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企业内销 渠道为王 中国鞋企内销渠道起烽烟



外贸转向内销的“冬季突围战”中,抢先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中国鞋服业当前必须跨过的最大一道门槛,一些外贸企业为抢战国内市场纷纷抢夺内销渠道。

  “渠道为王”

  “渠道为王”,在金融危机导致的中国鞋服业普遍外销遭困、急切需要转向内需市场时,这个有些“老掉牙”的生存法则已显得极为迫切和突出。

  从去年开始,受金融危机冲击、外需严重萎缩等因素影响,包括玩具、纺织、服装、鞋帽在内的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体进入寒冬。就在4月14日,商务部外贸司商务参赞文仲亮还表示,从3月环比看,外贸形势虽然有回暖的迹象,但前景依然堪忧,情况十分严峻。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樊敏指出,金融危机环境将使得50%左右的企业被淘汰,中国的服装鞋帽企业必须进行渠道突围。

  “我国服装品牌目前处于多方夹击的竞争态势中。”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则说,上不如世界一流品牌的附加价值高,左要和ZARA这样的二线国际品牌比效率,右要和国内的品牌比个性,在国内还要和服装生产企业比成本。“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渠道已变得尤为迫切。”

  王茁早就提醒服企:“通常服装加工环节只能占到服装品牌10%~20%的商业价值;商业渠道运营则占到了服装品牌30%~40%的商业价值。”

  汇达制衣有限公司的顾经理对中国商报记者说,虽然公司也有意愿开拓国内市场,但是,“8年来,我们没有在国内卖过一条裤子,我们在美国做的是超市连锁店,如果在国内这样经营,需要花大力气去开拓市场。”

  顾经理所谓的“大力气”尤其要花在渠道上面。他说,外贸企业转型做内销,最大的困难就是渠道和市场问题。做外贸量大,且资金回笼比较快;做内销量小,资金回笼相对来说比较慢。“渠道不畅通,进入商场和超市中有很多困难”。

  北京雪莲时尚纺织有限公司的国内部经理刘晨也坦言,他们开拓国内市场最困难的环节就在于进入商场。刘坦言,“进商场是必然的选择。而商场只认业绩,我们只有开始,哪有业绩。更重要的是,服装进大商场的销售额扣点一般高达27%至30%,而国际品牌扣点却可能低很多甚至没有。”

  以宝姿为例,当年宝姿刚来到中国时,商场都以请到宝姿进驻为荣,当时品牌进入商场是以进场费和销售扣点为代价的,一般品牌都要被扣点2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30%,而宝姿几乎是零扣点。    

 三资企业内销 渠道为王 中国鞋企内销渠道起烽烟
  “我们的自主品牌出身于草根阶层,像孤儿院里的孤儿。”美邦董事长周成建说,而外来品牌像富家子弟,尽占一类城市、一类商圈、一类商场,这是目前对中国自主品牌最大的挑战。    

  对于有机会进入大城市的商场,或者在大城市有自己直营店面的品牌来说,“渠道越来越像一个‘烧钱’的游戏。”福建云敦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群说,一个地处大城市繁华地带的形象店,每年成本一般在几百万元上下。    

  “店面数量如果达到1000家,厂商投入至少在数亿元左右。”戴群说,目前大城市服装直营形象店大多都处于亏损状态。无奈之下,它们大多选择从县级市场发力,或者选择层次较低的商场及较差的地理位置。但与此同时,中国品牌却要付出可能失去打响品牌可能的代价。

   渠道整合提升启幕

  但无论怎样,在出口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出口转内销”却是一条必经之路。企业开始在深层次的商业渠道模式变革上寻求出路。

  面临“内销”这根救命稻草的争夺,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向卖场发力。中国商报记者从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的现场了解到,一些外销服装企业已有进入卖场内销的趋势,试图开店中店。另外一方面,更多的厂家试图自建分销体系消化库存。

  “今年,对中国鞋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品牌重塑年。”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金融危机下中国鞋业亟待品牌的重塑,而这其中渠道的变革首当其冲。日前,王振滔就表示,奥康斥资千万元在全国启动“奥康Office时尚达人”选拔活动,并同步进行渠道和设计、管理的全面整合提升,重塑时尚商务的奥康品牌,突围经济寒冬。

