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杰英:中国服装教育从零走向全面开花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服装教育还未受到关注,几乎可以等于零。而当时的设计就是剪刀底下出设计,稍微改改就成了设计。 

  50年代中后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现了一些服装研究所,主要是由技艺比较强的裁缝师傅所倡导的中等技术学校,目的是培养工厂的技术工人。60年代,为了增强工人的服装修养,国内服装教育行业才开始才开始增加素描、色彩等课程。而后,中等服装专科学校与技工学校被分开,但服装设计还未能迈入高等学府。 

  当时的中国轻工业部为了争取到国际服装博览会观察员的身份,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了一年制的短期培训班,把全国各地工艺能手请到了北京。目的就是为了出国展览和服装设计与工艺制作研究。 

  在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组建了服装设计。从此,服装专业与装璜、陶瓷、室内设计专业等艺术学科并列成为高等学府的专业学科。随后,杭州、广州、大连、天津、西安、成都等地纷纷在艺术院校里开设服装专业。90年代开始,很多院校的服装系又增添了服装表演专业。 

  如今,服装教育已经全面开花了。甚至在一些工科、理科院校也增添了服装相关的专业。 

  60年来,服装教育系统培养的服装人才已经难以用成千上万来计量。服装设计师队伍中的老中青三代人给中国服装设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老一代的设计师以郁风、李克瑜、夏亚一等为代表,她们设计的舞台服装在国际享有声誉;中年一代的设计师以张肇达、刘洋、吴海燕为首,成为中国服装设计力量的中流砥柱;青年一代的设计师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正在摩拳擦掌为自己、也为中国设计力量打基础。 

  设计师要走向市场和国际,服装教育就需要全面发展。尽管从前我们的服装设计师与国际大师还有差距,但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培养服装人才,服装教育是重要环节。中国服装业的复兴和发展离不开服装教育。

  注:袁杰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著名服装教育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297.html

更多阅读

钱正英:中国水利60年功过

前水利部长钱正英讲述中国水利60年功过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10-6-21 12:25:00钱正英,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等职,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者:钱正英 马国川父亲带来的美国梦马国川(以下简称“

终究吹破牛皮:‘中国情商教育第一人‘

王丽娜,号称“中国情商教育第一人”,她创办的“中国希望情商教育乐园”向各地推广情商教育产业,收取加盟费。她还拥有众多光辉的头衔,如“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情商教育专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教授”等。    但福建团省

后配额时代:中国服装产业需要品牌化

   从游离在“纺织”大产业之外,到回归产业;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中国服装产业经历了不同寻常,但充满机遇的20年。     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自去年起,中国纺织已进入了后配额时代。在3月26日开始的

树立品牌从哪儿入手 中国服装应该从细微入手强化品牌

中国服装制造业无论是生产还是出口,都是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但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设计落后也都是业内公认的顽疾。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国每年向世界出口几亿元的服装,但至今我们连一个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服装品牌都没有。 一

声明:《袁杰英:中国服装教育从零走向全面开花》为网友月光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