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的现状分析 童装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童装业发展迅速,童装年销量呈现节节上升势头。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约有3亿多,(其中城市近1亿,农村2亿多)每年还有1000多万新生儿出生。2000年我国童装消费在9亿件左右,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童装消费将达10亿多件。以每件50元的价位计算,消费总值将达到500亿。庞大的发展前景及利润空间,吸引了像杉杉、梦特娇等成人服装品牌的的关注,纷纷涉足童装行业。近期又有娃哈哈宣布进军童装市场,欲分一杯羹。 

  从整体经营规模看,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发展较快。像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服装企业占据全国总量的80%以上。以广东佛山市为例,现有童装生产点约2000多个,童装销售额占广东省的80%,占全国的40%以上。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以童装为龙头产业,以点带面,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年销售额达50亿元。以上地区服装企业特征为:生产规模化,产品大众化,价格低。 

  市场分类 

  童装市场中品牌童装约占30%的份额,主要集中在我国大、中城市。约有七成童装处于无品牌(市场货、散货)竞争状态,以中、小城市及乡镇农村消费市场为主。 

  从现有童装企业的规模实力、产品特征、品牌价值、市场渠道、营销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析比照,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产品。 

  一类产品:大多是国际成熟、流行品牌。在大、中城市高档童装市场据主导地位,占有率几乎达50%,价格约100-300元/件、套左右,其中以米奇、巴布豆等牌子为代表。该类品牌的优势在于:1.品牌风格国际化、时尚化,质量过硬;2. 品牌创立时间较长,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早,利于发展;3.成熟的文化底蕴(如:迪士尼米老鼠),容易得到顾客的认知与垂青。 

  二类产品:主要云集了近年来比较有特的国内童装品牌。它们在剩余的50%份额中占据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又可分为资格派与新生派两类。 

  1.资格派中代表性的如一休、雅多等。价格定位中档,约50-200元/件、套左右。款式风格鲜明、大方。它们大都有七、八年到十几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长期市场竞争,经验丰富,见证了我国童装业的成长过程。 

  2.新生派是最近五、六年内诞生的新兴力量,代表性的有派克兰帝、童话故事等品牌。价格定位中高档,约60-250元/件、套左右。该类品牌能在品牌纷纭的格局中异军突起,主要原因在于:1)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高,高起点、高要求;2)款式新颖、独特,颜色鲜亮是其风格特点;3)品牌赋有个性,有鲜明的卡通形象及文化背景4)管理比较科学、规范,营销策略实用、有效,符合企业现状。 

  三类产品:主要是地方性的大众童装产品。容纳了地方童装品牌及无品牌产品。目前仍是我国童装市场的主体,约占全国童装市场的70%左右。价格低(100元/件、套以下)、大众化、规模化,质量定位实用是其特点。 

  发展趋势 

 酒店业的现状分析 童装业现状分析
  随着童装消费的大幅度增长,童装市场逐步在由“数量消费”阶段转向“品牌消费”阶段。 虽然无品牌童装凭借批量、低价占据大部分市场,但随着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其做工粗糙,设计方面抄袭跟风,缺乏品牌个性及品牌文化,导致其竞争力弱,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反观品牌童装消费近年来却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在于:1.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优越性成为家庭消费的重点对象;2.受家庭收入的增高,儿童生活质量好,发育快,童装使用周期缩短,从而增加了需求量,尤其是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童装消费量较高;3.无论是作为销售对象的家长还是消费对象的儿童,对品牌的意识和认知度日趋理性、成熟;4.随着童装品牌的增多,竞争更加白热化,为更多的占领市场,得到顾客的青睐,各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使出浑身解数以迎合市场,使得销售机会加大。 

  目前童装界的问题 

  今后五年内,是童装业竞争相对激烈的一个阶段。“人世”后,将有更多的国外知名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凭借资金、技术、运营经验优势与国内品牌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如何实施童装品牌战略,在竞争格局中占据优势,已成为众多童装经营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童装企业普遍存在一些“通病”,制约着其整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从业人员素质不理想 

