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投行部 高盛案件拷问投行良知



  金融危机过后,美国政府对金融行业的改革及对危机爆发原因的调查使高盛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高盛“欺诈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拷问国际投行的良知。

  □本报记者 杜 文/文

  近日,国际投行高盛集团 “欺诈门”事件升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高盛集团涉嫌欺诈的调查报告移请司法部进行刑事侦查的同时,标准普尔与美银美林分别下调了高盛股票评级,使公司股价大跌9.39%至145.20美元。

  金融危机过后,美国政府对金融行业的改革及对危机爆发原因的调查使高盛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高盛 “欺诈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拷问国际投行的良知。

  高盛欺诈门始末

    4月16日,SEC正式向高盛公司提起民事诉讼,称其在2007年4月发行合成抵押 债 务 债 券 (SyntheticCDO) 产品“Abacus2007-AC1”时,没有向投资者透露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Paulson&Co.)进行 “做空”交易的事实,这为投资者带来最多10亿美元损失。SEC因此起诉了高盛公司和该产品的主要负责人法布雷斯·托雷(FabriceTourre)。

  在高盛随即发布的措辞强硬的新闻稿中,针对案件本身作出了逐条抗辩。

  根据SEC的诉状,2007年春,高盛交易员托雷、保尔森公司和一家独立CDO发起方ACAManagement共同搭建了一个名为 “Abacus2007-AC1”的合成CDO交 易。CDO(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就是把不同类别的债务信用(如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债券等)打包组合在一起,以这些债务的现金流收入为支撑,通过内部信用增级,重新分割投资风险和回报以整体-爱华网-发行的债券。简单点说,合成CDO交易的主体是多空双方就一系列参考资产(ReferencePortfo鄄lio)进行对赌的游戏。看多这些参考资产的投资者相当于向看空方售出一组保险(即CDS),收取后者的保险费用;而一旦上述资产出现信用问题,则要向空方支付基于保险面值的巨额赔偿。

  在高盛引起纠纷的Abacus交易中,多方主要是两家机构:一为德国工业银行,其投资的1.5亿美元几乎全部亏损;另一家多方ACACapitalHoldings总计投资9.51亿美元;而出售CDS的最终空方只有一家,即日后因金融危机一战成名的保尔森公司(其创始人约翰·保尔森也因斩获37亿美元而成为金融危机最大的赢家之一)。高盛作为交易的承销人,扮演着设计产品、沟通多空双方需求的角色。同时作为做市商,扮演着交易所的角色,为交易方寻找匹配对手。此外,高盛在此笔交易中也扮演了多方的角色,最终亏损超过9000万美元。

  这笔交易的最大争议之处来自参考资产(即多空双方选取的赌博对象,在此案中为一组居住类按揭资产支持证券,即RMBS)的挑选过程。从公开资料看,ACACapital旗下的ACAManage鄄ment(下称ACA)是参考资产的选择方,后者有着丰富的CDO发行经验,其资质毋庸置疑。问题的焦点在于,作为空方的保尔森公司也作为ACA的顾问参与了挑选证券的过程。

  SEC指称,托雷在了解IKB的投资需求时,对方曾提出要由一家独立第三方来选取参考资产,而它对于保尔森的介入其实并不知情;ACA虽对保尔森挑选参考资产所知甚详,但并不知道它同时也是自己的交易对手。SEC还称托雷有误导ACA,令其相信保尔森为多方之嫌。 SEC于4月16日针对高盛和托雷向纽约南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没收其“以非公正方式”赚取的利润,并缴纳民事罚款。

  此案一出,全球资本市场为之震动,高盛公司股价在半个小时内狂泻10%。当日,高盛股价由前日收盘的184.27美元下跌12.79%,至160.7美元,120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

  针对SEC的控诉,高盛予以了高姿态的反击。而在最初的一边倒后,美国投行界和法律界也逐渐各执一词。

  问题的核心在于,保尔森公司作为空方参与挑选证券这一行为是否是关键信息 (Material)以及高盛有无披露义务。

  高盛欺诈门背后

 高盛投行部 高盛案件拷问投行良知

事实上,高盛 “欺诈门”案件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并不是一件普通的案件。绝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案件既涉及到党争又涉及到美国金融监管改革问题。当前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就在高盛案公布当周,美国参议院两大负责金融监管立法的委员会之一的农业委员会公布了一份专门针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草案,重新启动了停滞许久的监管改革立法进程。

