要是设备陈旧,站场狭小,换装能力低,后方疏运条件有限,通过能力已处于饱和状态,压站压车现象经常发生;表现在河运口岸中,主要是码头、港区、仓储及装卸设备不够完备,以及松花江航道淤积、浅滩堵塞等,使运输能力严重削弱;表现在公路口岸中,主要是基础设施水平低、不配套,停车场地、道路、储藏、转运等设施多为临时性的;表现在依托口岸开展的国际旅游中,主要是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运载工具及服务设施等。近年来,在全省各级财力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我省共筹集8000多万元用于口岸设施建设,重点解决了部分口岸基础设施中的急需建设项目。但由于口岸数量多、开发开放快且时间较为集中,口岸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薄弱。我省现有已开放口岸,包括原有和开放较早的绥芬河、黑河、同江口岸在内,均未达到原设计吞吐量的要求,预计1992年边地贸进出口运输仅能达到170万吨左右(1-8月为123万吨),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边境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口岸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随着我省对外开放口岸的增多,国际间经济、技术、贸易、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宣传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形象生动地宣传和反映口岸,对提高我省口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口岸软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口岸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省口岸建设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1、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我省在对外开放总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使我省由内陆边疆省份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省委、省政府提出,在本世纪的后几年中,我省经济要加速发展,登上新的台阶,根本性的措施就是“加大‘南联北开’的力度,以外向型经济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边境口岸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作用更为突出,口岸建设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将更为优化,从中央到地方,对口岸开放和建设更加关心、支持,这是口岸发展难得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口岸建设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将更为突出。口岸建设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尽快扭转严重滞后的局面,否则,将成为我省对外经济贸易的“瓶颈”。

2、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之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第二轮改革开放、加速发展的热潮。与黑河、绥芬河同时辟为边境开放城市的满洲里、珲春,与哈尔滨同时辟为沿边省会城市的长春、乌鲁木齐等,不仅在扩大开放中有大的举措,而且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口岸数量多、开放早是我省的优势,但并不能确保口岸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我省与邻近省区同处东北亚地区,相互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竞争将随着打破地区封锁而愈益激烈。面对竞争和挑战,我省口岸建设不进则退,因而必须加快建设步伐,利用较好的原有基础,再接再厉,发挥“先发效应”,不断增强我省口岸的集聚力、辐射力,以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恢复关贸总协定的地位,标志着我国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遵循国际惯例、实行国际标准势在必行。我省作为沿边对外开放的省份,也将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国际分工与合作,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国内、国际经济的两个循环。口岸是参与国际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窗口和前沿,为了更好地服务和服从于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也必须逐步向口岸的国际化、现代化、规范化发展。哈尔滨市将建设成为国际贸易城市,同时又是我省口岸网络中的“龙头”,没有一套高标准的相应的口岸,包括符合国际标准的硬件、软件建设,是不现实的。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各口岸牢固树立大口岸、大通道、大服务的新观念,承担起货运枢纽、客运通道的双重任务,不仅对俄罗斯而且对第三国人员出入境开放,加速建成国际化、规范化的现代化口岸。目前我省各类口岸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管理水平、服务水平,都有待完善和提高档次,任务十分艰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我省口岸发展的战略转变

我省口岸发展的历程,大体可依据全省第一次口岸工作会议来界定,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各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1、以口岸开发开放为主,适应边境地方贸易迅猛发展的需要。从时间上看,主要是1986—1992年,可称为“以量取胜”阶段。我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直到80年代初期,全省仅有一个国贸口岸——绥芬河。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始终把争取恢复对原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边境地方贸易同多开边境口岸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邻国边境对应城镇较多,是开放口岸的重要条件,也同时成为重开边境贸易的基本依据。随着边境经济贸易的突破性进展和贸易额的激增,把多开口岸作为口岸开发建设前期的战略目标,是完全必要的。没有一定数量的边境口岸,就不能打破我省多年来形成的封闭状态,对外交往、交流和经贸合作将受到影响。采取“先开放、后建设”和“边开放、边建设”的方针,这在全省各级财力有限而边境贸易发展又迫切需要的情况下,是符合省情的决策,近年来我省口岸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全省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省经国家和省批准的一、二类口岸已达18个,到本世纪末,我省所有具备开放条件的边境县(市)及部分中心城市和沿江沿线城市,都将建成对外开放口岸。数量可观、布局合理的口岸群,为我省口岸发展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战略转变奠定了基础。