  因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较低。和成人装相比,童装的经营风险要小一些,使得一些个人盲目的投资童装业,导致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据统计,每年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童装牌子诞生,但也有不少因为经营不善而退出市场。 

  2.童装设计不合理,断档严重 

  色彩暗淡,款式或者烦琐花哨,缺少童趣;或者单调陈旧,失去童真。目前市场普遍反映大童装欠缺、难买,由于设计时没有更多的考虑到该年龄段儿童思想、体态的特征(如: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不希望将自己定位为“只是个孩子”等),虽然以生产大号产品,但款式设计的不合理性(如:大童服过多的卡通图案,颜色、款式的不协调),导致出现“孩子不爱穿,家长有怨言”的现象。 

  3.品牌定位不准确 

  1)品牌名称、形象标识缺少个性化。品牌名称的选择应简单明了,意喻深刻。形象标识要统一、醒目,容易让公众识别和产生联想。如:米奇妙、一休、童话故事等品牌名称与形象就比较贴近儿童,易与品牌文化连接起来。2)目标消费群定位要准确。尤其是在经营的初级阶段,其年龄定位不宜过广。如定位为婴儿童,小、中童或大龄童,要做精、做细,避免求全责备,随着品牌经营的发展再逐步扩大经营范围。3)价格定位。品牌童装在质量和款式上比无品牌童装占优势,但价格偏高,往往使顾客却步。目前国内品牌童装消费的主流集中在中档市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更趋于理性,希望所购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成正比。所以,品牌童装在定价策略方面不要脱离实际,要使产品真正物有所值。如有些知名品牌由于在价格策略方面追求最大值,使得某些地区销售不佳,退出市场。 

  4.产品供货不及时,错失销售良机 

  该情况是品牌童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服装企业的产品生产一般分为自有工厂生产与OEM贴标加工生产两种,目前童装公司多数采取后者。此举不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工作重心可以放在产品设计研发与市场销售管理方面。问题点在于:1)由于生产量有限,为控制单位成本压价而使加工厂利润低、生产没有积极性;2)与加工厂属于合作方式,不能直接参与管理,所以对生产档期及产品的质量把控没有自主权;3)产品设计、生产计划滞后,不能给加工厂合理的生产时间;4).部分加工厂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且经营信誉差。 

  有些品牌童装在具备一定资金、技术等实力后,会直接投资厂房、设备,专业生产公司品牌产品。像“童话故事”童装,在经过生产流程的磨和、规范后,单位成本大大低于外单加工费用,将生产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公司长期品牌战略角度来衡量,此项投资是非常受益的。 

  5.经营泡沫化,导致“快乐”的死去 

 近来随着“连锁经营” 的升温,受到了很多企业的热忠与追捧。通过连锁经营,可借助外力,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达到品牌快速发展的目的。但发展“连锁”的企业必须具备几方面条件:1)有竞争力的产品;2)成功的直营样板店,通过直营店的规范运营达到良性循环,建立连锁经营的基础;3)相对成熟的营销策略及管理人员;4)持续的后期支持。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纷纷高举“连锁”旗帜,在市场策略方面不结合企业现状,盲目跟风。为迅速的抢占市场,希望通过供货量的增加降低运营成本,不斟选经销商队伍,本着“官府衙门朝南开,有钱没钱都进来”的方式,导致连锁经营的“几统一”徒有虚名,经销商违规操作,各自为政。该现象在短期内可能达到加盟店数量的增多,有一定的市场销售终端,但由于产品、营销、管理的匮乏,使整体加盟店的质量不高,经营上的入不缚出,导致关门歇业。更有甚者,打着“连锁经营”的幌子,非法集资敛财,破坏市场秩序,对整个行业造成不良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4522.html

更多阅读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中国改革开

声明:《酒店业的现状分析 童装业现状分析》为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