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雅杜服饰有限公司 汕头人个性化服饰张扬而自信



  曾几何时,绿、蓝、黑、灰几种颜色“统治”了人们的衣柜;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观念变更,汕头市民的“身”上开始奏响服饰“变奏曲”。如今,赶潮流的汕头人更是在铺天盖地的服饰中满足着自己的爱美之心,追求着自己的个性。在个性化服饰的“包装”下,汕头人也变得更加张扬而自信。

  休闲西装、破洞牛仔裤、一步裙、“日韩风”、“波西米亚风”……如今,走在汕头的大街上,就如同欣赏电视上的服装表演般,五彩斑斓、设计新颖的各式服装让人眼花缭乱、赏心悦目,为汕头的街头增添了不少美感。从过去的绿蓝黑灰到如今的绚烂多彩,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身”上经历着一系列的巨变。这首30年服饰“变奏曲”,让不少市民回味无穷。

  今年50多岁的曾可盈女士在金园路经营着一家服装设计店,从事服装设计这一行恰好是30年的时间,一路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身”上的巨变。回顾这30年来的变化,她感慨万千。她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末,她家就拥有了一台从东南亚一带运来的缝纫机。当时她才20来岁,因为有了这台缝纫机,她对服装产生了兴趣,开始走上了服饰剪裁和设计的道路。从当裁缝到自己经营服装设计店,30年来人们穿衣的种种变化一一记在了她的心头。她说,改革开放初期,街上的人们几乎只有一类颜色——绿、蓝、黑、灰,人们的穿着十分单调,“整个街头灰蒙蒙一片”。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确良、喇叭裤、踏脚裤、连衣裙开始引领风骚,街上的“花花绿绿”慢慢多了起来。“喇叭裤以最快的速度流行起来,男的女的都穿,当时我才20多岁,也赶时髦穿起了喇叭裤,觉得自己漂亮极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视野开阔了,服装款式、面料也开始变得多样化,街上的服装店也开始铺天盖地,遍地开花。款式的多样化是最典型的,“比如一块牛仔布,以前只能做牛仔裤一种服装,如今可以做成牛仔上衣、长大衣、背心、短衣、短裤、短裙,甚至还能做比基尼。”近年来国内外服饰潮流的变化,更是让曾女士惊喜不已。她说,以前她通过订阅时装杂志了解潮流服饰,如今服饰变化快,她不得不在店里安装了一台电脑,天天上网关注潮流走向,以便提升自己的品位,为自己的设计提供灵感。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曾可盈最感慨的还是人们着装观念的变化。她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街上已经出现了成衣店,但人们还是习惯到裁缝店做衣裳。“当时人们做衣服纯粹是为了保暖。现在呢,拥有几件名牌服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最看重的是个性化。”如今市民对着装的要求已逐渐转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大家不再只是简单、盲目地追逐流行,而是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衣着打扮。曾女士说,随着环保话题的逐渐兴起,质地天然,面料舒适的“绿色”服饰也越来越受青睐,“好质量”成了人们挑选衣服的第一要求。“看着当年时兴的衣服变成压箱底的‘过时货’,再看看大街上多起来的个性服装,这30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说起市民的衣着打扮,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80后”黄燕娜小姐也颇有感触。黄小姐从事外贸工作,对于服饰的要求比较高,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养成了爱买衣服的习惯。她说,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天天盼着过年穿新衣;如今衣服多得穿不完,天天都穿新衣裳。“以前一家人的衣服全部放在一个衣橱里绰绰有余,如今一人一个衣橱还嫌太小。”尽管衣服多得“挤不下”,爱赶时髦的黄小姐还是不满足。最近,她又迷上了网上购物。工作之余,她常常会上“淘宝网”逛逛,寻找款式较为独特的服装。“网购的好处就是个性化,买的衣服不会和别人‘撞衫’。”有时她还会和单位的同事们一起“团购”,大家一起买特别合算。“个性化的衣服不仅让我更靓丽,也让我更自信了!”

 汕头雅杜服饰有限公司 汕头人个性化服饰张扬而自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63755.html

更多阅读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人必侮之而后侮之

孟子: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中国近代的历史确实令人难以卒读。统治阶层愚昧无知而又狂妄自大;国家积弱贫穷到如此地步却还在那里坐井观天、不思进取、固步自封!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声明:《汕头雅杜服饰有限公司 汕头人个性化服饰张扬而自信》为网友假想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