2、以口岸建设为主,开放与建设并举,适应全省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经济登上新台阶的需要。即从现在起到2000年末,可称为“以质取胜”阶段。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各类口岸普遍达到设计能力,并根据需要改造和扩建,基础设备齐备,交通运输发达便利,并与国际铁路、航线实现贯通、联运,装卸、集散能力与口岸吞吐能力相适应,以及形成四通八达的国际电信通讯网络等等。二是在软件建设方面,口岸的管理、服务功能齐全,质量优良,各检查检验部门有机配合,默契协调,效率高,“国门”形象与我国具有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相适应。三是口岸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客货运输和水、陆、空运输有计划地合理分流。四是口岸的集聚力、辐射力较强,口岸不仅带动口岸城市的发展,并能带动口岸周围县(市)的经济发展,真正发挥振兴边疆经济的突破口和启动器作用。

二、总体设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为动力,以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牢固树立“大口岸、大通道、大服务”的观念,加速实现口岸发展的战略性转变;以服务于对外经济贸易特别是边境地方经济贸易为宗旨,以建设国际化、规范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口岸群体为目标,以加强口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口岸整体功能为重点,动员全社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我省口岸建设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基本原则

1、口岸建设与对外经贸同步发展的原则。口岸作为对外开放的基础,应与对外经济贸易同步发展。目前我省边境地方贸易发展较快,使口岸建设呈滞后态势。长此下去,势必影响边地贸乃至整个对外开放的进程。坚持口岸建设与对外经贸同步发展的原则,可以使口岸建设获得更多的重视,在今后几年中,加快发展和建设的速度,以适应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

 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黑龙江省口岸发展总体设想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我省口岸众多,基础条件、口岸功能不尽相同。因此,在确定各口岸的发展建设和规模时,要充分考虑口岸的运量、辐射及服务范围,以及资金的有效供给程度等诸多因素,科学规划、留有余地、量力而行,防止违背经济规律,铺大摊子,造成浪费。

3、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的原则。口岸不仅是物质文明生产的重要通道,而且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对外宣传工作的载体,因此,必须“两手抓”。要把口岸各部门的职工队伍建设作为软件建设的首要任务,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业务索质,特别要提高对外开放意识、对外宣传意识和服务质量。口岸各部门都要成为口岸所在城市或行业的“双文明”合格单位或先进单位。

4、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口岸建设是一项耗资较大、牵动面广、周期较长的综合性项目,必须增强科学性、计划性,防止盲目性。应根据口岸建设的需要和可能,经过科学论证,形成全省口岸发展的总体规划,分阶段地有序推进。前一阶段上一个小台阶,主要任务是为后一阶段打好基础;后一阶段应比前一阶段标准更高、功能更完善、服务更优良,从而登上一个较大的台阶。

5、综合效益的原则。口岸的性质决定其建设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应从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实现投入产出的合理比率中,从优质服务、增强口岸集聚力、辐射力等多方面的努力中来实现;社会效益则要求各口岸从有利于全省对外开放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整体效益、部门效益和地方效益的相互关系,防止厚此薄彼。

(三)口岸布局及分类

1、口岸布局。按照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总体要求,我省口岸发展应形成布局合理、立体交叉、履盖全省的口岸开放网络,即以哈尔滨为中心,以各大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沿边各县(市)为前沿的对外开放口岸总格局。目前,我省已经和正在开通的口岸,主要集中在北部、东部、南部和沿松花江一线。西部地区由于远离边境,口岸开放较少,因而成为口岸网络中的薄弱地区。从口岸布局的合理性出发,应有重点地开放一、二个口岸,使我省口岸布局趋于合理。

2、口岸分类。依据我省口岸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城市规模、经济基础、辐射范围及邻国对应口岸的条件,大体可分为三类:

(1)沿边省会和边境开放城市,包括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口岸。主要特点是开放程度较高,辐射力强,口岸建设可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这类口岸建设的立足点,应放到东北亚国际区域性合作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予以考虑,战略目标是建成国际贸易城市。其口岸建设应作为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超前发展和优先安排,口岸建没规模应以世界同类口岸城市为参照系。

