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服装品牌涌入:中国服企如何应对



  谁能踏准中国服装消费新节拍?CHIC参展企业“暗战”服装内销市场

  2010年,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内需担负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任。

  2009年,国家投资4万亿元扩内需并颁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刚结束不久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将继续扩大内需,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

  对中国服装业来说,内需支点将撬动一个怎样的未来?谁又能踏准中国服装消费的新节拍?

  即将在3月28日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0),正如一场精彩的赛事,每一个参展企业都倾尽全力去诠释对于中国服装内销市场的理解。

  城市化进程助推服装内销增速

  2010年伊始,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中国服装市场能否朝着全面回暖的方向一路行进?

  2009年1-10月的数据显示,我国限额以上企业纺织服装零售额达到3607亿元,同比增长20%。尽管同2007、2008年相比,增幅有所下降,但在近7年来仍属于较高水平。

  “预计2010年服装内销增速可能在20%-25%之间。”华泰证券的分析师做出了乐观的预测。

  城市化的推进是纺织服装行业内销坚挺的一大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0年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

  从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服装消费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为11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仅为211元。分析师认为,当前每年城市化增速约为1.5%,城市化带来的服装销售约为每年120亿元,由此带来的服装销售年增长率约为4%。

  联合证券分析师认为,2010年消费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使得消费增长可继续保持高位。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另外,2010年政府政策的主题之一为“促消费”,可能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有望带来主题投资机会。2010年国内服装市场将保持稳步提升,而行业去库存化效果显现,企业经营将优于2009年。内销服装品牌企业处于产业链高端,将受益于经济回暖和消费回升带来的利好。

  中外品牌的较量

  中国的服装内销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服装企业,CHIC更成为他们打开中国市场的助力器。

  CHIC2010上,主办单位为了提升CHIC的时尚度和艺术文化氛围,特邀20余位建筑、绘画、雕塑、园艺等跨界艺术家在展场中央连廊的位置首次开设“CHIC2010·Hardrive时尚艺术长廊”。Hardrive是UBC集团(UnitedBusinessCorporation)旗下的中高端品牌,据悉,本届时尚艺术长廊的主题为“超越毁灭的边缘”,共有33件艺术品参与展示,它们将诠释出艺术家们对于“时尚”的独特理解和真挚表达。Hardrive品牌的理念就是创新和超越,“我们也想表达以艺术为灵魂的概念。”北京天翼缘美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慧说,“目前我们以直营店为主,以此保证品质。通过参展CHIC希望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

  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组织了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服装服饰企业,以“PreviewinCHINA2010”韩国馆的形态,参加CHIC2010。这也将是韩国企业首次大规模以韩国馆的形式在CHIC集体亮相。韩国展团将在CHIC2010期间的中国服装发布汇上举办四场时装秀,并举办客商商务交流会。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对此解释说:“我们这次参展以扩大韩国时装企业在华流通渠道,并帮助其与中国客户之间建立商务联系为目的。”

  面对国外服装品牌的不断涌入,中国服装企业如何应对?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如成说:“最近几年我们了解到,很多从前被中国服装业崇拜的国际品牌效益并不是很好,这启示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品牌做好。”李如成一直在思考怎么把雅戈尔品牌做的更好,他认为首先要满足中国的消费市场,发挥“优良的品质、适中的价格”这样的优势。

  上海雪儿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刚看好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他认为,今年在拉动内需的政策引导下,城市化进程将加快。目前一线市场竞争已经比较充分,而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很大发展空间。雪儿今年将重点在二线和三线市场大力发展店铺,除了很小一部分需要加盟商配合,大部分都以自营为主。

  在中外服装业各种力量或明或暗的较量中,中国服装业迈入了2010年,在巩固领先的加工制造能力的同时,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此背景下,CHIC2010将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强化专业商贸服务,丰富各类要素关联协作,引入跨界融合概念,整合配套资源,从文化、自主创新、科技、营销、品牌战略等方面营造品牌展示效果,帮助参展品牌分享到更多的“内需蛋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033.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突围之道 董明珠 夹缝求存,中国茶企如何品牌突围

     茶叶的巨大市场需求,带来我国茶叶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在国外市场,中国茶叶却是低档茶的代名词,中国茶叶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虽说“七万家茶企不如一家立顿”的说法略显夸张,但事实上,中国中小茶企正承受着行业内外越来越大的

2012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车企如何应对2012

     随着各大上市车企近期相继发布2011年年报,再次验证了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新趋势,所有汽车企业都能实现高增长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根据2011年的年报显示,比亚迪净利润同比下滑45%,江淮汽车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6.88

中国应对经济危机 中国茶业应如何应对“农药危机”?

2013年7月底,中央电视台一则题为《信阳茶叶农药残留调查》的报道,将信阳毛尖卷入农药残留“漩涡”。从铁观音到龙井茶,再到信阳毛尖,“农药危机”此起彼伏,又一次成为大家眼中的热点,不得不看的热点!那么,中国茶业应该如何应对“农药危机”

服装品牌发展战略 中国服装品牌发展若干问答

中国服装品牌发展若干问答(证券时报)1、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服装品牌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比如美邦服饰、七匹狼、森马服饰、搜于特(潮流在线)、星期六、报喜鸟、探索者、罗莱家纺、富安娜、梦洁家纺等等。而且这些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也获得

解析:服企如何应对“碳关税”的开征

 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召开在即,美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酝酿开征碳关税,一旦成为现实,将大大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成本。对此,让我们来看看中外专家们的解读。   政治博弈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

声明:《国外服装品牌涌入:中国服企如何应对》为网友穷不穷你别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