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马云:世界不缺钱 缺的是企业家精神



周围的圈子里,有很多人是马云的粉丝。每次说到马云,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在他们看来,马云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染力。

  《羊城晚报》文章报道说,在刚刚结束的企业家年会上,马云的一段话再次让人感受到了这种感染力———我们今天在这里呼吁的是企业家的精神。这个世界缺失的不是钱,商业社会缺失的是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的梦想、企业家的价值观。

  企业家精神,学者们没少说,可是真正的企业家,却没有几个愿意说,或者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马云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所有做企业的人在这个寒冬里都需要仔细思考:到底为了什么做企业?

  这个问题在“经济春天”里是没时间思考的。那个时候,赚钱来得实在太容易,每个人都生怕自己思考的那一瞬间,大把的钞票就被别人抢走。

  于是,马云看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前几年最多在演讲台上出现的都是银行家,都在讲PE,IPO,谈的最多的都是市盈率多少倍,可却少有人关心客户价值,关心社会价值。“很少人讲理想、梦想、关心自己的员工,灾难一定到来。”马云毫不客气地说。

  现如今,市盈率跌了,投资股票也亏了,赚钱没那么容易了。要想学“猪坚强”挺过去,没有一点精神还真不行。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我想,首先起码得给公司设一个适当的愿景。一个没有愿景的企业,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这些年,很少听到企业家们说,要把自己的企业做成什么样子。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要在什么时候进入世界500强。其实,这是一个“伪愿景”。500强的评判标准,说白了,就是营业收入。用“钱”来做目标,无论如何是缺乏说服力的。只靠利益趋动的企业,即使成了500强,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世界企业家》[bossline.com])

  其次,有精神的企业家,不会是一个“博傻”的企业家。没有想过做百年老店,没有想过靠什么赢得客户尊重,必然免不了做生意时投机取巧,靠把别人“当傻瓜”来赚钱,三聚氰胺、苏丹红是这样,黑心棉事件是这样,资本市场频频出现的勾结、瞒天过海、操纵股市也是这样。结果,赚了我一人,亏了无数人。

  最后,还得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坚韧。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眼下,就是对企业家意志的考验。马云说,2002年互联网泡沫危机时,他曾立志要让阿里巴巴成为最后倒下的一个,“即使跪着,也得最后倒下。”这种意志,希望今天能为更多的企业家所拥有。

  这两天,常常听到企业裁员或者倒闭的消息,我尊重企业的选择,但还是想多说一句:如果一个企业家一遇到困境,就想着关闭工厂,那么他所遭遇的,将是最大的失败。因为,一旦关掉了,你永远没有机会重头再来,你的信誉将因此清零。而这恰恰是做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

  裁员同样是如此。顺境时拼命招人,逆境时拼命裁员,这样的企业将大部分的经营成本,实际上都转嫁给了员工。还有谁愿意为这样的企业卖命呢?倒不如学国泰航空,让员工停薪休假,起码给了他们一个希望:环境好转时,还可以回来,饭碗不会丢!这,才是企业家精神的要义。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马云:世界不缺钱 缺的是企业家精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6059.html

更多阅读

马云:我不喜欢“精英”

马云会带来什么别样的价值观?这一年来风风雨雨,他的内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10年底,马云走进优米网与网友和观众对话。“减持”不是为了改善生活观众:我是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最近有一条新闻说您减持了华谊的股票,说您需要这笔钱改善生

阿里巴巴主席马云:公司不是越大越好

  在近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分论坛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公司不是越大越好,公司越大创新能力越差,亚洲的企业在与西方大企业竞争时,要靠快速反应、创新能力及坚持做事原则等来提高整体竞争力。   

马云:让银行来敲我的门

 “谁不去关注中小企业,谁就是不关注自己的未来”,这是马云在本月11日于杭州召开的2009年度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峰会上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呐喊之声。而在10日阿里巴巴十周年庆典上,以白发魔女的装扮出现在舞台上的马云随后又出

声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马云:世界不缺钱 缺的是企业家精神》为网友影子中的我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