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顺:产业政策就是市场方向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瓦轴集团的ZWZ品牌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轴承品牌。瓦轴集团之所以可以一直走到今天,并居于中国第一轴承的位置无人可撼,王路顺认为有3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瓦轴集团始终瞄准了重大装备、高端市场,“目标坚定,从未游离不定”。瓦轴集团一直以来都专心致志地制造轴承,年复一年的积累各方面经验。轴承是个配套产业,需要与主机厂紧密配合,但同样需要有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确定的不正确或者游离不定,企业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

  瓦轴集团一直把发展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作为主要目标,其市场研究的方向一直是重大装备发展方向和水平。从新中国建立至今,瓦轴集团已经为国家提供了多套国产首台轴承为重大、重点装备配套:国产第一套工业轴承1949年在瓦轴诞生;1954年第一套汽车轴承在瓦轴诞生;1960年,瓦轴制造了第一套铁路轴承;第一套轧机轴承由瓦轴研制。从瓦轴集团的多个“中国第一套”历程中可以看出,瓦轴集团跟随国家重大、重点装备的发展方向。

  王路顺表示:“国务院提出的16项重大专项,我们认为是瓦轴集团发展很好的契机,我们自己研究了方案,并将此作为瓦轴发展的目标。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轴承是重大装备的重点零部件,近年来重要的轴承一直依赖进口,精密机床、新能源、大飞机、高速铁路、钢铁压延设备的轴承都依赖进口。”

  因为有了坚定的目标,王路顺敢于大量投资技改。当然,中间不乏反对论调,有的人认为试制高端产品投入太大,万一市场有变,企业可能再也无法翻身。但王路顺认为,国家产业政策不会有大变化,而且,越是这种情况下,越要舍得投入。在国家发展100吨载重铁路时,已经确定了由中外合资公司制造,其实是变相依赖于外国制造。当时瓦轴集团的主要产品还是50吨载重铁路轴承,而当铁路轴承市场突然转为100吨载重铁路轴承时,瓦轴集团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瓦轴集团投资5000万进行技改,并且研制出自己的试验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技改后,瓦轴集团产品档次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终于得到国家试用的机会,因为试用效果良好,得到了政府采购合同。现在,瓦轴集团的铁路重载轴承已经可以与外国先进产品同台竞技。如果当时瓦轴集团不进行大胆投资,放弃铁路轴承这块市场转向其他市场,也可能遇到同样的问题,久而久之,企业就只能徘徊在高端市场的边缘。

 王路顺:产业政策就是市场方向

  2007年瓦轴集团又投资6000万元研制铁路轴承,目标是让国家重载车辆用上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取代国外产品。

  与研制铁路重载轴承的路子相同,瓦轴集团发展风电轴承的坚定目标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获。

  第二,瓦轴集团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精密技术精密制造与自主创新基础上的。轴承行业的特点就是精密,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精密化。制造出的轴承越精密越能支撑精密制造的需要。精密技术和精密制造是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柱之一。

  举例而言,过去制造螺丝钉靠车和铣,原材料利用率只有30%,造成了大量浪费。现在利用滚压技术制造螺丝钉,材料利用率达到了90%。因此要降低能耗,节约原材料,精密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科技发展的新主题,而完成这个主题就要靠精密技术和精密制造。

  瓦轴集团一直坚持利用精密技术解决精密制造问题,用精密技术制造来生产产品。瓦轴集团的工业园取名为精密技术与制造工业园,就是要将精密制造传承到底。

  另外,瓦轴集团所有的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王路顺说:“我们的产品水平可能与外国产品有差距,但是我们绝对没有仿制。现在仿制成为很多中国公司的手段,这并不是长远之路,中国企业要在市场站住脚必须要自己研制。”

  第三,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营销。瓦轴集团提出的为客户提供“十项增值服务“,在客户中反应很好,并因此得到了很多忠实客户。王路顺认为,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就是企业的价值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体现在此。

  “我现在感到最头痛的是人才不够用,人员水平跟不上快速发展的需要。我想腾出精力做培训,壮大人才队伍。”王路顺很少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是这次却侃兴大发,和《装备制造》杂志记者谈了大约两个半小时。“我相信市场,不相信宣传。”王路顺表示。

  事实上,作为一家B股上市公司,瓦轴主要面对的是境外投资者,和国内商界沟通的必要性并不强。王路顺表示,当年鬼使神差地在B股上市,这使得现在瓦轴进行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瓦轴的发展步伐。“我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让我们从B股回归A股”。王路顺说。

  是的,这样一家优质的公司,应该使得国民能够共享其成长的收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7004.html

更多阅读

读《筚路蓝缕: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一书有感

从一个小小的PVC(聚氯乙烯)塑料粉厂到一条完整的石化产业链,从米行经营者到赫赫有名的台湾首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句话是王永庆传奇人生的真实写照。王永庆和他的经营思想也成为人们争相探究的焦点。在众多研究者之中,清华大学提

王庆永:用势能引爆市场

营销在中国,已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词了,从4p到4c,从定位论到爆品论,从产品思维到市场思维,而后再到用户思维,从广告战到品牌战再到品类战,无不是围绕营销展开的思考和实践,纵观所有的营销理论的脉络,不难发现,所有体系中,都在或多或少、或

王小鲁:检讨宏观经济政策得失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中国经营报》:你们做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王小鲁:企业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和社会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府行政管理状况、法

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 产业政策法律制度完善的五点思考

顾功耘 中国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法学领域首要的任务应该是产业政策法律化,通过产业政策法律化来保障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 如果产业政策不实现法治化,现有的产业政策不能得到贯彻落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

王文京: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再迎井喷

经济危机结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软件及服务市场将放量增长,软件产业进入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新技术商业应用的新时期。 根据IDC的预测,2010年全球IT支出将平均增长3.2%,重返经济危机前的水平。将这一判断放在中国市场,预示着管理软

声明:《王路顺:产业政策就是市场方向》为网友那些花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