(2)重点发展口岸,包括齐齐哈尔、佳木斯、抚远、同江、漠河。主要特点是其地理位置处于我省口岸布局中的战略要地,与其对应的俄方口岸及城市交通发达,发展潜力较大。从现有条件看,齐、佳两市经济基础好,开放条件具备;同江是我省较早开放的口岸和通贸兴边试验区,近年来口岸建设已初具规模;抚远、漠河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主要是不通铁路。但两地距现有铁路线并不很远,稍加延伸便可连接。上述五个口岸均可与俄方铁路动脉连通,其开发建设对于形成我省口岸发展网络中的支柱(扇子毂)地位十分重要。这类口岸建设的规模应适度加大。

(3)其它口岸。主要特点是口岸过货量和辐射力均有限,口岸建设规模应考虑适度,量力而行。重点应放在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本地及邻县(市)的边境地方贸易,带动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然,本设想时限较长,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各地的主观努力,相关条件会有变化,这类口岸中的一部分不排除成为重点发展口岸的可能性。

(四)目标及内容

初步设想,到本世纪末使我省口岸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和发展。达到各类口岸在现有运输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新的运输方式,口岸客货运输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对外贸易进出口货运量由现在的200万吨,递增到500万吨,进出境人员由100万人次增加到600万人次,口岸综合运能具备一定的超前量,运输装卸工艺有较大改进,装卸效率明显提高。客货集散通畅,仓储能力基本满足需要,口岸查验设施条件得到保证,口岸整体功能、集聚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在运输方面形成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俱全,贯通我省东、西、南、北的立体交叉运输网络,达到客乐其行、货畅其通,为国贸、地贸、边贸、民贸综合服务的“四位一体”的口岸群体,使我省成为东北亚和我国对独联体进出客货的集散前沿和大通道。

1、铁路口岸的初步设想。抓紧绥芬河铁路口岸站场的扩能改造,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通过改造,使这个老口岸的运能由现在的11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客运服务设施得到相应的改善;加快绥芬河车站国际候车室建设,改善口岸现场查验办公条件,方便中外旅客进出;在继续搞好绥芬河至格罗捷阔沃的国境站间旅客运输的基础上,在哈尔滨火车站设立铁路国际候车室和必要的查验设施,为开行哈尔滨至哈巴罗夫斯克,哈尔滨至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国际列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继续抓好牡丹江至绥芬河铁路后方区段复线建设,解决“卡脖子”问题,以提高口岸后方铁路通过能力;完善北黑铁路,充分发挥其作用,搞好地铁与国铁承运进出口货物的中转衔接,促进该段地铁并入国铁的工作,使其成为我省北部地区对俄罗斯的水陆联运通道;继续对密山、虎林、抚远、漠河等口岸建设地方铁路开辟至俄方国际铁路运输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做好有关口岸修建地方铁路的规划工作。

2、水运口岸的初步设想。重点改建、扩建哈尔滨、佳木斯、黑河码头,增加泊位,提高吞吐能力,适应外贸货物不断增长的需要。计划投资12亿元,新建、改扩建11个港口、21个泊位,完善其相应的配套设施。主要是改扩建哈尔滨港粮杂码头千吨级泊位4个,新增吞吐能力35万吨;新建佳木斯外贸码头千吨级泊位3个,新增吞吐能力35万吨,计划1994年建成使用;完成黑河港码头配套工程建设。同时,搞好同江、孙吴、奇克、漠河、呼玛、嘉荫、抚远、饶河等8个开放和待开放口岸13个码头泊位的新建改建扩建,逐步把黑龙江水系的港站建成对外开放、江海联运的国际通商口岸。此外,以改善松花江干流通航条件为主,加快佳木斯至同江和三姓浅滩等航道的整治疏浚工作。探讨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港借“港”出海的可能性。

