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国际化 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探路



  近两年的中国服装界可谓风起云涌,虽然中国还没有摆脱“制造大国”的“桂冠”,但毕竟已经有一些品牌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秀”外慧中

  2006年,谢锋携吉芬跨上了巴黎时装周的T台,让对时尚百般挑剔的巴黎人刮目相看;杨紫明携卡宾跳上了纽约时装周的舞台,让中国式的休闲征服了纽约时装界;再有,计文波携手利郎,大战米兰时装周。他们都有着两个共性,其一,都是跨上不同国际时装周的第一个中国品牌,这对于中国服装界来讲,具有着划时代的纪念意义,对于中国时尚界人士,更是有着振奋的鼓舞作用;其次,他们都是在国内市场中大获全胜的经典品牌。吉芬以其在设计上的成熟度在中国时装领域的地位已是深入人心,卡宾的休闲装,更是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利郎的商务休闲,也成为中国白领们不得不关注的品牌之一。他们以实力做后盾,大胆地冲向了国际舞台,因此,“秀”外慧中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虽然,一场秀并不能代表品牌国际化之路的成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意味着未来成功的起航。品牌在国内市场实力坐庄、知名设计师操盘下,国际化突围战中自然显得信心十足,由他们作为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探路先锋,不但让国际时尚界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全新发展前景,更是给予中国时尚界的后备力量作出了表率。

  特色“为嬴”

  无论是吉芬、利郎、卡宾,还是上海滩,它们能够先于其它品牌一步走出国门、取得成功都是源于一个相同点——拥有自己个性化的风格。例如上海滩这个品牌,在国内,精湛的工艺、深邃的概念、历史传承的文化,拥有这些的中式风格品牌不止一家,那作为上海滩,是如何将品牌风格与经营发展成功结合,为品牌贴上“奢侈品”的标签,并能够实现加盟世界第二大名牌集团的呢?据雷夫逸(Raphael le Masne)先生总结,这都源于上海滩具备的两大因素:一是品牌创立之初的纯中国性。上海滩从1994年创立之初,就被创始人邓永锵定位为一个纯粹的中式服装品牌。他特意招揽了自20世纪初就以精湛缝纫手工而闻名的上海裁缝师傅加盟品牌,以精美的旗袍将老上海30年代的浪漫风情诠释得淋漓尽致。

  另外一点就是品牌对自身风格的果敢转型。上海滩从1994年—2001年,始终保持创立品牌之初的定位与设计风格。这个阶段上海滩还未拥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运作方式,要走全球化、市场化的道路就必须革新。现任上海滩的创意总监的Joanne Ooi当时直斥上海滩走的是错误的路线,她强调中式服装应该是国际化、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表达,而不是局限于中国“出土”元素的罗列。于是,雷夫逸将她罗致旗下担任创作总监。设计风格与市场定位的重大转折,也就成为上海滩走向成功的另一大法宝。

  中国服装品牌走向国际的时间会很久,走向国际的路也会很长,有这些走在中国品牌前沿的国际化探路先锋,相信他们的进程与未来始终会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同时,我们更加期待有更多的国内品牌走出国门,开辟出更具创意与竞争力的国际化发展成功之路!

 中国品牌国际化 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探路

  渠道制胜

  2007年快要结束的一天,宁波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总裁李如成宣布,雅戈尔已经成功完成了对美国著名大型服装企业Kellwood(简称KWD)公司旗下男装核心业务部门——新马服装集团的并购。

  权威人士认为,此次并购,雅戈尔以1.2亿美元的净资产价格购入。通过这一并购,雅戈尔将获得新马集团分布在斯里兰卡、菲律宾和中国广东、吉林、深圳等地的14家生产基地,包括POLO、Calvin Klein在内的20多个品牌的ODM加工业务,拥有Nautica、Perry Ellis等5个授权许可品牌以及一个具有数十年国际品牌管理和设计经验的优秀团队,一个通达美国数百家百货公司销售网点在内的销售渠道,一个保证货品顺畅流入百货公司的强大物流系统。

  在完成此次并购之前,雅戈尔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没有配额的日本,每年生产的产品中有60%销往日本,20%销往欧洲,而因为配额的限制,销往美国的产品非常少。

  新马集团CEO徐静波介绍,服装企业60%的成本来自面料,作为没有面料生产的企业,新马集团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他十分看好此次并购的前景,“很多企业的并购,在当年是看不到太多直接效益的,而我们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在2008年就会有体现。”

  并购完成后,雅戈尔在国内外拥有4.3万员工,年生产加工能力达8000万件,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然而,这并不是雅戈尔最看重的。在传统产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竞争已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整个行业整个产业链的竞争。

  通过并购,雅戈尔得到了20多个知名品牌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加工业务,拥有Nautica、Perry Ellis等五个授权许可品牌;一个具有数十年经验的国际品牌管理和设计经验的顶尖团队;一个通达美国数百家百货公司的销售渠道;一个保证这些产品顺畅流入这个百货公司的强大的物流系统。这无疑大大完善了雅戈尔的产业链条和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海外开店

  与雅戈尔收购不同,波司登是直接把店铺开到了海外。

  2007年年底,波司登男装就拓展欧洲市场与格林伍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08年9月23日,两家波司登男装专卖店于在英国开业,开创了中国自主男装品牌专卖店登陆欧洲市场的先河。

  这两家专卖店分别位于英国萨福克县和林肯郡的繁华街道,200平方米的专卖店以鲜明的店铺形象、典雅的商品陈列、时尚的样品展示,凸显波司登男装魅力。波司登男装闯出产销强强联合之路,借助世界著名连锁销售品牌,以自主品牌进军欧洲市场,为更多的中国服装品牌抢占国际市场树立了典范。

  近年来,波司登男装加快了国际化步伐,不定期邀请法国、韩国、香港等地著名设计师现场指导,多次选派优秀设计师去法国、意大利考察学习、参加国际专业展会,收集流行信息,吸收艺术养分,整合国际流行趋势和民族传统元素,探求中国服装品牌迈向国际化之途,并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在上海、广州等地成立设计工作室,应用国际最前沿的设计理念,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

  2005年,在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上,波司登男装与英国格林伍兹结缘,当年波司登男装以自主品牌正式入驻格林伍兹专柜。格林伍兹是英国汉森集团旗下的男装连锁品牌。短短3年时间,波司登男装在英国市场的销量稳步提高,总销售已突破20万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64290.html

更多阅读

服装品牌发展战略 中国服装品牌发展若干问答

中国服装品牌发展若干问答(证券时报)1、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服装品牌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比如美邦服饰、七匹狼、森马服饰、搜于特(潮流在线)、星期六、报喜鸟、探索者、罗莱家纺、富安娜、梦洁家纺等等。而且这些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也获得

我国服装品牌发展现状 对中国服装品牌4点发展思考

一、服装经济环境与中国服装品牌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服装业已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国际服装市场上。我国也一直占据着服装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由于国家的扶持,国家在对其基础设施改

后配额时代:中国服装产业需要品牌化

   从游离在“纺织”大产业之外,到回归产业;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中国服装产业经历了不同寻常,但充满机遇的20年。     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自去年起,中国纺织已进入了后配额时代。在3月26日开始的

树立品牌从哪儿入手 中国服装应该从细微入手强化品牌

中国服装制造业无论是生产还是出口,都是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但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设计落后也都是业内公认的顽疾。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国每年向世界出口几亿元的服装,但至今我们连一个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服装品牌都没有。 一

声明:《中国品牌国际化 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探路》为网友爷拽拽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