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温州人:从简单模仿到自创品牌



最新的关于温州人的故事就是收购,收购民资、国企,到国外收购矿业公司,和买房炒股一样,他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最早攒够了第一桶金的温州代理商们,最近的想法是,把这些代理的品牌,收归己有。

    温州人的赚钱早已声名远播,大部分地方,对出名的商人命名,都是直接冠省名在前面,比如徽商、晋商,但唯独温州是个例外,尽管有浙商扬名海外,但只要一提“温州人”,就能体现出全民皆商的气概来。

    温州人是最会模仿的一群人,大部分企业,都经过一段“量的积累时期”,这些企业,都是从小作坊、小工厂开始做起,从发展到壮大,其中的主线,就是代加工、贴牌,几乎成为温州企业的一个外在标签。

    许多温州的工业分区多以镇来划分,在记者曾采访过的以生产鞋子为主的莘塍镇上,阮在当地是一个大姓,单说找生产鞋的“阮老板”,可以找到好几个人。这些企业,都是靠订单维持生存。如果没有订单,那就意味着要停工,依靠这样的模式,温州的服装、鞋革、打火机、眼镜都形成了规模产业集群,具有不容忽视的竞争力。

    1999年前后,一大批国际品牌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并且积极地寻求中国代理。但是敢冒这个风险的人太少了,特别是敢一年拿出几百万代理费的。

    温州人开始积极进入这个领域,开始是卡帝乐鳄鱼皮具,在取得巨大成功后,花花公子、袋鼠、金利来皮具、梦特娇、华伦天奴、皮尔·卡丹、卡丹路、啄木鸟等相继进入。这种简单的模式非常容易被模仿,就是“授权经营,一级代理,多级经销”的经营管理模式。一个国际品牌到手后,随即展开招商活动,利用品牌的影响力吸引代理商,然后总代理只需在总部下单、发货、收代理费。

    这种代理模式发展到极致,有个温州人一次性投资数亿元,签下100多个欧洲品牌的中国代理权,还有温州企业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在世界各地寻找有潜力的品牌。

 可怕的温州人:从简单模仿到自创品牌
    还有些企业想学耐克,走虚拟经营的道路。同样是温州人的周成建,他所创办的美特斯邦威可能是温州最早尝试业务外包的企业之一,像高邦、森马、拜丽德也是同样虚拟经营,很有意思的是,他们都选择在温州以外的地方加工。

    和耐克一样被列到“微笑曲线”里的美特斯邦威,最注重品牌和设计。同样,奥康邀请了10多位设计师加入自己的研发组,更多的温州民企开始关注起这两块领域,注重设计的名单里,有一串长长的温企名单,包括康奈、红蜻蜓、法派等。

    最新的关于温州人的故事就是收购,收购民资、国企,到国外收购矿业公司,和买房炒股一样,他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最早攒够了第一桶金的温州代理商们,最近的想法是,把这些代理的品牌,收归己有。在没有办法自己创牌取得巨大突破后,“拿来主义”在收购事件上做了最好的注脚。

    “这和温州人的性格有关,温州人一向都胆大敢闯,全世界都有温州人在经商,不管好的,或者不好的,都喜欢去尝试一下。”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对温州经济模式有长期的研究,他告诉CBN记者,只有变化,才会有机会,才有可能成功。

    在获得辉煌的同时,这些冒险的温州“犹太人”也被贴上了“贴牌”和“廉价”符号,更难以直面的是,在不断变幻的投资中,他们一直在最具价值品牌榜前品味尴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697.html

更多阅读

周采芹:从“中国娃娃”到“贾母”的传奇人生_真水无香

上世纪50年代初,一个年轻美丽的中国少女,带着满满的行囊,独自踏上了前往伦敦的旅途,开始了她人生中的奇遇。美丽聪慧,高贵典雅的她是英国同学眼中的“东方公主”,西方观众眼中的中国娃娃,她如一朵娇艳的牡丹绽放在戏剧舞台上,似一汪清泉流淌

病历证明客体:从他证到自证

病历证明客体:从他证到自证并非法律上才有证据问题,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证据问题无所不在。病历的出现,作为证据都是指向医者之外的他者,作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证据是病历最重要的功能,是给自己看的,所以病历就不可能通俗;其次作为患者与

“范式的移转”:从广告销售到传媒经营

——看三网融合对于电视广告行业的影响     文┃刘国基    在三网融合条件下,传统的广告定义已然不太合适,新思路不叫广告,而叫创意传播。以前的广告信息很简单,在大众媒体上叫线上广告,传递商业信息,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今天

张果喜的创业故事:从普通农民到亿万富翁

1993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用张果喜的名字命名。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张果喜演绎了从一个普通农民到时代弄潮儿的人生传奇。    1973年,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农具修造社行将倒闭时,年仅19岁的农村学徒工张果喜大喊一声:“

声明:《可怕的温州人:从简单模仿到自创品牌》为网友相顾伶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