3、公路口岸的初步设想。发挥公路口岸运输快捷、灵活的特点,在扩大和提高公路口岸客货通过能力上下功夫。要根据中俄双方客货源的变化情况,科学地组织和调度车辆,随时进行运力调整,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加快汽车的运输、仓储、联运“一条龙”服务措施的落实;积极发展哈、齐、牡、佳等中心城市运输枢纽的作用,促进这些城市开辟直达俄罗斯的汽车运输。在目前公路的某些物质条件还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经商俄方,并与国内有关部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采取限制载重或车辆吨位的临时办法,考虑先把较成熟的佳木斯经同江口岸延伸到俄方的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牡丹江经东宁、绥芬河口岸延伸到俄方的波克罗夫卡、戈连基镇、乌苏里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的国际客货汽车运输线路开通,再逐步完善有关设施和条件;进一步解决好公路口岸的装卸场地,仓储、倒运、换装所需的必要设备;解决好密山、虎林等五个新开口岸汽车运输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仓储、车辆、吊叉车等换装设备,达到开通后即可投入使用的程度;加快绥芬河公路的现场查验设施建设速度,使这个口岸早日实现正常运转;做好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间黑龙江公路大桥及其查验设施和东宁至波尔塔夫卡、虎林至列索扎沃茨克间公路桥的建造工作,同时对抚远、饶河、漠河等口岸在界河上搭设浮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待条件成熟后立即上报国家核准;提高省内通往口岸公路的等级标准和路面整体水平,扩建哈尔滨—牡丹江至绥芬河,哈尔滨至黑河,哈尔滨—佳木斯至同江、抚远等干线公路,改扩建口岸区内及通往口岸的短距离公路,以适应国际汽车运输线路延伸的需要。

4、航空口岸的初步设想。从明年一季度起增加哈尔滨至北京、上海、广州等热点航线的航班密度,并逐步实现哈尔滨与国内省会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的通航;积极开辟国际航线,尽快开辟哈尔滨至赤塔、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莫斯科及北美的阿拉斯加航线,开辟黑河至布拉戈维申斯克直升机旅游航线,佳木斯至哈巴罗夫斯克航线;增加哈尔滨至香港航线班次,积极开通至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旅游包机航线;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飞往日本主要口岸机场,并积极开辟哈尔滨至汉城航线;尽早开始哈尔滨机场的扩建项目,完善国际厅的功能,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争取建设绥芬河、同江国内机场,扩建黑河机场;已提出修建机场和要求开放国际空港的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等中心城市,要与有关主管部门密切配合,抓紧做好前期论证、选线、规划等准备工作。

5、邮电通讯建设的初步设想。要继续抓好已开口岸城市的长话工程建设,加快省内口岸城市程控通讯设施建设的步伐,对拟开口岸的通讯联络问题,已列入邮电主管部门规划中的项目,各地要予以积极支持,加快与俄罗斯及远东地区的国际通讯联络。

6、其它配套设施的初步设想。适当增加外贸运输所需要的专业船舶、客货飞机、车辆,如江海联运、冷藏、石油、粮食、运载超规格货物等船舶,增加货柜、集装箱、冷藏、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旅客等专业车辆。尽快完善口岸查验、管理设施,争取在三、五年内,建设好口岸管理和查验单位所需的办公、生活、现场查验设施;各口岸的现场联检设施要根据口岸业务发展,予以综合规划和建设;各查验单位要不断改善查验手段,增加查验所必需的现代化设备;同时将口岸区域内的其他建设项目及有关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口岸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协调起来,以充分发挥口岸的整体综合功能。

7、开辟新口岸的初步设想。建立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中心城市对独联体各国的国际航空港,力争多开国际航线;绥芬河、同江、抚远、东宁等口岸县(市),首先争取解决国内机场建设和通航问题,并积极与俄方磋商开放空港;探讨和论证在嫩江、松花江流域开辟外贸过货点的可行性;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呼玛、孙吴为一类口岸;适应哈尔滨至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间国际列车的开通和搞好莫斯科至北京国际列车途经哈尔滨的中转问题,在哈尔滨火车站设立必要的查验设施;力争接通密山、漠河、抚远、同江、东宁、虎林等通往口岸的国内段铁路,开辟新的铁路口岸。

8、口岸对外宣传工作的初步设想。争取在两年时间内,各口岸实现“三个一”,即:有一个折叠画页、一本小册子和一部录像片,并做到每两年重新编印、制作一次;在两年内各口岸联检场地应配齐播放对外宣传录像带的闭路电视设备;固定对外宣传书刊的陈列、赠送场地,改进陈列设施;采取举办国际形势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经常开展形势教育,外宣部门应及时提供必要的材料;加强外语培训,争取在3—5年内,口岸工作人员都能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

