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 中国童装早日走出国门



系列专题:中国童装品牌

从四年 全国首届童装交易会在武汉举办至2001年首届“中国国际儿童服饰及用品博览会”(CHIC KIDS)在上海市贸商场隆重举办至今,以童装为主的展示交流会越来越多。相关的童装大赛也相伴而来。如“中华杯”国际童装大赛,湖州“织里童装设计大赛”等。近年来许多企业奋勇而起,将自己的品牌经营延伸到了童装领域,如以生产饮料为主的娃哈哈集团与香港达利集团合作创立了“娃哈哈”童装,以生产奶制品为主的太子奶集团也将推出“太子奶”童装。由此可见中国的童装市场已经开始走出了严冬,迎来了春的气息。童装品牌虽然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但与童装发展相配套的许多领域仍逊色得多。首先在许多艺术院校,童装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课堂里所学的与其相关的知识微乎其微。许多童装设计师大多是在工作岗位中摸索着设计理念,试图了解童装的内涵。童装不仅要考虑到款式的新颖,体现儿童的天真,更要注重其面辅料的应用与搭配,以及童装的功能性,实用性与安全性。其次,我们的设计师底子相对比较薄,多年来中国的童装一直走模仿洋童装的路子,忽视中国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陷入童装无科技,无理论,无流行的误区。在书店中与童装相关的书籍廖若晨星,偶尔遇到几本好书却都是外文图书,且价格昂贵,少到两三百、四五百,甚至近千元。这样的价格对于许多爱好童装的学者来说只能望而生畏。在国内还没有哪本童装杂志能真正与时代接轨,给我们带来最新,最流行的时代资讯,我们期盼着中国的童装能早日创办出象《pDS》、《N1NSMODA》等这类高质量的图书。我也希望服装时报“童装”版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流行信息。

    其三,市场上适合做童装的新面料太少,品牌单调,花色单一,整个服装市场的研发力度不够,童装面料要求柔软,舒适,耐磨。而且吸汗和透气功能要好,色彩明快不易褪色,目前很多企业都很难找到符合上述要求的面料,这给童装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许多高档童装的面料都需靠进口,希望国内面料生产企业不要轻视对童装面料的研发,早日让童装用上优质的国产面料。

 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 中国童装早日走出国门

其四,童装的号型不规范,童装的码数跨度大从90-160CM到100CM一个码,每个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的情况不同,体型的变化较大,因此专家指出应定期对儿童生理特点进得调查,如上下身比便,肩宽,背厚等,以取得最新的数据。生产出适合儿童生长的服装。改变多年来许多企业采用六七十年代的童装号型,不是袖子过长,就是上衣与裤子不成比例等不良的现况。

    随着近年来童装业的兴起,全社会要动员起来,早日改变中国童装落后的局面,早日走出国门。(中国服装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4535.html

更多阅读

部分百年历史的中国企业_行文于思Chan 上海百年历史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外都有着历史长达百年的企业,但二者却差距极大。由于国外工业化时间长达几百年,因此,在国外有一批真正的百年企业:不仅是时间长达百年以上,企业的影响力之大和市场化程度之高也是其它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与之对应的

我看日企的中国白领 日企退出中国

前些天请了一个多星期的假,接受了一个对象为中国游客的导游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很多,大体上分为母语为日语以及母语为汉语的两组。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同胞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也不同,公司白领、留学生、老师、全职主妇等等都有。大家每天从

中国游客顺走马桶盖 一个马桶盖引发的中国制造反思

 国内企业并不缺制造出好产品的能力,国人为何仍要去国外抢购商品?马桶盖现象背后的原因及隐藏的危机有哪些?中国制造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中国制造的出口又在哪?     财经作家吴晓波或许怎么也没想到,他在1月25日写下的那篇《去日本买

中国民营汽车企业 中国什么样的汽车企业能够胜出?

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全年的产销数据,1800多万辆的水平让中国市场再次占据了世界老大的位置。不过,这已经不再是新闻,因为之前这已经成为业界几乎一边倒的认同。所以,要总结车市,需要找点与众不同的事情来说说,也算是承前启后

声明:《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 中国童装早日走出国门》为网友笑柄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