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来工厂 金利来 只靠一人工厂起家



靠一把剪刀创业,创立了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金利来”。今日的香港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至今想起过去,依旧是感慨不已。

    1934年,曾宪梓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因为家境贫困,从小父亲就离家去南洋闯荡,到泰国谋生。但没多久,由于劳累过度,在曾宪梓才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1968年,曾宪梓与母亲、妻子和3个孩子来到香港。当时香港服装业很发达,400多万香港人,不少人有几套西装,当时还有句俏皮话说:“着西装,捡烟头”,意思是捡烟头的流浪汉都穿着西装,可见西装之流行。在泰国时就在领带行业干过的曾宪梓出于一种职业敏感,发现西装那么普遍,但是作为西装最重要的配件———领带却没有像样的,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通过调查,曾宪梓还发现,当时香港的领带大多从外国进口,当地生产的还很少。他默默地在心里盘算,假如香港以400万人计算,每人有一套西装,配一条领带,这领带的销售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但当时曾宪梓的手中只有6000港元,生产领带的一切都还只是个梦想,但是曾宪梓决定咬紧牙关,创立自己的事业!

    没有厂房,他就把租住的房间作为厂房,拿起了剪刀,缝制领带。没有客户,他便自己去推销。曾宪梓的“一人工厂”就这样诞生了。他为自己定下每天生产、销售5打(每打12条)领带的目标,因为只有这样,他得到的利润才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买他的领带,好不容易有一家商店的经理同意看一看他的领带。可是他报出的价钱,让曾宪梓无利可图了。曾宪梓当然不愿卖,那位经理便把自己店里经营的进口名牌领带指给他看,相比之下,曾宪梓所做的领带用料低廉、款式单一、色彩灰暗,确实摆不上柜台。曾宪梓受到了震动,他曾认为生产档次较低的廉价领带,会比较容易进入市场。但事实证明他想错了,廉价产品所换来的不是利润,而是别人的歧视与羞辱,只有精品才能打开市场。

    6000元本钱交了“学费”,学到了一条教训:要想打入市场,就得生产高档名牌产品。曾宪梓没有气馁,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耗费了大量心血的产品批给了街头的地摊,然后花大价钱从商店里买回各种外国名牌领带,一一拆开,琢磨用料、裁剪、造型、花色……最后,曾宪梓用仅剩下来的钱买进了一批法国面料,以外国名牌领带为样本,加入了他自己的设计方案,精心制作成领带。一天,曾宪梓去尖沙嘴旅游区洋服店一带推销自己制作的领带。当被烈日晒得满头大汗的曾宪梓拎着两大盒领带,走进一家洋服店时,洋服店的老板像是见到瘟神一样,马上毫不客气地大声吼叫道:“你进来干什么?出去!出去!滚!” 

 金利来工厂 金利来 只靠一人工厂起家

  遭受屈辱的曾宪梓回到家中,左思右想,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受挫。于是第二天下午,他衣装整洁地又来到这家商店,为自己昨天的冒昧,向老板赔礼。老板见到他如此诚恳,心想,这可真是个韩信式的人物,将来必定会大有作为。后来这位老板成为曾宪梓的朋友。

    1970年,曾宪梓注册成立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而之所以取名“金利来”,还有个小故事。曾宪梓最初起的商标名称叫“金狮”,当他有次兴致勃勃地将两条“金狮”领带送给他的一位亲戚时,没有想到这位亲戚断然拒绝,并不高兴地说:“金输、金输,金子全给输啦!”原来,在香港话中,“狮”与“输”读音相近,香港人爱讨个吉利,对“输”字很忌讳。当晚,曾宪梓彻夜未眠,绞尽脑汁改“金狮”的名字,最后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即“GOLD”,仍译为“金”,而“LOIN”(狮)取音译,为“利来”,金利来,“金”与“利”一起来,在很讲吉利和彩头的香港非常适合。而且,“goldlion”标志是曾宪梓亲自用毛笔书写的,当年最经典的一句广告词“金利来,男人的世界”,也是曾宪梓所创。还有后来的“斜纹代表勇敢决断;细花代表体贴温馨……”这些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的广告精句,也全是出自曾宪梓之手。

    而真正使“金利来”家喻户晓是在1971年。当时,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囊括世界杯,凯旋回国途经香港,应邀在港举行乒乓球表演赛。当时香港的无线电视台夺得了乒乓球表演赛的独家转播权,而精明的曾宪梓则包了这次表演赛的专题广告,并请来当时著名的男歌星为金利来做产品的介绍。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词,每天都轮番不停地播放,在几百万香港人的口中争相传诵,不到一个星期,随着乒乓球比赛的盛况轰动全香港,金利来领带也成为香港家喻户晓的名牌。广告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定单如雪片一般向曾宪梓飞来。曾宪梓一再扩大他的工厂,大批量购进制造高档领带的面料,增加工人,日夜加班地赶货。第一次,港产货战胜了外来货,“金利来”独领风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61217.html

更多阅读

小评《两只前夫一台戏》 两只前夫一台戏番外

被手机里的小说腐蚀了,竟忘记了埋藏在角落已久的一本电线的小说。《两只前夫一台戏》其实刚开始看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怀疑它有np(3)行径,于是哗啦啦的掠过了,后来一番竟是电线写的,于是施施然的认真起来。电线的小说是有看过的,《蜜香沉沉

爱只差一步——《大西南剿匪记》影评 大西南剿匪记下载

“歌仙大会上,我只和你差一步”“差半步也不行,差半步就是一辈子”《大西南剿匪记》看到结局之后,几天都没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于是,又在网上找来重新看一遍。弥补在电视上看的断断续续。我知道我在纠结着,纠结着刘大卯的死,纠结着

关于“魂来枫林青”一谜的异议 魂来枫林青

几天前,在《中华谜艺》第16期上看到蔡民荣先生的一篇谜论《试论灯谜网络化的利与弊》,其中有举天涯的一条谜作为例,进行评论,当时读了就有不同意见,今天在“博客圈”又看到这篇文章(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0b270100aqae.

声明:《金利来工厂 金利来 只靠一人工厂起家》为网友風流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