三、保证措施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口岸管理。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各级政府对口岸开放开发和建设的管理职能只能强化,不能削弱。多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口岸的发展,使口岸数量逐年增加,口岸建设初具规模。尤其是在口岸的开放、开发过程中,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目前,我省口岸发展正面临战略性转变,口岸建设对于沿边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作用更为突出,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协调与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但目前突出的矛盾是,口岸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人员编制过少,难以履行应尽的职责。为了强化管理,理顺关系,我省应参照国家口岸管理体制,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挂帅,成立有计划、财政、外事、口岸办及检查检验部门领导参加的口岸工作领导小组或委员会,负责口岸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协调,各级口岸委(办)作为其常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综合协调工作。考虑到口岸管理部门工作量不断加大,应参照兄弟省情况,适当增加各级口岸委(办)的人员编制和处、科级干部职数。同时,为口岸管理机构增加配备必要的车辆和办公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多方筹集资金,实行适度倾斜政策。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继续贯彻“以口岸养口岸”的方针,继续执行以往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对已有投资渠道的口岸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要由口岸经营主管部门负责;对没有固定投资渠道的口岸查验等配套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负责,有关部门支持,实行多渠道集资,即采取争取国家补助、地方自筹、口岸经营部门投入、口岸查验单位支持的办法。同时,坚持收取口岸服务费,不断完善口岸建设资金筹集办法。要注意吸引内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全国各地投向口岸城市的资金,引向口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中来。要注意吸引外资。多方筹资的关键在于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已给的各项政策,大胆变通,敢闯敢冒。近年来,各口岸城市由于口岸的开放而增强了吸引力,土地出租、转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各级政府应抓住机遇,对口岸建设所需资金采取倾斜政策,加速口岸建设,从而使口岸城市更具集聚力、吸引力,发展更快。

(三)实行例会制,加强对口岸运输分流的协调工作。我省口岸运输能力、吞吐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这是造成口岸运输紧张的根木原因。但另一方面,由于运输方式的差别和运距的不同,导致经济效益因素起作用而使大部分公司进出口货物争抢铁路运输口岸,是造成绥芬河铁路口岸压站压车现象屡屡发生的原因之一,为了杜绝此类问题,使口岸运输科学分流,有必要加强政府的干预和协调。应建立有省经委、哈铁、省航运局、省交通厅、省经贸委、省民航局、省口岸办参加的例会制度,统一负责运输分流、疏导工作。

(四)建立中俄双方地方之间的口岸协调机构。http://www.aihuau.com/我省口岸以边境口岸为主,这类口岸的特点是必须对应开放,并原则上同步建设。几年来,在中俄双方的口岸开通及开通后的使用方面常常出现不协调、不同步、不对应的问题。目前双方的联系渠道较少,且效率不高。应商俄方地方对应部门共同成立协调委员会或协调协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就口岸有关问题进行协商,以保证双方口岸客货运输顺利畅通。

(五)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大口岸、大通道、大服务”的要求,口岸及口岸城市必须注重更新观念,从长远目标和整体利益出发,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这不仅是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口岸及口岸城市自身发展的必需。应克服“重本地、轻外地”、“重开通、轻建设”、“重管理、轻服务”、“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狭隘意识和错误观念,在服务中求效益、求发展。各部门之间应主动配合,密切合作,同舟共济,顾全大局。检查检验部门应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也应支持各部门履行职责,关心和解决各部门职工、干部的生活困难,共同建设口岸城市。

(六)协同配合,继续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口岸对外宣传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对外宣传部门要主动征求地方政府和检查检验部门的意见,了解口岸建设的需要,使外宣工作有的放矢、卓有成效;政府部门要从人力、场地、资金上对口岸外宣工作给予支持和保证。在口岸城市健全外宣机构的基础上,各口岸工作部门都应建立制度,配备力量,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要根据扩大对外开放和口岸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宣传口岸及口岸城市,为口岸发展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342.html

更多阅读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四个全面

http://www.sina.com.cn2010年10月26日22:19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人民日报10月27日署名文章: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三论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

万昌华:顾炎武山东时期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考察

(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泰安271021)摘 要:虽然不是山东人士,但山东却是顾炎武成就其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主要根据地。顾炎武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主要包括去君主至尊、至贵,限制君主手中权力的主张;实行地方自治,给地方官员以更多实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越南政治体制改革

——在“中美经济学家上海圆桌会议”上的演讲童之伟【按语:2013年4月8日,中欧国际金融研究院与彼得森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中美经济学家上海对话: 中国新时期的新改革”,中美双方有40位学者与会,中方出席的有吴晓灵、吴敬琏、许小年、季

从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美国三权分立示意图

从美国归来,不敢说对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至少有了直观的认识。美国是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也是自诩为最民主的国家,对这个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的政治体制进行直接接触,并与美国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和交流,确实

声明:《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黑龙江省口岸发展总体设想》为网友甯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