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服装流行趋势 蒋衡杰展望2010年服装发展大势



  中国经济2009年的“成绩单”于1月21日公之于众,8.7%的GDP增速引人注目,各行各业欣慰不已。2009年,也是中国服装人最努力的一年,在痛苦的扭转过程中,产业格局历经洗牌,产业生态环境更加健康,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竞争更加有序,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而企业历经优胜劣汰,强弱分化显出端倪。

蒋衡杰

  也许,在过去一年,关停、下降、萎缩之类的词汇与服装业时时相伴,但1100万服装人仍推动中国服装这艘巨轮在艰难中向前挺进,这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远景在望。无暇回眸太多次,中国服装产业已经再次上路。

  新年伊始,本刊专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全面评述行业大势,为企业新一年乃至新十年的发展定位提供“坐标”。

  过去一年,我国服装行业格局呈现出诸多新表征。

  加工制造业和流通渠道的优势资源,都快速向品牌企业、优质企业集中。2010年,这一趋势会更加突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金融危机让产业调整的步伐更进了一步。

  据中国服装协会的行业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很多企业都把研发中心、营销总部向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大型时尚城市转移。大城市的服装产业面临萎缩,但是其时尚度、在研发和品牌推广中的地位有增无减。

  还可以明显感知的是,我国服装产业倡导多年的产业梯度转移,在2009年快速启动,趋势显著。2010年,中西部服装产业的发展速度会在行业调整的大格局下进一步体现,贴牌出口、“销地产”及“产地销”的方式仍被认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

  总体而言,过去一年,行业整体前进速度不断加快,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战胜危机,获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收益,但是生产能力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主渠道的企业已经或正面临淘汰。

  2010年,无力承担品牌建设的企业将面对更加严峻的生存考验,迫切需要另寻定位,或者发挥现有优势,变身成为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满足小批量、多样化生产的专业加工企业,以成本合理、品质精良等比较优势谋得行业地位。

  逼出来的改革

  “改革都是逼出来的,主动革新缺乏一种来自现实的压力。现在,服装产业切切实实的发展困局就摆在眼前,变则通,不变则亡。”

  去年一年,产业历经风风雨雨、起伏动荡,如何理解这百年难遇的重大挑战,是关乎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改革开放30年,相比于1978年,我国服装社会生产总产量增加53倍,内销消费额增加54倍,出口创汇增加163倍。“中国制造”在服装领域已经是高质量的代名词,获得了全球认可。加工能力已经具备深厚的产业基础,工艺技术非常规范,并拥有一支高效高能的纺织工人队伍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些比较优势,都是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所不能企及的。

  金融危机之下,全球消费者信心遭受冲击,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致使2009年我国服装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但是,中国服装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却有所提高。近年来,我国出口服装产品的单价每年都有小幅增长。从生产流通角度而言,服装产业依然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产业。

  可以说,服装产业过去一年所走过的历程,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延续,也证明中国经济在经历30年突飞猛进式发展之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一个拐点,抑或是一个调整的关键期。不仅仅是服装产业,中国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在经历着一个冷静、再思索的阶段。

  改革都是逼出来的。任何改革都是主动性与被动性双重运力的结果,对于品质竞争、品牌竞争,以前更多地是出现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之中,但未雨绸缪、主动革新,向来都缺乏一种来自现实的压力。现在,服装产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变了,切切实实的发展困局就摆在眼前,变则通,不变则亡,市场规律的残酷性在经济危机中真切地展露着,形势所迫,奋起反击,才是真真切切的变革之举。

  2009年,服装产业身经大风大浪,认识到除却改革之路,别无他法。2010年,是服装产业转型、调整路上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是受迫之下的主动转型,是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型的关键时点,是中国服装产业实现华丽转身的开始。

  背景数据

  2009年,我国服装社会生产总量400亿件套以上,相对2008年,又下降了12%左右。

  内销在2008年1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基础上,除却进入专业市场、品牌店的服装数量,服装的限额批发和零售增长了25%左右。

  出口约1000亿美元,同比2008年下降一成以上。

  规模以上企业的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1.31%,利润率同比增长5.9%,这表明行业抗风险能力、核心竞争力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估计全行业关停企业约占15%,从业人数被不同程度压缩。

  给“服装强国”一个定义

  “中国服装品牌的影响力应辐射全球,创造出让世界公认的名牌,留下有故事、有内涵又感人的品牌文化,并通过市场表达给消费者。”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当人均年收入超过3000美元、并向5000美元迈进时,国内消费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我国通过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计划的出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住房难问题的逐步改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社会经济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国内消费迎来爆炸式增长的可能性极大,服装产业前景十分明朗。

  当构建服装强国的使命落于吾辈之肩,那么,到底该对“服装强国”做怎样一番诠释?蒋衡杰亮出了自己的“原创”观点。

  他认为,未来十几年,中国“服装强国”要围绕四个特征来描绘。首先,中国应该在全球的服装纺织产业链中占有主导位置,科研水平、技术水平和行业标准都要做到全球领先。

  其次,中国的时尚文化要拥有国际话语权。在伦敦、米兰、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时尚中心,中国服装要伴随着国家地位、声誉的提升,树立起永久性的时尚风范,而并非昙花一现。

  再次,中国服装品牌的影响力应辐射全球,创造出让世界公认的名牌,留下有故事、有内涵又感人的品牌文化,并通过市场表达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依赖于全球性采购商团队的建立。

