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赴后继 前赴后继抢渠道 鸿海与麦德龙挑战国美苏宁



“大腕”鸿海和麦德龙的这一合作,是否会再次对内地3C连锁渠道造成强大冲击?

  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表示,Mediamarket与鸿海的合作消息,就像百思买进入中国一样,虽没有给苏宁的销售构成真正威胁,但公司确实会重视这一动向。他也强调,关键要看它在管理以及适应本土市场等方面的实力。

  两大巨头的合作,或许让百思买自有品牌的门店难受,因为它们的商业模式类似。而且,这个新来者同样打算将总部与首店落在上海,且初期会以上海为核心进行布局。百思买公关人士则表示不便发表评论。

  不过,百思买(中国)一年来的动作显示出,它有着迫切的扩张欲望。在2006年首店落户上海后,此前它虽然“蜗牛慢行”,但是去年却一口气开出6家门店,其中一家落户北京。

  这些门店正在悄悄适应着中国市场的真实需求。记者前天在该公司陆家嘴正大广场店仔细观察发现,其产品已由海外高端品牌为主延伸到内地二线品牌,且价位开始平民化,比如多款笔记本不足5000元,部分手机价位更是与山寨机肉搏了。

  而在完购五星电器后,国美、苏宁对百思买的口气已经大变。因为,这家公司已经实际控制着170家左右的门店,并且盘踞在中国富足的江南。

 前赴后继 前赴后继抢渠道 鸿海与麦德龙挑战国美苏宁

  家电业研究专家、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前不久对记者强调,外资蜂拥抢夺3C零售业,中国绝不能失去对这一行业的控制力量。因为,作为流通业的关键分支,它关乎着中国整个3C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制造业生存。

  罗清启强调,外资3C连锁渠道初期仍会集中在大中城市,它们的优势在于消费电子,本土企业这方面是软肋。初期,它们会对大中城市3C卖场中的个体分销产生巨大冲击,而中国单纯3C卖场中除宏图三胞外,还没有规模化连锁企业。

  不过,谈及外资企业的动向,他表示,它们强化布局,也是一种无奈,海外零售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到中国来,“这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尝试”。刺激内需的政策,尤其是3C产品下乡后,更是让中国成了渠道争夺的焦点。

  境外资本背景的3C连锁零售商,在内地确实也有失败的案例,台资背景的灿坤便是。2003年刚进内地时,公司创始人吴灿坤曾声称,2004年要在内地开160家分店,2009年在全国开1000家,只要10年,就可以成为世界级企业。但亏损三年后,它于2005年将内地32家门店以1.4亿元出售给永乐了事。(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5404.html

更多阅读

麦德龙中国官网 麦德龙中国的变与不变

如果你听到麦德龙也有可能在中国市场开展特许加盟业务的消息,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但没错,这是真的,这还只是麦德龙未来“变脸”过程的其中一张面孔。  麦德龙正在进行入华18年以来最大的调整和转型。这是席龙自2013年11月接

麦德龙会员卡申请 麦德龙中国开启全新战略业态FSD

 6月26日,麦德龙宣布FSD(Food Service Delivery)平台在青岛正式开业。FSD是麦德龙在中国的首家食品服务配送平台,也是麦德龙中国启动的一个全新战略性渠道。   《中国连锁》记者了解到,首家FSD平台面积约1500平方米,与麦德龙青岛

商业模式(五):麦德龙专注公司客户,拒绝个人消费

麦德龙于1995年来到中国并与锦江集团合作,建立了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1996年,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商场,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概念。麦德龙现购自运是国际自助式批发业务的领导者,在全球31个国家拥有超过670家门店,约10万名员

麦德龙中国总裁蔡天乐:从论语开始学习本土化

乐琰 在麦德龙中国的38家商场内,你可能会遇见一位中等个子的中年外籍男子正用流利的中文与顾客交谈,有时他又会变身为“销售员”,推荐起商场的新产品。 他是麦德龙中国总裁Tino Zeiske,他还有一个地道的中文名字“蔡天乐”,这个名字还

行销策略是什么 论麦德龙的中国行销策略及启示

   [摘 要] 针对麦德龙在中国的行销策略,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它的背景、基本特点、相应的营销方式方法,以及对中国连锁经营未来发展的启示,并对中国目前连锁经营企业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行销策略 连锁经营 模式 

声明:《前赴后继 前赴后继抢渠道 鸿海与麦德龙挑战国美苏宁》为网友手捧阳光伪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