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玉的法宝:自主创新+中国特色



 中国海油的诞生寄托着我国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对石油需求的新希望。

  中国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如此精辟地概括中国海油的独特竞争力:迄今为止,中国海油共完成了三次跨越,从一个纯粹的上游油公司发展到上下游一体化,从国内走向国际,从浅海驶入深海。

  有文章报道,中国海油是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跨国公司。这说明中国海油的“国际化”基因是与生俱来的。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发展历程不同的是,中国海油自诞生之日起便刻有“国际化”烙印。

  中国海油的诞生寄托着我国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对石油需求的新希望。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中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气区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南海海域初步估计,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也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这两份来自联合国的报告,将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中国海岸线和临近海域下的财富。从7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周边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个,年采石油量超过5000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的产量。从1981年至2002年,仅越南就从南沙海域的油田中开采了1亿吨石油、1.5万亿多立方米的天然气,获利250亿美元。南海石油也成为越南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东海、南海争议不断的情况下,黄海也不再平静。2003年开始,韩国开始在离朝鲜半岛西岸250多千米的黄海大陆架下钻探,使得本已敏感、多变的区域局势更趋复杂。目前在断续线内的中国领海海域,约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家公司从事油气的开采,每年开采的天然气和油气约有5000多万吨。

  成立于:1982年,专司在中国海域以对外合作方式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中国海油——置身大海,跨人能源世界,不仅面向自然界的大海,面向海外跨国石油公司的竞争,而且面向海洋开发涉及经济、能源、外交、军事和国家安全,这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这让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等国际元素深深植根于中国海油的血脉之中,也让中国海油尽早的进入了国际能源博弈之中,尽快的在竞争中成长壮大。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国海油迅速掌握了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的10大核心技术以及10大配套技术,仅用20多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耗时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持续增加科技投入,也成了中国海油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以2006年为例,中国海油的科技投入累计超过20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75%,占当年总销售收入的1.6%。正是依托完善的科技研发体系和源源不断的科技投入,中国海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让中国海油获益匪浅。

  近三年来,中国海油在油气勘探领域收获颇丰:新发现三级石油地质储量7.1亿立方米,天然气地质储量1734亿立方米。不仅如此,中国海油在渤海复杂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发现并盘活了锦州25—1南、旅大27—2等一批渤海复合油气藏和特稠油油田群;在荔湾3—1在1500米深的深水区,发现了至少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是中国海油在中国海域获得的第一个深水发现。中国海油在深水勘探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不仅为中国海油向深拓展了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让中国海油拥有了劈开深海能源的利器,中国海油已计划采用新技术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大规模的深水勘探。

  在国际资源整合领域,中国海油海外的业务延伸到12个国家,可勘探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公里,海外权益可采储量约16.9亿桶油当量。在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菲律宾、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版图上,都可以看到标着中国海油符号的油气资产或权益。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设备上,中国海油为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建造的4套7000米海上模块钻机,从中标到完成陆地建造刷新了该领域的世界纪录。据悉,上述设备是中海油服自主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研制而成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2%,实现了中国海上7000米模块钻机整机带服务出口零的突破。

  在改革路径的选择上,中国海油也与众不同。1998年底中海油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制定了“走出去”、把中海油建设成有竞争力的国际石油公司的战略目标。在这个思路下,中国海油从1998年开始便介入国际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寻找发展壮大的机会。在此,中国海油的做法不同寻常的是,首先组建了一个组织规模小、资产质量高、竞争优势明显的石油公司上市,盘活了集团全部资产,带动了集团整体发展;在国际石油公司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背景下反弹琵琶,整合十家专业公司为两家公司——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分别在A股和H股适时上市;之后对集团存续部分的基地集团实施重组,使曾经的不良资产化劣为优,走上了稳健发展的道路。

  这三大步一气呵成,充分诠释了独具中国海油特色的发展模式。

  截至2007年4月30日,中国海油下属的中海油有限公司、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中海化学4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到3574亿元人民币。其中,油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超过30%。

  让中国海油名满天下的是,在跨国并购中的强势出击。2005年,中国海油发起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涉及金额最多、影响最大的海外收购大战——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这成了美国华尔街当时最大的新闻,也成了中国财经界最大的新闻。

  这次收购虽然由于诸多因素功败垂成,但壮举足以让世界对中国企业刮目相看。据了解,在中国海油竟购优尼科期间,其股票市值累计增加了30%。

  另一个与众不同的是,中国海油的差异化发展,即着眼自身资源条件打造关联产品和产业。如利用渤海特殊品质原油生产成为国产重交沥青的第一品牌,市场份额占到国产沥青35%,成为替代进口沥青的主要产品;而中国最大的合资项目之一中海壳牌南海大石化项目,其化工产品80%都是国内所没有的,从而开辟出自己的独有市场。特别是中国海油整合发展天然气上下游产业,制定的“控制海气,业务上岸,沿海管网,发展LNG”的天然气战略,将是其最有价值的产业,是构成中国海油进入全球跨国公司前列最主要的基础。在新能源开发上中国海油亦抢到先机,投资建设的首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已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为海上油田专门开发建造的风力发电厂。

  25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海油的发展思路是:始终以国际视野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明晰自身定位;始终把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做强做大的基本途径,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始终比照和借鉴国际一流的业界同行,通过不断变革和创新提升公司的国际化管理水平;始终以诚信双赢的理念,投身于国际竞争与合作,赢得了业界同行乃至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同。中国海油连续三年入选《亚洲金融》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管理公司”;2006年,成为“世界市场中国十大年度品牌”之一;2007年进入世界500强。

 傅成玉的法宝:自主创新+中国特色
  一位美国议员曾这样直言不讳地说:中国海油已经成为西方观察中国的又一扇窗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7062.html

更多阅读

傅成玉: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浙商》记者 胥晓莺关键词 油价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今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每月经济谈”的演讲中表示,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必须做好应对高油价的准备。傅成玉同时表示,油价上涨将带来新的

傅成玉:揭幕中海油“天然气时代”

根据协议,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将每年从英国天然气集团采购36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期长达20年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端起香槟,傅成玉的兴奋溢于言表。  3月24日傍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他与英国天然

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创新缔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 安蓓)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日前表示,建设新型能源产业体系,中海油当前有两个“刻不容缓”:更充分地开发海洋油气资源,从浅水走向深水,从300米水深向3000米水深进军;在发展传统能源的

傅成玉: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

凤凰网财经讯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4月9-11日在海南举行,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报道。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在“凤凰网·博鳌一席谈”中表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核心。 下面是对话实录: 凤凰网财经:今天习副主席

傅成玉:低碳经济对实现全球经济复苏非常重要

中新网4月10日电 在4月10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低碳能源:亚洲领先世界的机遇”分论坛上,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表示,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这几者之间是相关,低碳经济、低碳发展对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危机后的复苏非常重要。 傅成玉认

声明:《傅成玉的法宝:自主创新+中国特色》为网友不再与你纠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