  最后,中国的服装企业要开始具备较强的全球市场掌控力,对全球服装市场的风云变幻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要牢记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贡献率与品牌贡献率,蒋衡杰随即深刻解析了贯彻“两个贡献率”的三个侧重点。

  他认为,提高“两大贡献率”,首先要注重服装产业的基础性建设,细化消费群体的分类,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服装的大规模集成定制;要有信息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实现“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联动,通过物联网,使产品能迅速送达消费者手中;鼓励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服装产业的主体是企业,应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服装产业发展成为具有联动研发功能的新型产业。

  在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型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品牌的概念进行再认识。蒋衡杰将品牌的内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解读。他强调,品牌创新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服装品牌的附加值。

 2010年服装流行趋势 蒋衡杰展望2010年服装发展大势

  深解“品牌”,首先应明确品牌的话题,并非一个品牌、一家企业所能承担,政府应引导企业着力构建包括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品牌生态体系。同时,着力发展服装创意产业,提升服装文化内涵,赋予服装产品更多无形价值。

  蒋衡杰尤其提出了品牌创新战略中的“三个核心”,指出“以价值创新为核心,最终实现品牌贡献率的提高;以差异化发展为核心,实现品牌战略转型,以差异化破局同质化;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实现品牌运作手法创新。”

  踏上二次创业征途

  “服装产业所面临的环境变了,思路变了,高度和胸怀也变了,我们应以一个超前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全球市场,并不断谋划、不断努力。”

  中国服装的强国之梦,要依赖于社会主义体制的进步,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振兴之路还很漫长。

  今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执行的最后一年,也是确定“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时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服装产业在完成规模化扩张的使命之后,量的增长和扩张不应是产业追求的第一目标,而应走上以创新为核心的品牌发展之路,这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服装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艰巨使命。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生存靠的是谋得长远、不谋一时的眼光和韬略。服装产业所面临的环境变了,思路变了,高度和胸怀也变了,我们应以一个超前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全球市场,并不断谋划、不断努力。

  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还需落实在具体的战术上。差距摆在眼前,困难就在当下,中国服装人还需拿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埋头苦干,二次创业。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服装企业要广泛建立供销网络,掌控渠道。我国服装制造加工业在整个价值链中,利润只占到25%,可以说还处在价值链的低端。服装产业应通过广泛建立供销网络、掌控渠道,着力提升服装制造加工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分配比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服装产业的腾飞离不开科技助力。调查显示,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可以占到其销售额的7%~8%,甚至12%,而我国,服装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平均比重只有3‰。缺乏在科研、装备仪器方面的投入,直接导致我国服装企业劳动生产率参差不齐。劳动生产率不予提高,服装产业将永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高回报、高利润无从谈起。服装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振兴。

  产品、文化、渠道、服务是构成品牌的四要素。文化、服务是品牌的核心所在,其重点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从生产产品、交换流通商品到品牌赋予产品价值的过程中,企业和行业的实力会有所增强。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服装产业的新一轮发展依旧是在我国社会二元化社会的背景下展开的,我国本身就是服装的最大生产地和消费地,如何满足十三亿国人的穿衣需求依然是服装企业首先应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服装产业对消费者的划分还存在着大批量、归大类的做法,缺乏人文关怀和个性化设计。我们应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消费者群体,以此来推动企业的一体化和差异化的分工与联动,以多元化实现产业格局的突破。

  在采访进行到最后时,蒋衡杰会长动情地说,风雨之后见彩虹,洗去了些许浮躁的中国服装产业,多了一些理智,也多了几分沉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要行业上下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奋勇向前,中国服装产业实现华丽转身,实现强国之梦,就在不远的将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7881.html

更多阅读

2014婚纱照流行趋势 2014时装流行趋势

2014婚纱照流行趋势——简介经过2013一年婚纱摄影的发展,随着80后和90后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一代的年轻人对婚纱摄影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无锡婚纱摄影的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预测下2014年比较流行婚纱照趋势。2014婚纱照流行趋势—

谈奢侈品投资(七):饰品流行趋势探讨

     基于中国股市的十年零涨幅,房地产的几近疯狂(可以看看禁播的《蜗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人们将视线投注奢侈品和收藏品。为此,笔者将展开对奢侈品与收藏品的分析,与读者一一道来,了解其中缘由,为投资开拓思路。奢侈品,在很多时候,

奢侈品投资(七):饰品流行趋势探讨

基于中国股市的十年零涨幅,房地产的几近疯狂(可以看看禁播的《蜗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人们将视线投注奢侈品和收藏品。为此,笔者将展开对奢侈品与收藏品的分析,与读者一一道来,了解其中缘由,为投资开拓思路(更多了解,请参照赵梅阳《金融与投

流行趋势 服装加盟连锁店店面装修怎么样才能跟上流行趋势?

服装加盟连锁店店面装修历经流行趋势的洗练,连锁店装修日益受到重视。早期服装连锁店店家一次装潢就用个十年、二十年,80年代开始只能用五到七年,近两年来,则有越来越多店家采渐进式的作法,分区陆续进行重新装潢的工程。在服装店面包装

广州家具展2017 从广州家具展看家具流行趋势

 简约、新中式、低碳、生态家居……在纷繁多样的家居潮流中,什么样的家具最流行?什么样的设计最受市场欢迎?通过素有“中国家具风向标”的广州家具展,我们可以预测今明两年家具业的流行动向    现代简约风格、中式古典家具、美式典

声明:《2010年服装流行趋势 蒋衡杰展望2010年服装发展大势》为网友无心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