  一种激进的说法认为SEC以高盛祭旗,是为党派利益驱使,为推动民主党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进而赢得下半年的中期选举。

  4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演说,他将美国政府在金融监管改革中的目标归纳为四点:要求金融机构缴纳“保险”,避免对机构的救助再由纳税人埋单;整顿衍生品市场;成立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规范信用卡、住房、汽车贷款业务,防止金融机构欺骗消费者;通过SEC的规定和监督,使股东对金融机构高管薪酬具有更大的话语权,防止奖金驱动下从业人员过高吸入风险, “过度套现”未来收入。

  奥巴马演讲首次勾勒出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蓝图,但是很多人认为这个蓝图的实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对衍生品市场,最大的阻力即来自华尔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加里·金斯勒(GaryGensler)认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最大障碍就是银行家。

  如果成立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就意味着要分权于美联储,显然,美联储并不希望自己的权力受到影响。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一直坚持反对成立单独机构的主张。

  业内人士分析,金融监管改革是全球金融界需要共同面对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控制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需要涉及会计准则、监管手段、交易方式等各项法规的修改。涉及到的问题相当复杂而庞大。

  高盛案件是对国际投行的道德拷问

高盛 “欺诈门”事件之所以引起全球的关注,不仅仅在于高盛在业内有着响亮的名声,还在于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对华尔街的投行形象大打折扣,舆论的矛头一再对准华尔街,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华尔街的金融家或金融机构因金融危机的原因受到严厉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高盛 “欺诈门”也是对国际投行道德的一次拷问。

  有个普遍的流行观点认为,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金融机构一直控制着全球的石油、铁矿石、粮食等这些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并通过价格控制赢得巨额利润。

  4月2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下属的“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举行听证会,对高盛集团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机时期中的所作所为进行质询。该委员会指称,高盛集团在本世纪初所采取的活动导致美国住房市场泡沫膨胀。此后,住房市场在2007年陷入崩溃,而高盛集团则从中得益。

  调查发现,高盛集团在2004年到2007年之间,将大量 “有毒”抵押贷款与债券打包出售以获取服务费。此后,高盛又将这些债券与债务抵押债券打包成更为复杂的衍生金融商品,并进一步销售给投资者,从而使得这些 “有毒”的抵押贷款的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高盛在一方面把这些风险极高的“有毒”资产兜售给投资者的同时,另一方面其自营盘却大量做空抵押贷款,而且并没有向客户透露这一信息。此外,高盛还将自己希望从资产负债表中清除的债券出售给了自己的客户。

  高盛的 “欺诈门”最终结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包括高盛在内的国际投行们面临着空前的信任危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6919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的高盛,所罗门兄弟公司在哪里? 高盛在中国有公司吗

在中国,传统银行业基本垄断了企业客户资源,中国的企业客户仍然在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前进的过程,对直接融资的依赖性高。而在美国,垄断企业客户资源的是高盛,所罗门兄弟公司(已被并购,以债券业务出名)这些知名投行。著名企业以跟知名投行合作

扬州陈平24:曾经算过的一卦

作者:扬州陈平24发表日期:2011-7-24 17:58:51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45/1/1341107.shtml 曾经算过的一卦:  现在网络上算卦的很多,但真正的算卦就像警察破案一样,简单的小案子,一般警员都可破案,但复杂的高智

高坠伤的司法鉴定 伤残司法鉴定程序

浅论高坠案的法医学规范鉴定     庄洪胜供稿河南周口警察杀人伪装高坠案轰动全国,另外还有南江县徐岳高坠案、四川省南部县龚××高坠死亡案、證人谢佩银被問話蹊蹺墜亡疑遭刑訊逼供后拋尸、韩国人谭静高坠案等。以上的这些高

明代:六部尚书、督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

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的机关。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事。兵部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刑部为主管全国

高盛 高盛中国大面积请退中方高管

     高盛在华投行业务大换血,主因或为节约薪酬开支。  2012年12月初,高盛集团成功减持已投资三年的吉利汽车,高盛集团投资银行部亚洲工业组联席主席党翊却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为其在高盛集团的“绝唱”。  在该交易相关投资人落

声明:《高盛投行部 高盛案件拷问投行良知》为网友人亦已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