  七匹狼集团则准备向经销商收取加盟费,同时下调产品批发价。其实,七匹狼集团董事长周永伟早前就指出,转变销售模式将是2009年集团的一次重大调整。而在2009年春夏订货会上,周永伟已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他预感将有新一轮洗牌发生,“目前我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今年要加大自营比重,整合营销资源。” 

  在服博会上,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诸多品牌企业加强了直营(销售)点的建设,触角甚至要延伸到县一级城市。一品牌服饰企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今年在一二三级城市要建三到五百家门店,投入接近六七千万元。”

  更多服装企业准备借力渠道进行“弯道超车”。伟志集团总裁、上海艾鲁玛服饰公司总经理沈建山在带着他的品牌首次登陆CHIC(中国服装展示交易会)进行2009中国成衣品牌发布时表示,今年将尤其针对二三线城市渠道发力。“细分市场,差异化突围是我们的方向。”

  2008年伟志成功引进外资,并制定了开拓高端市场的经营战略,早期引进的法国品牌Vaterland已成为伟志进军高端市场的“重型武器”。沈建山希望能够“借鸡生蛋”,突破中国民族服装品牌难以进入高端市场的现实障碍。 

  而更多的企业正处于建立分销体系招商的前期工作当中,开始艰难的内销之路。尾货服装城也成为外贸服装扎堆“变现”的又一渠道。让北京天兰品牌尾货服装城吴经理颇感意外的是,其在三五天之内就招揽到40余个有一定认知度的品牌入驻。吴表示,要消化这些库存,靠大商场的单一渠道肯定不够,品牌服装不得不“下嫁”到尾货市场。据了解,服装进大商场的销售额扣点一般高达27%至30%,而尾货服装城只扣15%的点。为了不造成渠道冲突,服装代理商就增加副品牌现身尾货市场。

  为帮助外贸企业“掉头”开拓国内市场,国家政府部门也及时推出新举措。3月,海关总署宣布,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收缓税利息适用的利息率,由5.31%大幅下调至0.36%。这意味着,如果一家企业的应征税额为100万元,计息期限为1年,按新的规定,企业缴纳的缓税利息将从近5.4万元减少至4000元左右。

  “有了资金的‘活水’,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更有底气了。”奥康瓯北制造中心总经理周盘山表示,去年9月23日,温州海关辖区内目前惟一一家自用型保税仓库正式挂牌成立。2008年,奥康瓯北制造中心共申请获批了49本加贸手册,保税金额达3200万美元。

  业内权威人士指出,在渠道变革的背景下,企业找对诉求、生产适合内销市场的产品非常重要,同时也不可忽视创新与差异化经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14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内家拳不传之秘 浅析中国鞋企的 “内家拳”

    最近这几年,中国鞋企行业之间的竞争,撕杀的可谓相当激烈。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之际,福建晋江的那班体育界的“英雄”们,在自家门口上演的一场肉搏战,最后“死伤过半”,至今让人还心存余悸。加上这几年世界经济出现大滑坡,中国的鞋业出

怎么把脉看病 把脉中国鞋企文化十大病象

      日前,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谢幕,鞋类外贸交易冷清,意向订单成交量同上期比较有所下滑,订单价格也很意外很不理想。为什么欧盟取消反倾销税后中国鞋出口依然难现曙光呢?很多人把鞋企外贸交易不理想的原因归结为民工荒

广州地王 中国央企:不“和谐”的 “地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提出 “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不想“两会”刚过,总理言犹在耳,北京的土地拍卖市场就诞生了三块“地王”,创出了北京住宅用地市场楼面地价的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通过竞价成为“地王”的三家企业,均隶

终端为王:鞋企加盟商如何收集开店信息

绝大多台功加盟商在当老板前,都很少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多数都是边干边学。这种学习,一方面是自我摸索,自己拿自己做试验;另一方面还要寻找一些合适的学习对象。例如对于鞋服加盟商来说,上游的企业便是很好的沟通和学习对象。学习不仅

中国企业战略联盟 中国鞋企的战略危机

       2008年,突然之间,很多鞋企就被“4把刀子”(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猛涨、用工成本激增、外贸困境)严重割伤,还要被“1根绳子”(信贷收紧)牢牢捆住,垂死挣扎。如今,从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声明:《三资企业内销 渠道为王 中国鞋企内销渠道起烽烟》为网友时光挺欠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